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17302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根据实验的一般原则设计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理解真空渗水法的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科学的实验方法;3、学会用数据表示实验现象,并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过程与方法1、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2、通过课本阅读和小组讨论设计可以操作的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过程、数据的处理,并得出结论。提高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和初步数据处理能力及协作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设计实验过程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2、通过共同探究的学习活动,

2、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控制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影响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2、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理解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学会用数据表示实验现象,并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实验准备:菠菜叶、清水、热水、冰水、NaHCO3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打孔器、注射器、烧杯、量筒、镊子、温度计、200W灯泡、胶头滴管、计时器、培养皿。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 教师播放歌曲风吹麦浪

3、。1、提出问题:从小麦幼苗到沉甸甸的麦穗,其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2、作出假设:展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引导学生分析可能是受到温度、水分、CO2浓度、光照强度、矿质元素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推测影响因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分析并改进模拟实验,进行实验设计 3、设计实验实验原理: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同一时间段内叶圆片浮起的数量可体现O2的生成量,从而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参考案例: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

4、播放兴趣小组的实验视频,图片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并对实验进行改进。实验不足改进措施实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变量分析及控制。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自变量自变量控制方法因变量观测指标无关变量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回答,对模拟实验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通过课本阅读和小组讨论设计可以操作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评价及改进,为接下来能正确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埋下伏笔。在探究、设计实验过程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按实验设计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4、进行实验对全班进行分组,确定每一小组的探究课题。全班共探究3个课题,分别是温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5、全班共分为6组,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个课题,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教师巡视,对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强调实验要点: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做好记录数据,将数据处理后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小组代表展示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问题1: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相吻合吗?它是否支持你所作的假设?如果有的结果与预期不同,你认为应当怎样解释?问题2: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6、表达和交流将本小组探究的问题、过程、结果和结论与其他小组交流,听取他们的质疑并进行解释。如

6、果有必要,对本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每一小组选代表将实验的结果通过多媒体数据展台向全班展示,并得出结论。对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实验总结 7、实验总结 教师首先对小组的活动进行评价,然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首先通过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又进行了3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变量分析及控制,实验结果分析,回顾了实验操作的一般原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个连贯的理解。进一步探究 8、进一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什么新问题?将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写在下面,并与同学交流和探讨,设计实验探究。学生将新发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后进一步探究培

7、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板书设计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一、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二、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基于实验,在学生探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质疑、归纳等过程使得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达到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升华,活化了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指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探究实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一些影响因素没有让学生充分实施计划,还需要课外研究,应鼓励学

8、生用新的实验方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附录一 _小组合作学习互评表评价内容纪律表现实验操作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总分 分值成员(25分)(25分)(25分)(25分)(100分)表现最佳成员:_评价方法:1.在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内每一个成员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去,是否有在讨论中溜号的、做与讨论无关的;是否有在讨论中仍旧拿着器材玩的;按等级给分分别为:25分、15分、10分。2.课堂中是否认真听课、思考积极、主动举手发言,根据表现给分分别为:25分、15分、10分。3.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小组内参与实验,研讨过程中表现积极、发言有序,讨论氛围融洽的。按等级给分分别为:20分;15分,10分。4.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探究实验问题的思路清晰,而且对实验器材的利用以及选取创新比较合理的。按等级给分分别为:20分;15分,10分。附:在实验中实验器材如有损坏,按其损坏程度、数量以及器材性质扣相应分数 5分 、3分、2分,情节严重的上报老师责令其予以赔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