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11948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业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大意。2.吟咏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这节课,我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近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近体诗定义弄清楚: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3、。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二:作者介绍: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三:师生共同分析:1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

4、,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起:首联,破题的作用,交待诗当中的主要因素,这首诗诗是送别诗,主要因素是时间和地点)地点城阙:唐代帝都长安城辅:辅佐 护卫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风烟:风尘烟雾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时间风烟,早上才有雾。因为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不能直接引以某年某月某日,而是用节令、气候、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性的表现时间。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首联为我们描

5、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场面,因为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在写法上就要求从大处落笔,粗写,那具体化怎么办呢?具体化是下联的任务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离别意-离别的情意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的办事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者,我和你同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你那种因外出做官而远离家人好友的心情,诗人用了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劝慰杜少府,感情真挚自然。杜少

6、府在京城得到县尉这要的小官还要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宦游在外,仕途也比较坎坷。当他们携手走出京城,遥望五津的时候,彼此间的感情便会很自然的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不要,不需要歧路:分别得路口沾巾:挥泪告别(

7、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回应题目,回应标题。四、思考:(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大地护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五津之地,营造了诗歌开篇开阔的意境。(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望”二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4) 本诗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说说

8、它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本诗一改以往送别诗低沉、伤感的基调,既表现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5)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这一首是送别的名作。王勃的朋友杜少府去蜀州任职,诗人在送友路上作此诗对友人表示劝慰,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及朋友间真挚的情感。7积累与运用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认真回忆,试着将它背诵出来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唐高适)五、小结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六、课后作业1、反复诵读至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将送别诗积累到你的积累本上附:板书设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写景,气势宏伟颔联抒情,劝慰友人 颈联思念,友情深厚 尾联壮别,点明主旨依依惜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