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141635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让我么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让我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应该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如何上好科学课?是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问题,以下谈谈在常规教学中的几点感悟。一、课堂中生活化的创新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四年级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现象,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使漏斗作为乘装液体的工具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

2、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就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当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孩子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

3、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再如三年级在讲授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小虫子、叶脉、边缘、叶柄粗细、长短、含水量、光滑、毛多少等不同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不同。学生找出了薄厚、叶尖、品种、气味、声响、味道等不同。从看、闻、听、摸、尝等各种方面来观察叶子。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二、实践中动手操作能力的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

4、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和鸡蛋保护器时,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取材-制作的几个环节。制作成功的老师给予鼓励,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制作失败的老师便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让他们经过多次思考,反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生态瓶,并试着改变生态瓶中的动物或植物的数量,观察生态瓶的变化,学生把整个变化过程都进行了仔细观察,做了详细的记录,发现生态系统中任

5、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那些酷爱科学实验课的学生来说,课堂四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家里搞起了“破坏”,如把家里的闹钟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把玩具车拆下来拼一拼,等 等。这些在家长们眼里看作搞破坏的行为,实际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四驱车拼装活动,学生通过将散装零件拼装成整车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三、拓展延伸中学生潜能的创新在很多人眼里,“科学”

6、是深奥的,似乎只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但科学来自生活,科学同样也是通俗的。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玩”(即探究)的方式对基础的科学原理形成感悟。科学课在空间上要由狭隘的课内回归生活。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要向生贴近:二是教学要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展。可根据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组织学生搞好小发明、小制作、作小科学报告、写科学小童话等。一些高难度的我们做不来,就依据教材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生活和生产劳动所产生的废旧物品,简便材料等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许多小制作活动,如:跷跷板、磁铁游戏、不烫手的杯子、雨量器、岩石百宝箱、不倒翁等,这些制作

7、尽管土法马但能使学生疑窦顿开,使学生惊叹不已,使他们信心倍增,.给学生充分的、更多的、想象创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水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调查一些液体,调查一些液体的容积,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一汤匙是10毫升,他们在课后会利用汤匙在自己服药时做“量筒”,他们会收集瓶盖做量筒,学生会发现这些量筒很有用。通过课后调查一些饮料的体积,学生会根据自己一天饮用的水量,初步计算出自己一天所需的水分。在认识奇妙的指纹后,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家庭成员的指纹档案。同时,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有心人,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酸奶瓶,饮料瓶,小玻璃瓶作为探究物体沉浮的材料。收集一些种子,树叶,纸样,小昆虫,制成标本进行展示。收集各种包装盒,作为制作我的小车,我的小船的材料。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小学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实验材料,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究机会,何乐而不为呢!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去收获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