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172491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处方(邱蓉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学科2012学年年度论文所在镇(街道):大良街道学校:环城小学姓名:邱蓉蓉联系电话:22360709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的处方 -数学故事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将生活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使全体学生在经验层面上达到共识。自从教学低年级以来,我本人觉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趣味不能少,而故事教学正好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以小故事贯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讲授图形与位置,在课堂上用讲故事

2、的形式,把大树爷爷需要同学们的帮助,让同学们在大树的上、下、左、右,贴上花、蘑菇、鸟、兔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掌握起新知方位时也轻松、容易,且在故事中学会要帮助别人。在贴时,懂得了同学们要互相协作、团结。可以说,这种设计完全吸引了学生。让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孩子们的朋友,参与数学,这样学生就真正参与进教师的教学当中。真正领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在学习统计这章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我们的鞋码”这样的关于统计的枯燥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上生动了,新知识接受了,教师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个性特点的发展和数学

3、能力的形成,都来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感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一般都缺乏兴趣,对数学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就成为了数学教师当前比较头痛的问题。以我十一年的教学经验,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引入数学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愉快轻松的获得知识,数学能力也得到发展和提高。一、 开堂引入故事,激发兴趣。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前三至五分种,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外游戏中转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此时,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兴奋,这时,如果开门见山地就讲授新

4、的知识,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由极度兴奋的精神状态转移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上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尝试着用一些故事来导入新课:如教求平均数时,书上只是简单的一张图: 4 个杯子,杯子里装有不同量的水,问 4 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这些抽象的知识学生肯定不感兴趣。于是,我这样导入:熊妈妈要小熊从井里打上水倒进 4 个杯子里,按杯子上的刻度,第一个杯子装 6 厘米高的水,第二个杯子装 3 厘米高的水,第三个杯子装 5 厘米高的水,第四个杯子装 2 厘米高的水,然后熊妈妈让小熊算出4个杯子的平均高度,小熊想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小熊吗?这样导入,

5、学生的兴趣陡然上涨,一个个跃跃欲试,要帮助小熊解决难题,从而产生了探究问题的欲望。二、 难题引入故事,促进探索。 如我在教学难题“鸡兔同笼”这一总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

6、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故事引入,学生的解决难题的兴趣马上来了,即使很多同学不是全懂,但是尖子生就没什么问题了。收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了。三

7、、 结尾引入故事,扩展空间。 心理学表明,在临下课前 5 分钟,学生身心疲惫,情绪低落,而这 5 分钟恰恰是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回顾。所以务必要使学生在这一段时间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把课的结尾推向新的高潮。 在教小数的基本性质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 0.900 、 0.90 和 0.9 是孪生三兄弟。一天,三兄弟吵开了, 0.900 轻蔑的对 0.90 说:“瞧你这么一点儿,那有我壮实”。 0.90 不服气的说:“我虽然没你壮实,但我比 0.9 壮实吧”, 0.9 也不甘示弱:“虽然你们的小数位数比我多,但我的计数单位比你们大”。这时 1 妈妈走过来说:“孩子们,别争了,其实你们都是一家人

8、,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你们看, 0.900 去掉一个 0 就是 0.90 ,去掉两个 0 不就是 0.9 了吗?这时你们不就一样了吗?” 0.900 、 0.90 和 0.9 听了,就在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 ,果然大小没有变化,它们不好意思的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差点儿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在 丰富有趣的故事中, 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低年级处于幼小衔接的特殊时期,故事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只有把握住这些去研究、去设计,我们老师才能全面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性,让内因起作用,为向高年级过渡

9、做好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惯。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事实证明,在课堂中合理演绎 数学故事 ,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儿童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数学故事, 无疑是激活 数学 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处方。最后我要说的是故事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选择故事时要与数学知识有关,不能单纯地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如果是那样的话,不如开个故事会得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