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12080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版七年级下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现代诗,完成14题。(15分)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中“浅浅”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2.本诗是以什么为线索? 按哪四个时期来抒写? (4分)3.诗人提炼了哪些意象? 分别寄寓了什么感情? (4分)4.第四节诗,对全诗主题有怎样的影响? 可不可删去?(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9题。(23分)那条河流我怀念那条河流。a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

2、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

3、过分的伤害。在横波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我仍然觉得

4、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

5、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b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节选自散文20012)5第3段有四个由“理所当然”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我”_的心态。文中与此相照应的句子还有“_”、“_”等。(取首尾词,中间可打省略号)(3分)6结合语境,揣摩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

6、止过分的伤害。”两个“小小的”描写出_,“战争的恐惧”、“过分的伤害”表现了_。(3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本句采用了拟人手法,“遗体”描写出_的惨境,“无言诉说”呈现出_的气氛,全句抒发了作者_的感情。(3分)7结合全文,简析划线句a和b的深层含义。(4分)a句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独的琴弦”?b句怎样理解“我们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为什么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8填空答问。(7分)统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河流,当初_,现在_,反差强烈;写”我”对河流的认识,当初以为“_”,现在意识到要“_”,变

7、化巨大。结尾部分,“我内心的河床”指_,作者希望”复活?的不仅是_,而且是_。9请根据你对本文的感受,以“我怀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写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8分)我的信念玛丽居里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

8、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错。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

9、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

10、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10.读第段回答下面问题:(2分)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_ _11.读段回答下面问题:(4分)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_“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11、_12.读第段回答下面问题:(4分)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寻求现实的人:_梦想家:_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_13.读第段回答如下问题:(4分)“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_“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理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何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的是什么?_14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4分)_ , _, _,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5分)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李红梅 莫小康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

12、们站立者叹服的人!”阮文凭,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1995年,阮老师被分配到广西凌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开学第一天,阮老师兴奋地拄着拐杖,沿着33道螺旋式盘山石阶爬行,4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然而,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3年。没有学生,他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4个小时。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终于有5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然不算多,但却给了他一丝安慰:他仿佛看到了15个,50个弄

13、怀小学,又传出了久违的读书声。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岭,即使3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有一天晚上,暴雨倾盆,他往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是有人扶他一把该多好啊!11年,弄怀小学在校生从零发展到84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的学生还从这里起步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凭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带领学生整出一块平地,并用父亲卖猪仔的400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了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3000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略有删改)15.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第段高度赞扬了阮文凭老师身残志坚的崇高精神。B第段划线句子中的数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阮老师开学第一天到弄怀小学时的艰辛。C第段划线部分刻画人物形象采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D本文选材精当,语言朴实,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