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11844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谢志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能和动能定理 授课教师:谢志坚 授课班级:高一(4)班【课题】动能定理(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2)能从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3)领会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会用动能定理处理单个物体的有关问题(4)知道动能定理也可用于变力做功与曲线运动的情景,能用动能定理计算变力所做的功(5)会根据题目选择使用正确的方法解题2、过程与方法 体验实验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情感、态度和

2、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理论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问题的兴趣,会选择用最优的方法处理问题。【教学重点】1、 动能概念的理解;2、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2、 会用动能定理解题【教学策略设计】本节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前一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出了功与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得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式。结合学生书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新知识,通过提出问题和创设理情景,运用探究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体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结合前一节的实验结果和学生的已有知识,通

3、过提出问题和创设情景,在老师的引导通过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能定理;通过同一道题分组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和用动能定理解,体现出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观察情景,分析物理情景,通过分析探究和运动算得出结论;教师加强对学生问题的了解,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时论、切磋、互助、合作。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以及协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视频播放巨大的滚石砸碎路面板书:1、

4、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物体能使外界或自己发生变化,说明物休具有能量。前一节书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引导学生猜想合外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的定量关系式。观察 好奇兴奋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用生活的例子引入课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对动能的概念初中和前几节已经不断有涉及,所以快速进入新课的讲授。【创设情景,从现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情景1: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加速直线前进,经历位移s后,速度为v。情景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

5、地h高处以初速度v1竖直向下抛出,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2.引导学生从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出发推导力做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动能的理解:1、动能是标量2、速度有相对性,动能也有相对性,我们高中选地面为参考平面3、通过身边小问题,加强对动能的理解回顾思考猜想讨论演算得出结论理解知识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创设2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演算,亲自去找出动能关系式以及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式。体会定理推导的过程,享受得出结论的成功感。练习1:关于动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动能不可能是负的C、一定

6、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不变板书:3、动能定理表达式:W合=EK末-EK初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 =5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 =5.3102m时,达到起飞的速度 v =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通过例题,找出解决物理问题的简单方法,归纳用动能定理解物理题的步骤】练1某同学从高为h 处以速度v0 水平抛出一个铅球,求铅球落地时速度大小。 练2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沙坑表面h高处自由落下,进入沙坑,小球在沙坑中运动的最大深度为

7、d,求小球在沙坑中运动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练3质量为m=3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在水平恒力F=9N作用下起动,当m位移L1=8m时撤去推力F,问:物体还能滑多远?(g10m/s2)(选做)L1L2F练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光滑1/4圆弧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计斜面与平面交接处的动能损失) 练5某同学从高处以速度20m/s 水平抛出一个铅球,求2s后铅球竖直方向速度大小再从表达式启发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和存在的功能关系动能定理表过式推出后,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意义在于改变物体

8、的动能。总结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引导学生用动能定做练习,并引导学生总结应用动能定理解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分组,第1、2、3、组用牛顿第二定律解例题。第4、5、6组用动能定理解例题。引导同桌两学生比较一下两个人的演算过程和结果,比较结果是否一样,哪个方法更简单。总结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并和牛顿运动定律比较。思考演算讨论质疑总结归纳理解记忆演算理解让学生能理解一些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我们的物理定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解物理题上。通过两种方法解同一道题对比,体现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通过两组同学分别用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理解题比赛,加深印象。通过习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用动能定理,什么时候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练1主要让学生了解动能定理的优点练2要体现动能定理可以整个过程来求解练4要体现动能定理可以在曲线运动求解练5要体现什么时候用牛顿运动定律通过自己练习总结出解题步骤,学生能理解得较好,以用应用时更能自如。知识巩固知识小结。布置作业。归纳整理要点。整理要点和思路,完成课后作业。归纳本节要点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及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