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1206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明中国古代始复习范围及答案一、填空题1、夏朝末代国君(桀)暴虐无道,被商族首领汤率兵打败,放逐而死。2、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多不再听命于天子。诸侯间互相兼并 ,于是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齐桓公)首创霸业,晋文公继为霸主,楚庄王问鼎中原,秦穆公称霸西戎,越王勾践争霸江淮。3、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发展到(宋朝)时期达于空前繁荣阶段。4.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后期齐国,盛行于(西汉)初年。它是依托黄帝、发挥老子学说的哲学派别,在哲学思想上它袓述老庄,社会思想上以道家无为而治为体,提倡天道无为、顺乎自然,主张仁义和德政。5、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行以亩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即(初税

2、亩),它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它承认了土地私人占有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6、原始社会中晚期,实行 “主夫主妻”制度。就是每个男女都有一个主要婚配对象,同时还可以与别人交配,它与族外同辈婚相比,婚配对象更加稳定,称(对偶)婚,它是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度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大进步。7.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8.在两汉的思想领域中,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东汉前期(王充),他所著论衡一书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9.公元960年,(赵匡)和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等人策划军队哗变,以黄袍加其身,回师开封,使后周恭帝被迫禅位,史称陈桥兵变。10.公元12

3、06年,蒙古各部贵族共同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于是出现了蒙古汗国。11.在我国原始人群,是原始社会的起始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解体阶段。12.战国时期已经产生的(经商哲学),也称“生意经”。是一种简明扼要的经商理论,是经商的成功经验的总结。至西汉中期已经成为商人们的座右铭。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阶级的统治思想。14.“退功臣,进文吏”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15.公元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改变了过去对

4、中原遥控的形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摆脱了贵族势力的羁绊和干扰。16.在我国原始人群,是原始社会的起始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解体)阶段。17.公元39年,(刘秀)下令丈量清查土地,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史称“度田”。1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主要有两大派,一个是以“玄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另一个是以“神灭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19.长短句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发展到(宋朝)时期达于空前繁荣阶段。20.中国历史自战国时代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

5、面:第一次在西汉,第二次在(隋唐),第三次在明清。二名词解释1对偶婚:即住夫主婚制度,就是每个成年男女都有一个重要婚配对象,同时又可以也别人交配,他与族外婚相比婚配对象更加稳定,他是由群制向一夫一妻制过度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大进步。2禅让制:禅让制是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原始民主制度,当时中原地区部落联明领袖尧年老,选择舜为继承人,四岳十二牧(部落领袖)同意,尧传位给舜。舜老,又得四岳十二牧同意,传位给禹。这种职位禅让的作法仍是氏族公社选举制的传统,史称“禅让制”。3周公旦:周武王灭商2年后即因病死去,其子成王继位,年龄很小,由武王之弟即周公旦辅政,关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夷勾结

6、,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3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夷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 邑作为周公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从此以后,周对黄河下游的控制比较牢固,周公辅政7年,国势力盛,后还政于或王继续为臣,成为后世政治家的人格典范。4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一百余个但多不再听命于天子诸侯间相互兼并,于是出现了大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这样的大国称为“霸主”各大国都想当“霸主”于是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齐桓公首创霸业,晋文公继为霸主,楚庄王问鼎中原,秦穆公称霸西域,越王勾践称霸江淮,一般把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王,楚庄王为“五霸”。5半坡村

7、遗址:约六七千年前,在西安的东郊,一个比较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建筑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只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议事集会场所。墓葬是男子、女子分别葬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尚实行族外对偶婚。这里出地的彩陶造型和纹饰十分精致美观。有些彩陶上刻画着类似文字的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6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一种文学体材,是楚国屈原开创,他大量吸收民间歌谣。 7孟子:孟子(前390-前305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一生以教书为业。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

8、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孟子一书中。 8文景之治: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9唯才是举:曹操的选官政策是所谓“唯才是举” 用了不少 族平民出身的有才之士,这种选官政策的事实是对东汉进二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的一次重大的打击,也为曹操建立他的强有力的统治集团选拔了不少有用的人才。10长短句:是一种按照乐曲配

9、歌词唱的文学,是隋唐以来的一种新文体,句子是长短不齐的,所以又叫长短句,萌芽于隋,兴起于唐,发展于五代,繁荣昌盛也宋,到了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流,作家如林,作品众多近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收录词一千三百三是余家作品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到了近代最著名的此人有北宋的柳永,苏轼,北宋末,南宋初的李清照,南宋的陆游,辛弃疾等。11玄学:玄学主要盛行于魏晋时期的士人中,是以道家唯心主义理论解释儒家经典易为中心形成的思想流派。王弼注:“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无”也是玄学的核心。人物是何晏和王弼。稍晚于何晏、王弼的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等所谓竹林七贤。他们反对司马氏专权,崇尚自然,甚至主张“无君”、“

10、无臣”。12大索貌阅: 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如有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清查的结果,使国家户籍增加了四十四万余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大索貌阅的推行,政府增加了所辖户口和财政收入,扩大了力役来源;豪强地主势力受到很大削弱。13郑和下西洋: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州(今晋宁)人。回族,世奉伊斯兰教。十二岁燕王朱棣潘邸,为宦官。朱棣称帝后,升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世称三宝。太监选明代以婆罗洲(今加里要丹)以东为东洋,山西为西洋,郑和到之处大都在婆罗洲以西。14猛安谋克:是专门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早

11、在女真人的原始社会时期,猛安、谋克即作为部落和氏族组织而存在。阿骨打起兵反辽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随着金国领土的不断扩展,女真族的封建化程度在逐渐加深,猛安谋克制度也在逐渐破坏。15尼布楚条约:两国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外兴安岭以北属俄罗斯,以南属中国,额尔古纳河以北属俄罗斯,以南属中国。至于外兴安岭与流入厄霍克海的乌第河之间的地方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定仪。又规定毁雅克萨城迁俄人出境,此后两国商旅凡持有文票(护照者)其往来贸易不禁。 三简答题1列举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的工具和婚姻的进步状况及

12、意义。答:原始社会文系氏族公社时期为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在我国各省区都有发现,生产工具便已石器为主,还有木器,骨器,蚌器等,石器磨制的都很精致,种类也增多,有石斧,石铲,石刀等,石斧的形体既大又厚,刃部锋利,便于砍伐,石铲即薄又平,利于启土,这些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列举我国原始社会能够保存火种、使用火到学会人工取火的大致时期和古人类名称及意义。答: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使用天然火,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会保存火种,距今约三万年左右山顶洞人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火不仅能照明,取暖,还可作为也野兽斗争的武器更重要的是用

13、火,人类可以熟食,熟食容易消化,这使人类更好的吸收食物的营养,促进人类体制的发展,特别是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3简述商代文字的基本情况。答: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现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十万多片,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两千字左右。以象形为主,但基本上具备六书。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足证此种文字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了。卜辞一篇约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或称钟鼎文。)铜器铭文长

14、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三字或五.六字。4九品中正初创时及后来的变化各是怎样的?答:曹丕称帝后制定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就是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士人,列为九等,以备选用。选用的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这与其父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的精神是一致的。到了西晋,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5西汉末年社会危机及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答:6简述元

15、朝行省制度及意义答: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代的行省是由金制度演变出来。金代种中央设立尚书省、自金章宗时开始,派遣上尚书省宰执出征。 边或处理地方重大事务,行使尚书省的职权,叫做行尚书省,都市权益的宰执官出讨国出镇各地,称为中书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的行省职权很大,凡地方一切民政,财政,军政无不统领,元朝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元朝的行省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省作为地方最高的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7简述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

16、义。答: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一条鞭法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一些特点。主要内容:一条鞭法把原来按户按丁派役转向按地按丁派役,说明封建国家劳役的束缚,反映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一条鞭法以赋税折银和徭役改为代役银的形式出现,这是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 一条鞭法的施行只是使一般商人的负担减轻了,因为过去按户,丁派役,卢等是按资产定,现在按地,丁派役,更多地转入地产。而那些少地无地的农民的负担却加重了。既量地又计丁,丁银仍然很重,特别是北方,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无银可纳;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则多遭受高利贷和商业资本的剥削。四、论述题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