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13802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1-ATP与酶练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 AT与酶1.有关吸能反映与放能反映的正误判断()糖的氧化反映是放能反映(浙江4月选考,1)()(2)光合伙用的碳反映是吸能反映(浙江4月选考,1B)( )(3)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的过程是放能反映( )提示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是在蛋白酶、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该过程既不吸能也不放能。(4)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映(浙江月选考,11)()提示 细胞内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映。.有关ATP的正误判断()活细胞内AP与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提示活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使AD和i合成ATP,消耗能量的生命活动(如积极转运)又将ATP水解成

2、ADP和Pi,ATP和DP可以双向转化。(2)AP是吸能反映和放能反映的纽带(浙江4月选考,C)( )(3)细胞质中消耗的AT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4)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提示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部分葡萄糖会发生厌氧呼吸,其与安静时(只进行需氧呼吸)生成P的量不相似。(5)ATP与ADP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a.如果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代表光合伙用,代表细胞呼吸( ).如果在一种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体内,过程总量一定不小于过程总量( )c.如果发生在一种稳定生态系统中,则贮存的能量就是生物细胞呼吸释放的部分能量

3、( )3.有关酶的正误判断()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提示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不是脱氧核苷酸)。(2)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限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3)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种反映的底物()(4)低温能减少酶活性的因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构造()提示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空间构造,但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构造使酶失活。(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提示酶与底物溶液应分别保温达到相应温度后再混合。一、ATP1.TP的构造与常用描述2.与AT产生和消耗有关的细胞构造及生理过程转化场合常用的生理过

4、程质膜消耗ATP:积极转运、胞吞、胞吐细胞溶胶产生TP:细胞呼吸糖酵解阶段叶绿体产生T:光反映消耗ATP:碳反映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TP:需氧呼吸的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阶段消耗ATP:自身D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P:DA复制、转录等二、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酶的产生部位、本质、功能及特性2.理清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3类曲线(1)酶的特性的曲线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白:酶具有高效性。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白:酶具有专一性。(2)各因素对酶促反映速率的影响曲线分析图3和图4:温度或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

5、映速率。分析图5: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后来的限制因素则是酶浓度。3.辨清与酶有关实验设计的5个易错点(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酶溶液为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底物与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本尼迪特试剂,不能选用碘碘化钾溶液,由于碘碘化钾溶液无法检测蔗糖与否被水解。(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试剂宜选用碘碘化钾溶液,不应当选用本尼迪特试剂,由于本尼迪特试剂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此外在酶溶液和反映物混合前,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适宜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H2O分解,由于底物H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

6、,从而影响实验成果。(4)在酶的最适探究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不同pH条件下,然后再将同一pH条件下解决的底物和酶液混合,而不能把酶加入反映物中后,再加入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为无机催化剂;探究酶的催化作用时,对照组应为不加催化剂;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既可用同一种酶作用于不同底物,也可用不同酶作用于同一底物。题型一考察细胞内的吸能反映和放能反映.(浙江模拟)下列有关吸能反映和放能反映的论述,错误的是( )A.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映是细胞呼吸B所有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映是光合伙用C.吸能反映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自放能反映D.A是细胞中放能反映和

7、吸能反映的纽带答案解析植物绿色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映是光合伙用,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映是细胞呼吸,对的;光合伙用属于吸能反映,是植物绿色细胞内最重要的吸能反映,但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伙用,B错误;吸能反映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自放能反映,对的;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A是细胞中放能反映和吸能反映的纽带,对的。2.有关吸能反映和放能反映的论述,对的的是( )A.细胞内的吸能反映常随着着AP的水解B.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释放能量并合成ATPC.线粒体进行需氧呼吸释放能量,不会发生吸能反映D.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发生的碳反映是一种吸能反映答案 A解析 细胞内的吸能反映常随着着ATP的水解

8、释放能量为其供能;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释放能量,但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线粒体膜上会发生某些积极转运,并且线粒体内进行DNA复制、转录等都需要消耗能量,这都是吸能反映;植物根尖不存在叶绿体,不能发生碳反映。题型二考察ATP的化学构成和特点3有关AT的化学构成的说法中,对的的是( )A.AT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B.ATP中的A表达腺嘌呤C.具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具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答案A解析 构成AT的化学元素有C、O、N、P;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构成ATP,其中具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宁波十校期末)下列有关ATP的论述,错

9、误的是( ).神经细胞去极化时Na内流使AP的含量下降B.ATP中的“A”与构成D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C.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过程都不消耗ATP.A是细胞吸能反映的直接供能物质答案A解析神经细胞去极化时a内流属于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故DP的含量不会下降,A错误;ATP中的“A”指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指腺嘌呤,它们不是同一物质,B对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过程重要是由于水的渗入作用,该过程属于扩散,不消耗AP,C对的;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吸能反映的直接供能物质,D对的。理清“A”的4种含义()T:A表达:腺苷。(2)核苷酸:A表达:腺嘌呤。(3)DA:表达:

10、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4)RNA:A表达: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题型三 考察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5(温州选考模拟)下列能使ADP含量增长的生理过程有()蛋白质合成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质壁分离糖的酵解柠檬酸循环 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叶绿体中固定CO2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 解析 蛋白质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需要A转运氨基酸,需要消耗能量,分解TP,AP含量增长,对的;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有离子进出细胞,离子以积极转运的方式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分解ATP,AP含量增长,对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水分子的跨膜运动过程,属于扩散,不消耗能量,ADP含量不变,错误;

11、糖的酵解过程是需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DH,释放少量能量,产生ATP,ADP含量减少,错误;柠檬酸循环是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映产生二氧化碳和NAD,释放少量能量,产生ATP,A含量减少,错误;叶绿体中的水的分解表达正在进行光反映,形成AT,因此AP的含量减少,错误;叶绿体中B固定C2不消耗TP,含量不变,错误。6AT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对的的是( )细胞呼吸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的重要途径B叶肉细胞吸取Mg时所需的ATP由光反映提供.无氧时酵母菌产生AP的重要场合是线粒体内膜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积累量迅速增长答案 解析 绿色植物合成P所需

12、要的能量来自光合伙用和细胞呼吸,动物和微生物合成AT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因此细胞呼吸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AT的重要途径,对的;叶肉细胞以积极转运形式吸取Mg时所需的T由细胞呼吸提供;光反映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碳反映阶段,B错误;无氧时酵母菌产生ATP的重要场合是细胞溶胶,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迅速增长,错误。题型四影响酶作用的因素7.(杭州八校联考)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三组实验:组(0 )、B组(0 )和C组(6 ),一定反映时间后,各组的产物浓度(其她条件相似)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A.该酶的化学本质也许是蛋白质B在2时

13、,C组产物总量不再增长是由于底物已经消耗完毕C.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D.在t之前,若将A组温度提高10 ,酶促反映速率会加快答案B解析 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A;在t2时,组产物浓度不再变化,因素是高温使酶失活;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0),反映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酶的活性最高,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A组温度为20 ,在t3之前,若将A组温度提高10 ,酶活性增强,酶促反映速率会加快。8.(浙江“91”联盟高三期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pH对来自同毕生物体的酶a和酶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成果如图所示。下列论述对的的是().将pH从2调至6,酶

14、b的活性逐渐增强B.酶b的催化效率始终高于酶a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D.酶a与酶b也许在不同部位起作用答案 解析 酶的最适pH为6,pH为2时,酶b失去活性,A错误;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a和酶b的活性大小有区别:pH不不小于时,酶a的活性不小于酶b;等于时,酶b与酶a的活性相等;H不小于5时,酶b的活性不小于酶,错误;酶都能减少化学反映的活化能,都具有高效性,C错误;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H不同,应当在该生物体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D对的。题型五酶特性的实验探究及分析9(浙江“十校联盟”)某同窗研究温度和H对某酶促反映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对的的是( )A.该酶催化反映的最适温度为5 左右,最适H为8左右当p为时,影响酶促反映速率的重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映的最适温度也随之变化D.当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成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映速率的影响答案 A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温度约为35 、pH为8时,酶促反映速率相对较快;温度约为5 、pH不小于或不不小于时;酶促反映速率均下降,因此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 左右,最适H为8左右。当pH为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