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17347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摘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不断的推广与运用,其中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教师通过充分地准备,精心地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在了解知识,思维活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真正达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创造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并巧妙恰当地呈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

2、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目标,点击兴奋点,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桶水”;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

3、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无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需要广泛涉猎,长期积累。传统的语文教学对材料的容量问题一直比较棘手,因此,涉及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而计算机的使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基于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语文学科

4、还有一个不同于其它知识性学科的特点,即它的开放性。这要求语文教学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来建构课文的意义,而不仅仅是重复教参上的观点。所以教师可用多媒体提供多方面的材料,如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评论家对这些作品的正反评价以及其它相关作品等。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让学生通过听录

5、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看幻灯片展示的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如:我在教学生写作文对话时,播放猫和老鼠的动画片,让学生根据动作、神态、音乐等配上对话,然后朗读。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参与。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囿于信息科技知识的匮乏、教育理论的缺乏等方面因素,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这样一个大的命题,难免以管窥天,只要能了解和掌握一些教育技术信息,恐怕也还不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自己今年又接受了“语文跨越式基础教育研究的命题”更加感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6、重要作用,身有感触,学生接受的快,学习的也快。知识面的接受领悟也大大超越了同龄孩子,这就是跨越的效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啊。在春雨的色彩一课中,我为了调动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对春雨的感悟,在导语中设计了让学生看着优美的春雨图,淅淅沥沥的小雨沙沙的下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让孩子们一下了就走进了课文联想到小鸟们都在争论着一个有趣的问题,直奔课文主题,很多枝节都在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音乐声中感悟明了,有的孩子还兴奋的跟着音乐一起合着节拍唱起了小雨沙沙课堂的气氛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情绪与心也随着这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动听的歌声进入文本和小鸟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这便是多媒体的巧妙应用,它带给孩子的

7、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的一界优秀的课所能比拟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删繁就简,将节约出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

8、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荷花一课,教师借助媒体营造优美的欣赏荷花的情境,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下导入课文,让学生品悟作者如何把荷花的美描写出来,再通过朗读来感受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更多描写荷花姿态美、品质美的诗歌短文,使学生对荷花的认识、对描写手法和语言的感悟提高了一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工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看到的美景进行创新表达,当堂练笔、交流,增加了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使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紧密结合。这样,既提高了语

9、文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及信息素养。虎门硝烟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让学生感知硝烟的经过,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是教学虎门硝烟的重难点。在初读全文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虎门硝烟”的电视录像,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的情景;在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时,又再次呈现鸦片给国人带来灾难的音像、图片等资料,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既突破了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

10、,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有部分的自然现象,不能用简单的言语就描述出来,它们不是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就是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对于这种特殊的问题,因为时间、空间的影响,学生无法亲眼目睹,只通过想象是无法真正感知到自然世界的奇妙;细胞的结合,微生物的滋生,这些微小事物的变化,学生只有通过特殊的仪器才能观察到,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现象都不会直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说在小学的自然课堂上,有教学内容关于的植物的生长,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利用网络,将植物生长过程有关的视频内容下载下来,并通过精心的构思,制作出适合本次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而正是多媒体技术的

11、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视觉效果强烈的物质基础,从而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事物的运动轨迹,近而使学生能更快,更直观的掌握知识,让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冲击代替学生的凭空想象,让宏观的自然现象更具体化,生动化,近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观赏小蝌蚪找妈妈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感悟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和他们的身体发育过程,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

12、,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 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如,片段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或人、或景、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知后,即兴写作,对于写得好的,通过实物平台马上投在大屏幕上,便于点评,真实直观。再如,一些游记类的作文,如果单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凭着游览时残存的零碎表象,苦思冥想、东拼西凑,往往写不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利用网络却可以再现游览时的情景,为学生的习作注入活力。教师可将游览时拍摄到的录像或照片预先输入计算机,作文时让学生

13、坐在电脑前,按照习作的具体要求,边看边忆边写。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景点,随时从电脑中调用相关的录像或图片,仔细观察,回忆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的裁剪后把感想写下来。这样的习作,学生有动人的画面为依托,有丰富的资料为底蕴,有情感的酝酿为支撑,再加上眼、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运作,初稿的质量明显高于以往的同类作文。 总之,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要根据教材需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教育中国当代优秀教育论文集粹,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