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13218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梗死的护理措施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饮食护理:(1)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和含碘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和肥肉,适量食用植物油,食物不宜过咸、过甜(2) 避免足够的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3) 避免热量过剩,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4) 定时进餐,避免过饱,忌烟酒(5) 昏迷、危重病人发病12天内禁食,一般48H后可鼻饲流质饮食。清醒而无吞咽困难者给流质、半流质饮食(6) 偏瘫病人患侧面肌无力,舌的搅拌能力减弱,进餐时鼓励病人尽量坐位进食。若不能坐起,要取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易于咀嚼,避免呛咳休息与活动:(

2、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取平卧头低位,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2) 若肢体瘫痪,在发病的当天即可为病人做被动运动,并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1) 活动原则:从大关节开始逐渐至小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由轻到重2) 指导肢体活动的方法:被动运动应包括患肢所有关节、各方向的运动,重点是肩外展、外旋,前臂外旋,腕及手部各关节的伸展,拇指外展与对掌,髋的伸展及内旋,膝伸及踝的背屈等。动作平缓柔和,幅度逐步增加。一般每日可23次,每次15MIN左右3) 按摩的方法:按摩可以活跃肢体的血液循环,放松痉挛的肌肉。一般采用按摩、揉捏等手法,避免过强刺激,以免引起肌肉痉挛。另外,可配以中医的推拿,通过刺激经络、穴位

3、而起作用(3)知道家属语言训练的方法:1)指导语言时,应先以发音开始,如让病人发“啊”音,然后学说常用的最熟悉单词,如“吃”、“喝”、“好”等,再依次学双音、词、短句及长句2)训练时,说话最好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如说“喝”字时与看茶杯结合起来,或看图识字,这样收效较快(4)脑血栓病人发病一周,若无肢体瘫痪,可鼓励病人尽早活动(5)神志不清、躁动及颞叶梗死合并精神症状的病人,应加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防止跌伤、伤人或自伤脑梗死的健康教育(1) 精神要放松,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定时排便等。(3)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

4、、水果(4) 要多饮水,特别是夏天,由于出汗较多而致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栓形成,所以要补充足够的水分(5) 继续患肢功能锻炼,可以配以针灸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应鼓励病人患肢的主动运动。病人集中注意力运动1个关节,其他关节听其自然,在能运动1个关节后,可练习控制2个关节。也可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用健侧肢体活动患侧肢体。运动量应适度,时间可逐渐延长,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脑出血的护理措施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是由于某种原发性血管病变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引发的脑出血。原发性脑出

5、血是指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动脉破裂出血。休息与安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头置冰袋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压,利于静脉回流。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翻身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搬动,加床档以防坠床生活护理:(1)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2) 脑出血昏迷的病人2448H内禁食,以防止呕吐物反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3) 加强皮肤护理,每日小擦澡12次,定时翻身,每23H翻身1次,床铺干净平整,对骨隆突处的皮肤要经常检查和按摩,防止发生压疮(4)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12次;病人有咳痰困难,要勤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病人

6、呕吐,应让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肺炎(5) 急性期应保持偏瘫肢体的生理功能位置。恢复期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每日23次,防止瘫痪肢体的痉挛畸形和关节的强直疼痛,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失语的病人应进行语言方面的锻炼加强尿便的护理:若病人有尿潴留或不能自行排尿,应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定时更换尿道,注意无菌操作,每日冲洗会阴12次。便秘时定期给予通便或食用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过猛,以防再出血脑出血的健康教育(1) 病人平稳后,给予低脂、高蛋白质的流质,多食水果、蔬菜,劝忌烟酒(2) 随访控制血压,控制饮食,生活规律,防止情绪波动,劳逸结合(3) 注意功能锻炼,避免过重

7、的体力劳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避免诱因:(1) 告诉病人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指导病人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2) 如便秘时给予缓泻剂,血压过高时遵医嘱降压,病人烦躁时给予镇静剂处理等病情监测:(1)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率较高,以511天为高峰,81%发生在首次出血后1个月内,颅内动脉瘤初次出血后24H内再出血率最高,2周时再发率累计为19%(2) 再出血的临床特点为: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

8、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活动与休息:(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告诉病人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修养环境,控制探视,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治疗护理活动也应集中进行,避免频繁接触和打扰病人休息(2) 如经治疗护理1个月左右,病人症状好转,经头部CT检查证实血液基本吸收或经DSA检查没有发现颅内血管病变者,可遵医嘱逐渐抬高床头、床上坐位、下床站立和适当活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1) 建议病人改善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勿过饱等良好习惯,规劝其戒烟酒

9、(2) 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避免过分喜悦、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等不良心理和惊吓等刺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避免体力或脑力劳动的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猛(3)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一般在首次出血3周后进行DSA检查,告知DSA检查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积极配合,以明确病因,尽早手术,解除隐患或危险(4) 指导家属应关心,体贴病人,为其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督促尽早检查和手术,发现再出血征象及时就诊高血压脑病的护理措施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细听功能障碍,表现为严重头痛、呕吐、神智改变,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休息与安全:绝对卧床休

10、息,抬高床头,减轻脑水肿,翻身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搬动,加床档以防坠床。病情监测: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的变化,定时监测血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心理护理:态度和蔼,鼓励病人选择各种方式表达思想,有效沟通,给予病人心理安慰,消除恐惧、紧张情绪。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时应快速静滴,必要时记录24小时尿量;使用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出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肠胃不适等反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高血压脑病的健康教育(1) 建议病人改善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勿过饱等良好习惯,规劝其戒烟酒。(2) 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

11、平衡,避免受到不良刺激。(3) 随访控制血压,控制饮食,生活规律,防止情绪波动,劳逸结合。病毒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休息与安全:安静卧床休息,加强床旁看护。生活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误吸导致肺炎。高热的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遵医嘱应用药物。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教育(1) 讲解本病相关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帕金森病的护理措施饮

12、食护理:(1) 护士应仔细评估病人的咀嚼吞咽功能及摄食能力。(2) 准确评估病人的实际进食量:帕金森病病人进食时往往有一部分食物外漏,因此应准确评估病人的实际进食量。(3)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因流质饮食较固体食物更能引起呛咳,一般吞咽功能稍受损的宜给予软食或糊状半流质饮食,嘱其取坐位,头稍向前倾。病情非常严重的病人,吞咽极其困难,在进食或饮水呛咳后可致吸入性肺炎,因此这样的病人应给与鼻饲流质,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每周测量体重一次,必要时记录出入量。生活护理:(1) 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环境,保证充分休息,避免精神刺激。(2) 耐心细致的生活护理,防止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并

13、发症,如便秘、压疮。(3) 将呼叫器及其他常用物品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躯体移动障碍的护理:(1) 家属及医务人员应鼓励早期病人多做主动运动,自己尽量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动,尽量继续工作,培养业余爱好。对晚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勤翻身,维持躯体和四肢的功能位置,在床上做被动运动。(2) 教病人注意身体姿势,保持头颈直立,以防畸形。教病人步行时抬高脚趾,不要拖曳,以防脚跟先着地,鼓励病人手臂自然摆动,以较宽的步伐行走,这样能较好的维持躯体平衡。伴有直立性低血压的病人改变体位时,特别是从坐或卧位到站立时应动作缓慢。病人行走时可备拐杖,以防止跌倒。语言沟通障碍的护理:(1) 在与语言治疗师的合作下,进行面

14、部、舌、软腭等与说话有关的肌肉运动练习和放松肌肉练习。(2) 说话时注意保持速度缓慢、语句清晰,句与句之间稍作停顿,可做深呼吸。(3) 因病人语音变低,与病人交谈时应避免噪声,同时加强非语言交流,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自我形象紊乱的护理:(1) 家属及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维护病人的自尊,不能强迫病人进入令其尴尬的社交场面。(2) 鼓励病人积极参加灵活性不强的运动,如温和的健身操。强调病人的能力与长处,与病人、家属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协助病人达到预期目标,从而增强病人的自信心。(3) 应注意病人的整洁修饰,帮助其树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心理护理:(1) 鼓励病人表达出焦虑、恐惧等情感,注意倾

15、听。(2) 与病人共同讨论疾病的症状:颤抖、流涎、言语含糊等,并让家属参与共同制定护理计划。(3) 尽量向病人提供某些隐蔽的环境,尤其是进行一些令病人难堪的日常活动时。(4) 对病人微小的进步及时发现,给予表扬鼓励。(5) 动员患同种疾病的病人共同交流体验与经验。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1) 因病人的动作渐渐趋于笨拙,所以应注意家庭环境的安全,以免使病人发生跌倒的情形。如家具应摆放整齐;过道上无门槛、无杂物堆放;浴室与厕所增设扶手、防滑垫;升高马桶的坐垫等。(2) 从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的方法、生活自理的技巧三个方面,对帕金森病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把药名、药物剂量、服用时间、所有药物的副作用及如何处理药物副作用的知识告诉病人和家属。督促鼓励病人参与各项康复运动,以期病人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同时加强语言交流 、吞咽功能的训练。(3) 及时反映学习效果,给予必要的书面资料,理论与实践结合,耐心、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