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13562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课的设计思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课的设计思路谈如何上好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是逻辑推理较强的课程,其中对技术教学的细节处理要求极高。特别是对课的设计思路,更是要求做到:立论正确,过程清晰,指导思想明确,效果显著。我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把它推荐给大家,真诚地希望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更希望能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道是:殊途同归。只要是您在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收到身体锻炼的实效,都是正确的。以下所讲的内容,如有错误,还望大家批评指正。一、充分认识体育课的性质和特点及其价值,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要想上好体育课,就必须懂得体育课的性质、特点及其价值。否则,课的设计思路就无从谈起。这里我们先引用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

2、学学院,顾渊彦老师在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11期上,发表的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一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论述来解释体育课的性质和特点。他说:“新课标在显著的位置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采用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程的特征,离开了这个特征,体育课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体育课了。新课标还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实际上五个领域目标包含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发展主线,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另一条是运动主线,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如果说发展主线是灵魂,那么运动主线就是载体,发展主线永远也离不开运动主线

3、。这实际上告诉大家,体育课上实现的一切发展,基本上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的。”顾渊彦老师的这段论述,既说明了体育课的性质和特点,又阐述了五个领域的关系。而对这五个领域的学习,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价值上。即: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就应以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教学为中心来进行,把其他目标和身体锻炼与运动技能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一个目标起一个炉灶。否则,体育课将不堪重负,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都难以实现。掌握了这一点,对于我们上好体育课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二、认真分析教材和分析学情,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从小学开始,把一二年级划分为

4、水平一;三四年级划分为水平二;五六年级划分为水平三;初中阶段为水平四;高中阶段为水平五。还在每一阶段的学习领域中设置了水平六。第二,要搞清楚水平目标的要求。即“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到什么什么”。第三,要搞清楚本教材是由那几部分技术动作组成的。比如说短跑技术就是由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四个部分组成。第四,要搞清楚在单元计划中的教学进度。即本教材在此是上第几次课。第五,要注意教材的重、难点在每节课中,其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所谓教材的重难点,就是教材中的主要部分和需要突破的地方。比如说一个投掷教材,其技术最难掌握的就是最后用力和出手角度。这是学生最不容易学懂的地方,也是教师最不好教

5、授的地方。当然,这也就是所有投掷项目的重、难点。但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是要从蹬、转、挥、投,甚至要从器械的握法教起。也就是说每节课的侧重点不同,重难点也就不同。并且还要结合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进行考虑。因此,教材分析,是逻辑推理较强的技术环节,以上五点,前一点就是后一点的根据,而后一点就是前一点的结果。学情分析 是指针对教材,学生对此了解的程度、现有的运动水平、学生人数以及个别学生的健康状况等的分析。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毫无疑问,你所设计的教学内容,绝对离不开学生的这些基本情况。否则,你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那么,究竟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该怎样分析教材和学情呢?让我们通过以下教案实例

6、,一起来看一下有关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情况。教案:这是一节技巧课,教材为“鱼跃前滚翻、后滚翻、跪跳起、挺身跳等技术动作”。教材分析为:“技巧是职业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程,技巧的练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对身体的控制,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力量素质,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技巧教学,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等优良品质。”学情分析为 :“一年级的中职学生,很大部分身体素质较差,而且锻炼的主动性不强,参与体育的热情不高,女生情况尤为突出,而男生则是上课只对篮球或足球等球类运动项目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本节课的设计力争用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7、。”简析 从上述可知,这是一节水平五的体育课。根据课程目标之“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的有关表述,本课应根据教材的所学内容,阐述当学完本课所教的技术动作时,学生将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据此述说本课的技术动作的组成部分,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其侧重点是那一个,要突破的关键又在那里。我认为教材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一节课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完成教学目标。据此,本课的教材分析,是不准确的。到象是运动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分析。再看以上的学情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完不成的。因为“鱼跃前滚翻、后滚翻、跪跳起、挺身跳等技术动作。”都是技术性较高的、难度也较大的技术动作。试想要让“很大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完成,我认为你的教学将无法进行。实际上,通过观摩教学情况,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鱼跃前滚翻”,而其他的都是复习内容。那么,本课的学情分析显然不对。其学情分析应该是:本课学生已经学完了“后滚翻、跪跳起、挺身跳”的技术动作,或者是通过上次课“后滚翻、跪跳起、挺身跳”的学习,并对其已基本掌握,当本课学习完“鱼跃前滚翻”后,应该完成“鱼跃前滚翻”的组合练习。据此,才有完成本课教学的基础,或叫依据。否则,将会使人大有不着边际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