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14420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基本内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达到新阶段,经济活动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主 导: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多体共存、互惠互利)标 志:以全球化市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3、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经济全球化还

2、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即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否则,经济全球化就不会惠泽于世界,反而会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过程,大大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是主要的。第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生产要素优化重组,产业转移加快进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这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

3、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经济全球化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广阔地了解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市场经济各种不同模式的利与弊,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第三,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对于克服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某些约束,促进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在参与中壮大,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使我国在利用国际上的资金、经验、人才、技术等方面受益匪浅。2、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它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其次,它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可能性增大;再次,我

4、国面临如何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考验。小结: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节 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一、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的性质: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2、世贸组织的目标:各成员国(地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地区)的经济发展。3、世贸组织的原则:世贸组织成员国(地区)间实行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1)最惠国待遇原则又称非歧视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

5、互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各成员国(地区)间平等地进行贸易的重要保证,也是避免贸易歧视、贸易摩擦的重要基础。2)国民待遇原则 基本内容是,在经济活动与民事权利义务等领域,一国给予其境内的外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其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或者相同于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简言之,国民待遇的标准是外国人和本国人的待遇相同。国民待遇原则是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补充和延伸。3)透明度原则 就是要求世贸组织成员的经济政策、法令及条例都必须公布,以保证各成员政策和措施的充分透明。透明度原则是实现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保证。4)公平竞争原则 主要是指反倾销和反补贴。所谓反

6、倾销,是指反对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出口产品。反补贴是指反对政府对出口补贴。4、世贸组织的作用: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国(地区)进口关税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它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并在其宗旨中明确规定要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

7、界经济的发展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有利于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就要按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必须与国际接轨,而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不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入世后,我国长期受保护的一些产业将面

8、临较大的冲击,一些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生产经营会遇到很大困难;入世后,发达国家会进一步要求我国开放市场,我国将会面临农业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来说既有利,又有弊,但是,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要以积极的姿态做好各项应对工作,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充分利用历史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三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来”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9、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同时,以我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进步。一、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含义:所谓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进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2、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1、对外贸易 1)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别国(或地区)的商品交换关系,是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包括进出口两个方面。 出口值进口值 贸易顺差进口值出口值 贸易逆差 2)必要性:经济发展不平

10、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 3)意义:既节省成本,又满足多方面的需要,使交换双方都得益 4)结算工具:外汇 汇率 含义:是指一国货币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 决定因素:主要决定于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对进出口的影响:币值下跌汇率下跌有利于出口 比值上升汇率上升有利于进口 5)措施: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质取胜,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2、利用外资 1)含义:是一种国际信贷关系 2)必要性: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11、是加速本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补充本国资金不足和解决外汇不足的困难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和能力 3)形式: 吸收直接投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 吸收间接投资(国外各种贷款、吸收国外存款、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 4)原则:“积极、合理、有效”,特别重视经济效益,保证稳定可靠的偿还能力。 利用外资,最终要以外汇或物资还本付息,因此要特别注意投资的效果。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含义:包括引进先进设备和部件、新型优质材料、专用产品设计、材料配方、管理方法,以及派出人员接受培训和聘请技术专家等。 2)必要性:既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技术落后

12、国家争取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别,这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三、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1、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涵 就是要把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2、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要求 要求我们在对哇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加快发展自己。同时也必须兼顾对外经贸伙伴的利益,促进共同发展、平等受益、互惠互利。3、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地位这是我们党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对哇开放的国际环境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

13、外开放的指导方针。4、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原因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5、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措施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打开国门,把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等引进来,“引进来”提高了“走出去”的实力;另一方面,把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技术等输出到国际市场。 “走出去”则使“引进来”达到一个更高境界,相得益彰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只有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2)

14、“走出去”的意义:才能弥补我国国内资源的不足;才能把我国的技术、设备、产品带出去,才更有条件引进更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产业;才能由小到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力量。 3)“走出去”的具体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通过合资、合作、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各种形式“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必须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4)积极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对话与协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投资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增加我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6、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意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助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以我国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进步。四、实行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原因: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不允许通过对外掠夺来发展本国经济,也决不能把自己的国民经济建立在以来外国经济的基础上。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积极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