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12555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李霞我国流传着许多家庭教育的佳话,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以及“养不教,父之过”的格言,都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儿童入学时已经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随着学校教育的进行,家庭教育还不断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和补充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影响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给儿童的影响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儿童

2、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二、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儿童总是把父母看着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的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 爱好特长、行为习惯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人们常说“孩子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儿童的思想、行为和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一堂生动的课、一次严厉的谈话要深刻得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只有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社会职能化有其明显特点,它使儿童从家庭眷恋中解放出来,学校教育是

3、儿童在家庭中获得社会化的基础上实施的。儿童在家庭中记忆语词、认识权威、发展亲情,达到某种程度的自律,然后能够上学。归属于学校这一集团后,使儿童从家庭的骨肉亲情的眷恋关系中摆脱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和同伴的集体生活,儿童将发展更高的自律行为。” 因此,学校教育在三者之间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及重要地位,有意识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以促进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现代家长如何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呢?一、了解孩子正在学习的知识内容。既然学校教育是主导,那么,家长就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了解孩子所

4、处年级的课程内容。也可以说,家长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与孩子一起学习各科知识,做一个“陪读员”,跟孩子一起拼拼音、读课文、练写字,一起唱歌、绘画。通过这些在家长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来了解孩子的学习,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孩子掌握基本技巧后才可以稍微松一下劲,继而转为监督学习、检查作业、指引技巧上来。这时,孩子的学习上了道,树立了学习信心,学习轻松了,家长也轻松了。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都有贪玩、依赖性强的特征,如果家长不能给予正确引导,势必使孩子在学习上懒懒散散、没有计划,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制定学习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学习,做完作业后才允许去玩耍。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少,孩子很

5、快就完成了,这时,家长要督促孩子采取读书的方式复习和预习,或者给孩子补充一些有趣味性的习题,使孩子扩大知识面。总之,家长要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使孩子养成按时学习的良好习惯。三、不能溺爱孩子,包庇孩子的错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有的父母往往把自己小时候的苦难经历与现在的宽裕生活相比,不愿让孩子受一点苦,从而放纵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因此,父母要真正认识什么是爱孩子、“溺爱孩子等于害孩子”的道理,满足孩子的要求时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能让孩子养成要什么给什么,连过分要求也得到满足的坏习惯。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条件,让他做一些小事,完成后再满足要求,有时甚至要

6、给孩子一点挫折,让他知道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哲理。 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经常会发生纠纷,家长要慎重对待,特别是自己的孩子有错时,包庇错误就会导致孩子继续犯错,要向孩子讲明白道理,必要时采取一点体罚手段让他知道错误的严重性,也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作为家长,要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善于从现象探寻本质,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为孩子的思想把好舵。家长不可“只养不教”,简单的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要求,把孩子送入了学校就百事大吉,要知道,相对于物质需求,现在的孩子更渴望心灵上的理解与尊重。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家长任重而道远,平时应该多学习孩子的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对孩

7、子进行性格纠正,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及宽容大度、乐观开朗的心理品质;适当进行挫折锻炼,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使他们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还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孩子虽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一件物品,父母不能主观武断地对待他,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及意见。对孩子的新想法采取欣赏的态度,支持他们去尝试,在与孩子的交谈及共同完成家务事的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有一首诗说道:“用尊重陪伴孩子,他学会自尊;用责骂陪伴孩子,他学会自卑;用欣赏陪伴孩子,他学会自信;用宽容陪伴孩子,他学会大度。”可见,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家长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更容易养成乐观精神,长大后,他就会笑对人生。 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教育工程,家长要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在孩子的点滴进步中感受教育孩子的快乐,用亲情和关爱温暖孩子因犯错而受伤的心灵。当家成为孩子激烈拼搏后的坚实基地、温暖的心灵港湾时,每一个父母都会为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