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13504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酒文化——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民间的喜宴 以杭州市转塘镇为例摘要:在农村,娶亲酒、嫁女酒、满月酒、寿酒等喜酒可谓家喻户晓,宴席是实施人间情、礼、仪、乐的一种形式,喜宴则是民间宴席的主体。各地举办喜宴的事由与形式大不相同,这大概是由当地文化、风俗、推崇等原因所形成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杭州市转塘镇的喜宴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将转塘现今喜宴之风如实记录下来,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浙江文化中的转塘喜宴文化。关键字:杭州转塘 满月酒 满周酒 婚宴 一引言“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然而在中国传统喜文化几千年,上至唐朝年间,有天赐喜、天佑喜、民间惊喜之说;后又有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升官又晋爵

2、、他乡遇故知八喜之说;喜事在人们生活中交相辉映,演绎一个个生动话剧。因此在当下社会,喝“喜酒”已不仅仅是办婚礼,也是办满月酒,满周酒,生日宴,大学宴等等的代名词。设宴属民间交往礼节,主家专此庆贺,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喜宴的桌数和菜肴的优劣、数量,往往反映身份地位和经济状况。多则上百桌,少则四五桌,都是根据需要而定。在本周的周末,恰逢是本人的侄子满周岁。依照转塘的风俗,我们家在这天将会早早地准备好寿糕,且一份份地送给亲朋好友;会早早地准备好宝宝的新衣服,蜡烛,鞭炮,为我们宝宝祈福;当然,在这天我们家是会摆宴席的,往往是没有请柬的,亲戚朋友们都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来喝宝宝的满周酒。本人在记事之后,经历了

3、家里的乔迁宴,自己的大学宴,姐姐的婚宴,宝宝的满月宴以及将要到来的满周宴。写至此,本人甚至有点好奇,在转塘人的一生中,将会有几场属于自己的宴席。于是,本人罗列了以下几点关于浙江省杭州市转塘镇与众不同的喜宴文化:二生日宴席(一)满月酒所谓满月酒,就是宝宝出生一个月时,宝妈出月子的那天,在那天我们转塘地区也是要摆喜酒的。在摆喜酒之前,摆喜酒的主人家会打几百斤糯米粉,准备好芝麻粉、糖,以及烧汤圆的大锅子。犹记得我家摆酒那天,从糯米粉揉成汤圆面团,再烧汤圆,裹上芝麻糖粉,这些工作都是由邻居好友们和本家亲人们帮忙完成的。等做好之后,再由帮工们挨家挨户地发汤圆,走过路过的也都会给一份汤圆吃。听我妈妈说这分

4、送汤圆的寓意是:汤圆分得越多以后宝宝的人缘就能越好。当然,虽然是迷信之言,但是转塘地区还是很重视满月酒这天的汤圆分送。此图是在本人侄子满月时,依照习俗做汤圆时的拍的照片(二)满周酒宝宝的一岁生日,满周酒是比满月酒更加重视的。摆喜酒自然是不必说的,在摆喜酒的前一天,主人家会准备鞭炮,在为宝宝祈福之时放鞭炮;会准备好新衣,等宝宝沐浴之后换上,穿得干干净净地迎来生日。与满月酒不同的时,满周酒是发送类似于糯米糕之类的寿糕,由于制作过程过于繁琐,因此,很大一部分转塘人都会去富阳一家专做糯米糕的店里购买。我认为,满周酒更像是祈福酒,宝宝在这一天接受到亲朋好友们的祝福。此图便是寿糕的图片,是在周六当天将要分

5、送给亲朋好友们。(三)整岁宴 整岁宴,其实就是生日宴的一种。在我们转塘地区,一般年轻人是不做生日宴的,年轻人往往就是和朋友或者和家人一起吃饭过生日,而做生日宴的一般就是年级比较大的。整岁宴,较长出现的是50岁及以上,由生日寿星来决定要不要举办生日宴。生日宴,一般是去酒店或者在家里摆个几桌,客人都是至亲或者关系亲近的朋友,每桌会有一个蛋糕,在酒店的话,每桌还能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老人的孩子会送上红包,老人的孙辈会给上祝福。其中的寓意无一不是希望老人家长命百岁,身体健康。三婚宴席(一)订婚宴订婚喜宴,在转塘民间说明男女两家正式结为亲家。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

6、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设宴款待是男女双方家庭表示对媒人成人之关的感谢。双方家庭都要提前请人置办,无论家族大小,都会摆上几桌,请一些亲朋好友来陪媒人饮酒。双方家庭很希望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知道喜事,因而,喜宴结束之后,男女双方家庭有分送红鸡蛋的风俗,让乡邻众人共享喜庆。民间传说,吃了红鸡蛋不要疼。(二)结婚宴结婚喜宴,在转塘是最为隆重的民间宴会形式,所设宴席的桌数在喜宴当中也是最多的。逢喜之家往往是倾其全力置办,宴席中的礼俗十分讲究,规格标准 亦不一样。这种喜宴桌数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甚至几百桌;所请赴宴的人多为至亲,如姨妈、舅舅;其次为表亲、邻居、好友、同事等,举

7、办喜宴的人家对上述亲朋好友, 一般要在结婚前十天左右“安客”(告知婚礼的具体日期,邀请到时来喝喜酒)。结婚当天的喜宴也是比较讲究的,岁稍大的老人们(一般是逐户请户主)帮助张罗,这些人往往也是被请喝喜酒的主要对象;城市里的要请同事帮助张罗。待婆家接新娘的仪仗队来到,装上嫁妆,将新娘请上车,放鞭炮即算喜宴全部结束了。现如今,转塘人家越来越多的结婚宴就是请了婚庆公司办在酒店里了。本人家姐在结婚时,家里便只是预估了大概的人数,去酒店里预定了桌数,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事,然而却没有了在家办喜酒的热闹。四总结设宴待嘉宾,无礼不成席。礼,是一种社会规范习俗,则是民间习惯做法。礼是群体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 礼是社会活动美的体现,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婚宴礼俗是民间礼俗的重要组织部分。有的民俗在旧时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的寄托,就像祈求神灵和纪念先圣等等那 样,是希望得到一种外力的庇护,但当它习以为俗,并一旦以一种形式固定下来之后,则就成为今天的一种文化财富,我们尽可以加以利用和改造。许多古老风 俗在今天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变化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内涵和意蕴。让良风美俗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