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17314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分校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技术经济学论文浙江省滕头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系别商贸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姓名张黛微指导教师苏峰2011-5-11作为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单位设立的全国唯一的村级全国青少年 科技教育基地和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风景区的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1993年被联合 国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1996年,被列为全国4个环境教育基地之一;2007年, 凭借67%的绿化率、常年一级的空气质量、1.6万多元的村民人均纯收入、100%的就 业率等,被联合国评为全球十佳和谐乡村。从 田不平,

2、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 贫困村到田成方,林成网,清洁渠水绕村庄的世界十佳和谐村,滕头村走出了一条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起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中华环保基金会在滕头村组织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研讨会期间,组委 会专门安排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滕头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作为参会代表对该村参 观考察之后感到,滕头村有看头、有学头,滕头村是环境保护的先行者,也是生态文明 建设的典范。他们的做法给人以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成立环保委员会,专门为科学发展把关滕头村抓生态环境保护起步早。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位日本客商经人介绍来 到滕头村,想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办一家小型造纸厂。如

3、果厂子办起来,滕头村每年 可净收入100多万元。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滕头村,这无疑是很大的诱惑。但从当 时的技术看,这是个重污染项目。究竟上不上,村领导们心中没底,便把环保局的专家 请过去开会商讨。专家到村里后,先放映其他地方污染环境的电视录像片。大家看到: 生产发展了,环境污染了,村子里的井水不能吃了,有些人哑巴了,生出的小孩先天残 疾了。看完录像,村里拒绝了这个项目。后来村里从外地购进十几台机器,办起了只有 27名员工,利润微薄,但几乎没有污染的服装加工厂。后来,这个服装厂滚动发展成今 天拥有60多家企业、4个工业区、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滕头集团公司,跨入全国最大 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

4、的乡镇企业行列。滕头村收获了一个没有污染的经济增长点。1993年,滕头村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后,村里在筹划如何保持荣誉、 保护好生态环境时,经向奉化市环保局的领导、专家咨询请教,聘请了环保局一位退休 的领导干部,成立了当时全国唯一的村级环保委员会。此后,村里上任何项目都要由专 家组成的环保委员会先把关,然后再交村委会拍板。村委会拍板也是以环保委员会提供 的数据和意见为根据。十几年来,46项高利润的投资项目被滕头村一一否决。他们的信 念是:凡是不利于环保、损害绿色的事,坚决不干!要办,就办没有污染的企业。长期以来,滕头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已累计

5、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改良农业生态环境、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利用环境优势来 开发产业已经成为滕头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园林绿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 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新农业技术的应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使滕头经济发展始终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说:我们始终坚信,保住了 绿水青山,就不怕没有金山银山。二、拓宽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般传统的思想往往认为,发展农业就是多种粮食。但滕头人认为,农业里面有很 多东西,粮食只是农业的一部分,比如种植、养殖,还有水果、种子、种苗都是农业, 花卉、苗圃、盆景也是农业。滕头人坚持生态立村,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之路,

6、赋予 了农业全新的内涵。发展立体循环农业。1986年,村里成立了农业公司,这是滕头村农业产业化的开 始。滕头村土地少,粮食附加值太低,种粮食不划算。怎样才能让土地里长出黄金呢? 农业公司专门作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的调查结果和土壤状况,搞起了多种经济。他们先 后在土地上种了梨树、葡萄,发展鱼塘。为了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他们还搞起了立体 农业,在田间开河养鱼,地下铺设暗管进行排灌。联合国官员来考察时,村里的几条河 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听了村民们介绍这些河的结构和生态原理之后,见多识广的联合 国官员们不禁连声称奇。这就是村里的葡萄河,上面种葡萄,中间养鸟,下面养鱼,立 体地、充分地利用空间。为了使葡萄

7、不把阳光全部挡住,村里故意不让葡萄藤太密,以 保证一些阳光可以散射到水面。河岸上种葡萄,河面上葡萄藤遮荫,葡萄熟了,鸟就吃 葡萄和葡萄藤上的虫子,鸟粪掉进水里正好喂鱼。充分诠释了生态、循环理念。这几条 河也是滕头村发展生态农业的缩影。发展园林绿化产业。在原来生产粮食的土地上发展花卉苗木,给滕头村带来了更多 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村里的花卉苗木 产业逢上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滕头村生产的花木越来越多的被送出去,成为其他地方的 风景。如今,花卉苗木已成为滕头村一个重要的产业。村里的园林绿化公司成为全国绿 化一级资质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有8家分公司,在滕头村以

8、外建立了1178个苗 圃基地,拥有苗木面积2.5万亩,年产值2亿多元,承办了全国许多大型绿化项目。2001 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滕头村园林绿化公司毛遂自荐前往承揽奥运会绿化项目,优良的 业绩赢得了奥组委的信任,公司光荣地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场馆3000万元 的绿化业务。发展特色乡村生态旅游。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态旅游以其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的独特魅力,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滕头村距经济发达的奉化施公里,距宁 波市区27公里,有着开展乡村生态旅游良好的区位条件。近年来,滕头村根据本村生 态环境等优势,提出以商活村、以游促村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 作为新的经济增

9、长点来抓。1998年,滕头村开始有计划地开发乡村生态观光旅游。近 10年来,相继开发建成了将军林、院士林、柑橘观赏林、婚育新风园、盆景园、江南风 情园、绿色长廊等20多处,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旅游景观,逐步形成了以江南风 情园、将军林、盆景园、绿色长廊等几十处景点组成的生态旅游景观;以植物栽培观光 园、花卉苗木观赏区、蔬果种子种苗基地、时令瓜果采摘等组成的观光农业景观;以纺 纱织布、车水、舂谷砻米等参与项目和憨牛猛斗、温羊角力、笨猪赛跑、公鸡争雄等动 物表演组成的别开生面的农俗风情游乐景观。如今,滕头村田园秀美,生态怡人。错落 有致的现代化别墅式农民新居,或古朴或雄奇的精品盆栽,长廊蜿蜒、

10、藤攀蔓绕的田园 风光,别具匠心的村落规划和景观营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的典雅环境, 无不使人切身体会到绿色所带来的享受。2001年,滕头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 AAAA级旅游区。现在,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060万元,综合收 入4500万元。乡村生态环境通常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在一些旅游热点地区和高峰时段,大量 旅游者和交通工具短时间内集中涌入,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其他废物,超过旅游区的环 境容量,往往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 响。滕头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忘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不以牺牲环境来发展旅 游业,坚持边发展边

11、建设的方针,让滕头村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走上 了一条以游养生态,以生态促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坚持规划先行,保证村庄建设有序发展在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同时,滕头村坚持规划先行,美化环境,增强村庄的 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滕头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提前基本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现代 化。统一规划环境建设。1993年,滕头村规划兴建了滕头公园。公园占地面积5000 平方米,以湖为中心,围以绿树草坪,曲径回廊,穿插亭台、拱桥,放置石凳,间隔花 卉盆景。湖的东面一只小池红鲤欢跃,中池青鱼闹波,外面大湖养有鲤鱼、草鱼、 鲫鱼等。在农村建一个这样的大型休闲公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想象,每当清晨

12、或夜 晚这里必定是村民们休闲的乐园,在这里健身、跳舞、观景、谈天、交友会是多么的惬 意建于1980年的滕头盆景园,占地7300平方米,园内有10000多盆盆景共3000 多个品种,精品盆景占800多盆,集观赏与销售为一体。盆景是利用奇形怪状的树根, 经人工再种植和剪裁而成。滕头村非常有特色的将军林,每棵树高度一致,枝叶繁茂, 这排树是傅企平书记从邻县工地上抢救过来的。这些树移来之后,傅企平请来一些将军 参与植树,并把这排树取名为将军林。从此,滕头村不仅种树,也让树和前来参观考 察的名人们拉上关系,搞起了名人经济。朱镕基、曾庆红、回良玉、丁关根、吴敬琏 等国家领导和名人都在滕头村植下了树木。滕头

13、村的花卉大棚占地800平方米,棚内 利用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方法培育各种名贵花卉。棚内还利用竹子营造出一片极具江 南风格的观赏瓜果园,令人大开眼界。统一规划旧村改造。1979年前,村民房舍均是经百年风雨的旧房,且因人口增长, 住房日显拥挤。1979年10月,滕头村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启动了改造旧村、整治环 境、建设新村的浩大工程,全村分批拆旧建新,每户一间楼房、一间平房,经费由集体补助和村民旧房折价解决;1987年春,总投资250万元建成新房31幢,全村223户 搬入新居,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每户安装抽水马桶,人畜分处,户前均有长方形 庭院,栽花卉果木;1998年开始,滕头村又开始兴建面积

14、达200400平方米的第三 代住房小康别墅楼,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外部装修与绿化由村里统一规划,并补贴一定的水电费用,内部则根据每家每户的经济能力、爱好进行装修。新村 建成,全村节省土地34亩,实现了工业区、文教商业区和村民住宅区的功能区分。紧 接着,又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拆除农家柴灶,统一改用液化气,实现 农居无烟村,对污水、废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全村逐步形成了绿树成荫、花果相 间、百鸟合鸣、四季花香的自然美景。2001年,滕头村通过了ISO14000国际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四、重视抓好环境教育,着力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重视抓好村民的环境教育。滕头村的环境教育,注重从青少

15、年做起,让绿色发展观 在下一代头脑中扎根。村庄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被划分成很多个绿色小卫士基地,由小 学生负责护理;村团委也组织团员在全村范围内划分了9个绿化责任区。村里还开展了 文明村庄改造计划,仿照学校的学生守则,村里还制定村民守则。逐渐富起来的村民搬 进了新居,一些不环保、不卫生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渐消失。注重加强外来人员的环境教育。傅企平书记认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滕头村的 事,让更多的人提高环境意识,是滕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每一个来到滕头村的人, 都受到绿色的熏陶。为此,村里投资2000万元,建设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了 加大宣传力度,邀请专业机构制作了带有绿色使命的专题片、宣传资

16、料,让来到滕头村 的人们深受教育。滕头村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滕头村先后被命名为宁波市、浙江 省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环境教育基地。五、关注民生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村民贫穷,是最大的污染源。在摆脱贫穷中,滕头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生产稳步 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随着村级积累增加,村民福利事业不断发展。一是加强公益 设施建设。1988年,投资20万元新建小学校舍;投资31万元改造自来水设备,新建 电视差转台;投资127万元浇制水泥公路2500米;投资39万元铺设工业专用电线。 1991年投资65万元,新建容积为500立方米的沼气池,日产沼气1000立方米,提 高了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了废物循环转化,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