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132508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含解析) (2)2019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共 26.0 分)1. 在 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进度中,中华民族创建了广博精湛的绚烂文化。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1-3 小题。以下哪一选项与“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选自论语?为政),出自同一人之口?()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 “知音知彼,百战百胜”2. 在 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进度中,中华民族创建了广博精湛的绚烂文化。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3 小题。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文籍里。若是要介绍图中被隐去的文籍,你将选择()A.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先生曾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 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汲取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C. 该书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期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D.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3. 在 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进度中,中华民族创建了广博精湛的绚烂文化。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1-3 小题。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成就。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精巧的图书,主要受益于以下表述中的哪些重要发

3、明?( )北宋时发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供给了重要条件东汉蔡伦改良了技术,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唐代炼丹家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现,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毕昇的发明,促使了世界文化的流传与发展A. B. C. D. 4.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辱没史, 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 先进的中国人不停进行救国道路的採索。切记历史,回答4-6 题:有史学家指出: “假如说鸦片战争的震惊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域的话,那么连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深重的震惊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以下图片能对此进行旁证的是()第1页,共 17页A.B.C.D.虎门销烟圆明园旧址侵略者坐在清代皇帝的宝座上日军在旅顺的

4、暴行5.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辱没史, 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 先进的中国人不停进行救国道路的採索。切记历史,回答4-6 题:有学者评论: “长征几乎是将革命区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限”。请你以长征进度为序,将下边这初次序颠倒的诗歌恢还原貌()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铁壁合围难打破,暮色苍莽别红都。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此后上新途。强渡湘江血如注,全军今日奔哪处?A. B. C. D. 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辱没史, 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 先进的中国人不停进行救国道路的採索。切记历史,回答4-6 题:如图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月多次迁徙的路线。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

5、前两次迁徙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A. 北伐战争;西安事变B. 伪“满洲国”成立;一?二八事变C.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 华北事变;八一三事变7.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联合所学知识,回答7-8 小题如图展现的是20 世纪 50 年月,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全部制转变的状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A. 公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 推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C. 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 创立经济特区,引进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8.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只有社

6、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联合所学知识,回答7-8 小题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顶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双赢的新篇章。相同是第2页,共 17页为了促使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目标。在他的发言稿中,有可能出现()A.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推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 “我们其实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看法,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一样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其实不阻碍我们求同和团结。”C.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碉堡”D.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能够议论的问题。”9.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

7、风烟瞭望将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依据所学,回答9-13 小题:1524 年,有位西班牙人说:“从前我们在世界的边沿,此刻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沿”到达“它的中央”,主若是因为他们()A. 掀起了文艺中兴运动B. 流传了地圆学说C. 出现了拥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D. 开拓了新航路10.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瞭望将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依据所学,回答9-13 小题:“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的国家 这个国家 演绎了大国流行的稀有奇观。”以下有关这个国家的表述,哪一项不切合历史

8、事实?()A. 兴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到20 世纪上半期B. 罗斯福总统解决了国内的一致和制度问题C.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记,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D. 在 20 世纪的大多数期间,美国主导着全世界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1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瞭望将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依据所学,回答9-13 小题: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相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19 世纪后期的电影中有以下情形,你以为可能会被吐槽的是()A. 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置线B. 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C. 男女主角静静相视,旁

9、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D. 女主角在白炽灯下达成绘画作品1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瞭望将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依据所学,回答9-13 小题:历史漫画是一种特别史料,带有鲜亮的时代特点。察看如图漫画张开眼睛,迫使美国“张开眼睛”的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A. 使英、法、美等战胜国经过两次国际会议成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次序崩溃B. 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C. 太平洋战争迸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成功结束1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瞭望将来,建立“

10、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依据所学,回答9-13 小题:此刻世界, 联合国在办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以下有关系合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成立于1945 年,总部在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安理睬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最高行政首长为联合国秘书长第3页,共 17页其主旨是保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使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采纳了多次“维和行动”,维和队伍被称为“蓝盔队伍”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5.0 分)14.近代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开始于_。15.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成功是_。16.祖国不会忘掉当年“气

11、昂昂,气昂昂”赴朝作战的_(军队称呼)。17.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记是_。18. 雅尔塔会议定定战后盟军对 _分区占据, 实质区分了战后代界的权益范围, 推进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三、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24.0 分)19. 【改革的世界】危机,是险境也是时机。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民族第4页,共 17页危机严重。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有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 1851-1875 年),粤匪搅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兴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起色。”资猜中“粤匪搅乱”所指为何?“曾姓时

12、兴郎中”所开“洋务清火汤”的主药是什么?资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骄横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脆弱无能,来自外面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改革的动力。 年青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祸、危机四伏的日本。”- 摘编自大国兴起面对内忧外祸, 年青的天皇进行了一次改革, 将日本变为了一个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淆物。请问: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此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明治政府拟订了什么政策,使日本在改革后短短的 15 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今日成为有名世界的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打下坚固的基础?资料三:甲午战争后,中国面对的急迫问题,是怎样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败加剧的形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张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一样门路。-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两大政治运动”的推展, 目的都是实现民族救亡。 财产阶级维新派用了什么方式?财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达成了帝制向共和的转变, 实现了三民主义思想中哪一方面的巨大成功?20. 纪录片大国兴起 以浓缩的方式论述了有关国家发展详细过程中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富裕教育意义,也有益于历史研究。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 “英国战胜专制王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