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14005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1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不断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目前我国七大。1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不断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目前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全国138个城市河段中,流经繁华区域的绝大部分水体均污染严重,其中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体的占38%。2012全年共监测地表水五大水系88条河段,长2048。2公里,IV类、V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4。3%;劣V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42.1.河湖水体治理修复,

2、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2河湖水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目前,国内已广泛使用的河湖污染水体生态治理技术主要有五项:生物膜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浮岛技术、固定化生物酶技术以及曝气增氧技术。生物膜修复技术核心在于微生物生境载体材料的选择。生物膜修复材料一般分为孔性材料、聚合物膜材料、有机/无机凝絮剂、光催化材料、氧化剂五大类,市面上常见的有仿水草式填料、辨带式填料、环状悬浮式填料、悬浮球状填料、复合式填料等.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

3、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生态浮岛技术是利用植物生态原理来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时浮岛植物也营造了水面的景观.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将特选的微生物固定在选证的载体上,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生物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大量增殖的生物技术。固定化酶技术是用载体把酶约束在一定的区域中进行催化反应,使反应后的酶可以反复使用的一项技术。曝气增氧是一种增加水中含氧量的方法,河湖曝气对水体复氧促进上下层水体的混合,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抑制底泥N、P的

4、释放,防止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湖的水质。3河湖治理关键技术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已经形成6项河湖治理关键技术。(1)碳纤维污水体净化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用于水生态修复的碳纤维材料,主要是生态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强度生物纤维草两种,他们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等特点。经实验研究与工程运用证明与美国的阿科蔓生态基相比较该碳纤维材料具有更好的水处理效果和更低的成本优势。该材料是净化受污染水域、修复水环境生态的最佳选择,能够实现环境零污染与生物安全。(2)碳纤维双层平板膜技术工程中心通过产学

5、研联合,研发HTH系列一体化设备,该设备是以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为主体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最大的特点便是用膜组件代替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以得到澄清的出水.看似简单的一加一,其带来的效应却远远不止二。MBR具有以下明显优势: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负荷变化适应强,耐冲击负荷;污泥排放量小;工艺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省;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简单,节省人力;系统启动速度快,水质可以很快达到处理要求。(3)强化人工湿地技术强化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包括功能强化、结构强化、填料强化、生物强化、过程强化五个环节。1、功能强化,是指通过对湿地系统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化反应的强化

6、,提高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净化功能;2、结构强化,是指湿地防渗、基质、腐殖、水生植物和水体等层次结构稳定性与预处理、床体、布水、根系和集水等系统结构动力学协同性;3、填料强化,是指强化高炉渣、钢渣、无烟煤等13种经验填料与碳纤维生态草等高科技填料的混合吸附能力;4、生物强化,是指以芦苇等经验植物去污为基础,扩充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种类,强化根区微生物在好氧、兼氧、及厌氧条件下对污染物的降解及吸附能力5、净化过程强化,是指强化基质填料-水生植物根区微生物净化过程,包括其厌氧、兼性和好氧三种净化及沉积、过滤、吸附、降解转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4)碳纤维生态浮岛技术湖泊、河流等由于面积大等原因只能采用

7、原位生态修复法来进行改善,利用一般工业或者生活污水采用的工艺不现实,所以选择生态浮岛工艺,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能起到景观的效果。由于植物吸收能力有限,再加上根系上微生物量和种类有限等原因,导致这种传统的浮床工艺处理效果受限。鉴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恰到好处能弥补这一点不足,工程中心提出采用人工浮岛+生物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处理河流、湖泊等微污染水体。本组合工艺有以下几点优点:生物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性能强、适应微生物生长及高强度等特点,完全解决了传统的生态浮岛存在的问题;生物碳纤维材料的性状与水生植物的根系有很好的相似性,利用水生植物和纤维填料附着的生物膜,强化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微

8、生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生物碳纤维与床体的组合中放置于水中的纤维会受到水的牵引力,使得浮岛整体不容易移动,提高了浮岛的稳定性和牢固性。(5)微生物挂膜菌剂BABRC-1该产品能够同时处理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及亚硝氮,并能显著提高碳纤维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效率和污染物去除率,用于碳纤维水处理可以提高过滤系统挂膜效率,改善水体环境,降低生产成本.该产品是卓越的活性微生物和酶的混合体。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且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有用的菌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生成。(6)微纳米曝气微纳米气泡技术有效解决了气泡在水体中的接触面积问题,由于微纳米气泡的表面积能有效增大,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溶氧效

9、率。同时,由于气泡的细小且具有良好的气浮性,可以在污水中长时间停留从而能够达到实现较好曝气效果的目的。中心在河湖生物生态修复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若干项,包括生态碳纤维材料、生物纤维草、生物碳纤维双层平板膜等技术专利.多次主持召开河湖生物生态修复科技成果鉴定会,并引来相关媒体的报道。4工程运用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总结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河湖水污染综合生态治理思路。它主要包括源头强制性达标排放、河道排污口截污、河湖水生态修复、河湖断面水质净化四大部分。源头强制性达标排放是针对排污源头企业废水、农村污水进行物化与生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要求COD和氨氮去除率为3

10、0-40%.相关的工程运用有企业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和水质提标、市政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工程。排污口截污针对入河生活排污口、工业排污口、养殖排污口和混合排污口不同水质特性采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碳纤维泛氧化塘、碳纤维一体化膜反应器等技术,实现清水入河,要求COD和氨氮去除率为1020。河湖水生态修复通过底泥清理、投放微生物制剂、水生植被栽植与引入螺、贝、鱼、虾类等高级水生动物,实现河湖水生态系统恢复,要求COD和氨氮去除率为1020。典型工程有吉林四平人工湿地强化、辽宁锦州人工湿地强化、南京幸福河水生态修复,幸福河修复主要包括河流底质改造、沉水植物投放和水生动物投放,通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

11、用来重现清流。河湖断面水质净化采用碳纤维浮岛进行原位移动修复,实现河道水质达标回用和景观效益,要求COD和氨氮去除率40%以上。代表性的示范工程有:南京南湖东河生态浮岛示范工程、乌梁素海水质净化工程、博斯腾湖生态截污综合治理工程、大山池水质提标净化工程以及河北衡水湖湖泊淤泥清理工程等。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河湖水污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2015-0221 20:44:48) 标签: 生态修复分类: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与水污染的不断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河湖水污染生态修复是关键技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是排放各种污水的汇集地,由于人类

12、活动的加剧,污水排入增多,河湖的稀释净化作用已大为削弱,超出了河湖的自净界限,因而使污染物沉积在水中,造成河湖黑臭和水体富营养化。 一、河湖污染现状 (1)河流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十大流域都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2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类、类和劣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如图2所示.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2)湖泊(水库)库污染现状2012年,62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类、类和劣类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61.3、27。4%和11.3,如表1所

13、示。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表1 2012年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 (单位:个)湖泊(水库)类型I类II类III类IV类V类劣V类三湖000201重要湖泊2381216重要水库31012200总计513201617指太湖、滇池和巢湖 除密云水库和班公错外,其他60个湖泊(水库)开展了营养状态监测。其中,4个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占6。7%;11个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占18。3;37个为中营养状态,占61。7%;8个为贫营养状态,占13。3,如图3所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总量少、供需矛盾突出、河湖污染、水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开展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切实改善

14、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现状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我国河湖水污染治理 多年来,我国通过“水专项”及各种立项项目,实施了大量河湖治理工程,并相继制定了全面开展河湖深度治理的计划。已实施的河湖治理工程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1)采用截污、岸线整治、驳岸修筑、清淤、换水等市政(水利)工程方法的治理;(2)采用浅滩湿地、浮床湿地、沉水植被修复,漂浮植物抑藻等生态工程方法进行治理;(3)采用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组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理;(4)采用生化物化药剂、臭氧、超声波、纳米微气泡、生化过滤箱、高强磁场、沉水生物带(人工水草)、竹炭滤床、太阳能生物反应仓、等离子体反应器等新技术方法进行综合治

15、理。然而,对污染较重的河湖,能达到好的治理效果,又能取得较好技术经济指标的工程很少。 生态生物法是国外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另外,这种处理技术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并且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在治理区建设体闲和体育设施,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目前,国内已广泛使用的河湖污染水体生态治理技术主要有五项:生物膜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浮床技术、固定化生物酶技术以及曝气增氧技术。 生物膜修复技术是以天然材料(如卵石、砾石及天然河床等)或人工合成接触材料(如碳纤维、纤维等)为载体,使微生物群体呈膜状附着于载体表面上,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