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这就是我 一、教学内容: 作文指导、写作、修改——这就是我 二、教学目的: 1.掌握“一字立骨”的写作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3.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4.反思自己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 5.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三、教学设计: 1.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2.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或突出个人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 3.文体不限,以记叙为主,辅以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表现自我 四、课时安排: 2课时(指导25分,写作40分,修改25分) 教学过程: 一、方法指导 这是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以写人为主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就必须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
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同阶段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上,写出自我的风采,但不可面面俱到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可以写我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倔强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可以写我的内心: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可以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可以写我的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校生活、家庭生活或是朋友交往的其他场合,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 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方面的进步等等,但讲究线索的清晰和内在主旨的昭示,让读者通过外部形式迅速地把握住内容实质。
为此,这节课向大家介绍一种写作方式——一字立骨法一字立骨法”,又叫“一线串珠法” 它作为一种立意的方法,就是作者在创作的艺术构思过程中,把自己的见闻、感受作高度的概括,浓缩提炼为一个字,甚至一个词,并以这个词或字作为全文的主旨,作为立意的根本,作为行文的线索,统摄结构整篇文章充分发挥一词为帅,主宰全文的作用,把人、事、景、情串联在一起,可谓“一线串珠”整篇文章只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统领全文,使之成为全文的凝聚点,从而使文章重点突出、材料集中、线索清晰,形式亮丽人们常说这个字是“文眼”,是“主心骨”因此,我们可以运用一字立骨法,全力寻找,统领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设置这样“立骨”的字词,需要把凝结着立意的字词安排在最关键的层次因为一篇文章无论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在其纵横交织的结构中,必然有各种力量交叉的中心环节,这就是力点,也是一字立骨的设立之处并使这个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反复出现,形成“意”脉,不必处处求显,但要能“东云出鳞,西云露爪”,使人反复揣摩一般情况下,一字立骨法是用于文章的一些关节之处,使立意明而意脉通 二、范文引路 这就是我 我叫陈远,由于“远”和“圆”读音相似,不知从哪天起,大家都叫我“小圆子”。
我的脸又长得特别圆,久而久之,我觉得这个外号倒挺有意思的 我跑步时,两脚替换的频率特别快,而步子又特别小,跑起来一步紧跟一步每次跑步,同学们都笑我:“小圆子,你跑步真有趣,像一只球在滚,滚得快极了啊,是吗?我可是从没有看见过,不过我知道我跑得挺快的,尤其是短跑在运动会上,我居然也会“滚”出点名堂来了,和其他三人“滚”出两次4×100米接力第一,两次100米第六能为集体争光,我真自豪 我最喜欢说话,语速又特别快,就像竹篓倒豆子一样,一下子能滚出上百颗圆豆儿可我这个人生就是头脑简单,什么事情都是来不及仔细考虑会脱口而出,以致有时上课也会和同学争论起来唉,真是,……我真想把“圆豆儿”吞下去我是科代表,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爱我的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就是要为集体作贡献可有时工作不顺利时,我还好几次掉了“金豆儿”———眼泪不过我还是愿意为集体工作的我爱掉“金豆儿”,因为“金豆儿”也是圆的 不过,“圆”也会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在做数学题时,我往往会把小数点点错,使最终的答案相差十倍、百倍;我也会因为漏看一个零,以致一道数学题从头错到尾…… “小圆子”这个外号,对我真是太合适不过了我好比一滴圆圆的小水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我愿去拼搏,去夺取光彩夺目、圆圆的金牌,而无愧于一个新世纪的学生——这就是我。
三、范文分析 本文以一个“圆”字立骨,描写人物,组织材料,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鲜明生动:脸长得圆,跑步像圆球在滚,说话像倒圆豆儿,爱掉像圆圆的“金豆儿”(眼泪),甚至粗心也和圆相联系——往往点错小数点,漏看一个零,文章最后说,我是一滴圆圆的小水滴,要全力去夺取圆圆的金牌无论是成功的自豪,失败的懊丧,还是对理想的追求,都从一个“圆”字派生出来,“圆”是这些事物的外部特征,这一字也就成了统领这些材料的凝聚点尽管材料十分琐碎,但由于红线贯串,仍然显得十分集中 由此可见,一字立骨,也可用“我”的长相、特长、性格、情感、态度、理想、价值观等等来“立骨”如,漂亮、胖胖、圆圆、瘦瘦、淘气、热情、倔强、骄傲、快乐、奉献、追求…… 四、写作实践 现在,要求同学们用“一字立骨法”构思《这就是我》:展示自己、介绍自己,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作重点应把握自己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把自己的见闻、感受、体验作一个高度的概括,浓缩提炼为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并以之为全文的主旨,作为立意的根本,作为行文的线索,统摄结构整篇文章,写出自我的风采。
学生写作过程从略)五、指导修改 “三分文章七分改”修改是写好文章必不可少的最后一道“工序” 第一步,默读全文整体改就是让学生默读习作,综观文章的整体,从文章的整个立意、布局、行文、情感等着眼,来发现原文的不足,把握修改的要点在具体修改时,可以进行三读:一读句子中是否有与文章整体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的地方;二读句段中是否有与整体意思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地方;三读句段的布局是否有使全文整体意思表达混乱的情况总而言之,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修改,要求文章有一种整体感第二步,一边朗读一边改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在读中改,在改中读,在朗读中读出语感在朗读中,学生自然会凭借语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遣词造句、修辞逻辑、文章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很适合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高大”更为合适在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时,要让学生反复朗读,找出文章的毛病,可从头至尾读,在发现问题的地方打个记号,待全部读完后,再回过头来逐一研究,各个击破;也可一句一句读,一句一句改,发现了问题就停住,反复读几遍,立即作出修改,然后再往下读,往下改。
同时一处地方改好了,就要再读一读,一个段落改好后,就要连起来读一读,整篇文章改好后,更要连起来多读几遍 第三步,读给同学听帮助改古人云:“文字有难于自成者,必资良友同删削修改时既要诚恳虚心,又不盲目听从,要善于采纳正确意见,将别人好的提议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文章中王安石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曾反复征求别人的意见,先后修改了五次,最后才定下“绿”字我们也要经常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改作文,也可让学生把写好的文章带回家,读给大人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再修改 学生在读读改改,改改读读的过程中,反复思考认识,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就能真正获得作文能力同时,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经过修改流畅多了,更具体更完美了,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增强六、课后反思(略) 这里有一点必须重申:每次作文应力求向学生传授1种写作技巧,做到一课一得如果长此下去,那么,学生三年累积就能掌握近50种写作技巧当然,这些写作技巧包括积累材料、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过渡、照应、表达、表现,等等因为目前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犹如热锅上蚂蚁似的偏题跑题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这些重大失误的关键原因,则是跟缺乏写作技巧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