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物候专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11491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物候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象物候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象物候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气象物候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气象物候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象物候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物候专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气象物候专题学 科语文年级班级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2.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来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并进行气象物候知识的积累。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重难点分析1重点: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来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并进行气象物候知识的积累。2难点: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导学

2、过程;一导入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你知道哪些预知天气的方法?我们一起从看云识天气一文中会得到了解。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全篇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3本文结构顺序怎样的?据此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4研讨主体部分,思考问题(1)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2)、第二部分分三个层次,具体是怎样划分的?(3)具体说

3、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请仔细阅读该部分,完成下列表格。5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三精读深思,细心品味(1)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再认真地研读一遍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3)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四探究写作特点1、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2、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3、语言通俗、准确。五小结说明文的知识说明对象及其

4、特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说明语言平实说明准确性、科学性生动说明:生动性、形象性六总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七积累背诵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山戴帽,大雨到.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提示:课文可分为4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二读课文,研讨问题1、阅读第一部分,试给“物候学”下一个定义。2、为了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都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4、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三写作特点1、本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四诗词部分1.阅读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问题:你从李白的

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3王之涣凉州词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竺可桢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认为应作“黄沙”。“黄河”与“黄沙”,你觉得各是从哪个角度讲的?说说你的理由。4数学家华罗庚针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五背诵诗词六积累背诵(选背)关于气象物候的诗词、成语、俗语。诗

7、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词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谚语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3.东虹轰隆西虹雨。4.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成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秋风扫落叶一叶知秋春华秋实俗语或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八练习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你从下列诗句中发现我国春天有什么特点?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二次备课(调整)教后反思培优补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