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方案2013.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162626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徒结对方案20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徒结对方案20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徒结对方案20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徒结对方案20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徒结对方案201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夏墅中心小学“师徒结对”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学校的生命在于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当前,在二期课改条件下,充分发挥老教师、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成才,从而造就一批在地区有影响的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名师,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整体提升,以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总体要求明确目标,讲求师徒结对效果,在传、帮、带过程中,多角度、立体式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三、结对对象师傅:各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等;徒弟:亟待提

2、高的青年教师、准备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和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四、结对原则1、自愿与统筹相结合2、短期与长期相结合五、结对目标1、总目标:造就一批新的骨干教师,满足学校培育人才的需要。2、具体目标:(1)入门式:主要是针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的基础培养。通过结对,使其12年内能迅速地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2)协作式:是一项广谱、奠基工作。主要针对虽有几年教龄,但教学成绩提升不快或在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的,通过师徒之间协作研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学业务,达到教师队伍的群体优化,为提高教师的培养奠定基础。六、结对程序程序:个人申报学校统筹签定协议

3、开展活动1、个人自愿、学校统筹,确定师徒人选个人申报,师徒自愿组合与学校统筹相结合,确定师徒人选。2、举行拜师活动,建立师徒关系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定师徒结对协议,建立师徒关系,明确职责,正式开展结对活动。七、基本职责1、师傅:要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育德之道,为人师表。(1)认真贯彻、模范执行师德规范,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切实做好指导工作。(2)耐心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以良好的师表形象感染青年教师,以爱岗敬业的言行鼓舞青年教师,使徒弟学会教书的同时学会为师,引导徒弟健康成长。(3)指导徒弟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序地

4、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指导他们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上取得成果。帮助他们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4)调动和保护徒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帮助徒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良倾向,并对徒弟提出评定意见。2、徒弟:要做到“三学”:学师德;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学本领教育教学能力;(1)尊重指导老师,认真完成指导老师安排的每一项任务,主动向指导老师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2)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观念,在实践中自觉贯彻、主动探索。(3)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4)新教师力争一年胜任;二年提高;三年成为

5、学校学科骨干;有几年教龄的徒弟力争一年内提高,两年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成为骨干教师。(5)积极主动参加校内教科研活动和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6)徒弟不但要注意总结师傅好的经验,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较多较快地了解、掌握新的教育教学信息、理论,与师傅形成优势互补态势,找同科同事教案中的特点、优点、教改中的亮点,促进自己较快地成才。八、管理与考核由学校工会牵头,教研组共同管理与考核。九、奖惩1、奖:对师徒结对工作中配合、协调好,徒弟教育教学有明显提升并获奖者,设立“导师奖”,给予师傅一定的奖励。2、惩:对师徒结对工作持消极态度、敷衍了事的给予批评,并进行谈话。2013年10月附师徒名单:语文师:王慧英 陈晓菊 朱建新 曹 云 潘冬芳 张华杰徒:秦友法 唐 琪 蒋文丹 周 涵 郭珮瑜 屠玉娇 师:狄燕萍 杨春亚 朱春洪 程培宴 花 玲徒:卞 杨 刘 琦 张 倩 钟薛峰 范 娇数学师:朱振兴 谈 燕 恽兰娟徒:金 燕 凌 亦 吴志成英语师:黄红霞 杨红梅 马 凤徒:吴 燕 顾 静 潘群菊术科师:徐小甫 沈建文 沈 燕 沈建文徒:苗 宁 巢 丹 严鹏翔 周 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