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183441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6.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学看地形图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能背出等高线的绘制和特征。 2、通过复习,能看懂并会分析等高线地形图。 3、通过复习,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4、通过复习,能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记住等高线的基本特点2、指导练习,增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3、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本地的地形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不同地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关注当地地形对生活生产的影响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以及陡崖等地形部位的识别不同地点海拔及相对高

2、度的计算2、难点:山顶、山脊、山谷、鞍部以及陡崖等地形部位的识别不同地点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复习内容,世界上的五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没复习了世界上五种主要的地形,有平坦广阔的平原,有连绵起伏的高山,那在地图上如何将这些高低起伏的地形表示出来呢(等高线),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等高线的知识。(课件展示本节课标题,板书:第二节 学看地形图)【目标展示】教师运用课件这是本节课学生通过复习所要达到的目标【知识梳理】学生根据本章知识体系,自主复习,结合教师所给的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教师运用提问

3、的方法检测学生整理成果。【教师精讲】教师对本节内容难点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进行讲解。(课件展示不同地形部位图片及等高线特征)师:同学们对等高线判读的内容掌握得很好,接下来我们重点看几种地形部位等高线的判读。(课件展示山谷和山脊图片)同学们在图中可以看到A和B两个部位,分别是什么呢?生:A是山谷,B是山脊师:容易形成河流凹下去的地区A是山谷,像兽脊一样凸起的B处是山脊,我们一起来看山脊和山谷是如何用等高线表示出来的(课件展示等高线绘制过程图)。图中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呢?生: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山脊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师:非常好,除此之外我们我们还可以用画切线的方法来辨别

4、山谷和山脊(教师对此方法进行讲解)。师:图中形似马鞍的地区叫什么名字(课件展示鞍部图片)生:鞍部师:很好,鞍部是位于两山间较为平缓的地区,我们一起来看鞍部如何用等高线来表示(课件展示鞍部等高线绘制过程)师:(课件展示富士山图片)图中是哪座山生:富士山师:我们一起来看山脉用等高线如何表示(课件展示山脉等高线绘制)。山脉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山顶如何表示?生:山脉等高线海拔内高外低,山顶用实心三角形表示师:很好,假设我将等高线海拔改为内低外高,还是表示山脉吗?生:不是,表示盆地或洼地。师:图中如此陡峭的地区是什么地区(课件展示陡崖图片)生:陡崖师:对,我们来看陡崖等高线的绘制(课件展示陡崖等高线绘制过

5、程),陡崖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呢?生:多条等高线重合师:同学们对这几个重要部位等高线的知识掌握得都很好,我们除了会看等高线,还要会算,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等高线海拔以及山顶海拔怎么计算生: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等高距相等,山顶海拔大于最接近它的一条等高线海拔,小于下一条等高线海拔。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算出图中等高线及山顶海拔生:计算师: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的重点内容已经看完了,现在给同学十分钟时间背记这些内容生:背记所讲等高线地图内容【过关检测】学生按要求完成教师准备资料中的练习师:相信同学们都记住了本节课内容,现在请完成刚刚发的资料中的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核对答案了解学生复习成果,并进对

6、难题进行讲解。总结:对本章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复习成果进行评价。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学看地形一、等高线的主要特点1、定义2、特点二、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三、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图1、定义2、设色原则第二节 学看地形图一、知识梳理1、等高线:在平面上把_的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闭合曲线。2、等高线的主要特点(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_。(2)等高线是_曲线。(3)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等高距)一般_。(4)除陡崖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_(重叠、不重叠)(5)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等高线越_,坡度越陡。3、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_的

7、地图。4、山体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1)山顶:_;(2)山脊:_;(3)山谷:_;(4)鞍部:_;(5)陡崖:_。5、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1)绘制: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_。(2)设色原则:平原:_ 高原、山地:_高山:_ 雪山:_ 海洋:_二、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5分)1、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

8、色是( )A、褐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DD读下图,回答4-6题:4、估计一下甲山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 )A.850米 B.950米 C.1200米 D.1500米5、 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6、判断A在B的( )方向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二)综合题(每空5分)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A_, C_, E_, G_,在A 、B两条线路中,从_处爬山 比较容易。山顶D的海拔高度范围大约是_米。8、读图回答问题.D考察区域概况:(1)图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米。A点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_(2)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_活动安排:(1)选择营地 图1中A、B两地适宜搭帐篷的是_(2)调查区域内河流D的流向为_。若两村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千米。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庄。读图2,泥石流发生时,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