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15799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己亥杂诗课 型新授课设 计 人王云秋总 节 时1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教 学 过 程差 异 个 性 设 计教学资源课前演讲一、导入新课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

2、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三、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四、朗读这首诗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3、。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五、理解诗句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

4、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七、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完成课后练习。课件展示作者图像及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38岁中进士。政治上主张改革内政,抵御外侮,与同时的魏源齐名,称“龚魏”,为近代思想界的先驱者,启蒙思想家。板 书 设 计己亥杂诗 龚自珍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以“落红”自喻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予爱国情怀 夕阳西下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课 后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