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1141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 :陈蕾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到初步实现并辐射这一主题的作用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 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 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 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

2、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情分析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紧扣“独特、迷人”,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所具有的特色。根据中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对故事内容感兴趣,而散文“形散神聚”,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诵读和品味为主。教学中首先抓住题眼,从学生较熟悉的场景入手,激发学生读的欲望,然后通过不同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自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对美的感受,逐步感悟课文内涵,体会其意境。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拼读“装饰”、“鸡冠花”“归巢”等词语的读音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带领

3、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1. 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2. 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前交流(课前播放乐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大家平时都生活在城里,有谁去过乡下吗?(谁来说说你都见到了什么?)说说你了解到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谈。2.从大家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乡村的美丽风景深深的吸引着大家,再让我们去看看吧!3.(配乐播放风景的图片)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感受。老师的

4、老家也是在乡下,和大家是深有同感,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到乡下去看看,好吗?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一)、导入1.唐代大诗人王维,他的诗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它也是一篇“文中有画”的美文。同学们,大声读出课题。(生齐读:乡下人家)(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乡下人家啊,来了几位朋友,看一看,认识吗?谁来读读看?(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就举手纠正。(课件出示词语)第一组:棚架 、装饰、菊花、 瞧见 、耸立、搬家、归巢、照例、和谐、催眠曲 、辛苦2. (课件出示)第二组:结瓜、鸡冠花、率领(多音字)

5、这些词语中都有一个字不好读,谁能读好?(指名读,结读一声是指植物生长结出果实;冠读一声,在这个词中指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的意思;率还有个读音读作lv,效率)3.第三组:屋檐、时令、觅食、捣衣、向晚(理解意思)师: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捣衣又是什么意思?你们见过么?出示图片,你们见过乡下人家捣衣的场景么?看,这就是。(出示图片) 5、师:看来同学们大致上都已经掌握了这写词语,相信,我们现在再去“乡下人家”一定不会迷路了。(三)、整体感知 1、有了乡下人家的“朋友”带路,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自己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其实啊,作者在课文里

6、面也用了一个自然段来表达自己对乡下人家的感受!你找到了吗?(指名说)(师课件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3、简洁地说,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是(独特、迷人)板书4、独特什么意思?迷人什么意思?“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又怎么理解呢?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总之,乡下人家无时无刻都有一道独一无二令人陶醉的风景。5、师:同学们,跟你的小组同学一起,来给你最喜欢的画面取个名字吧。(小组交流学习,师巡视指导)6、请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屋

7、前瓜架、鲜花嫩竹、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虫鸣),边听边指导学生拟小标题的方法,抓住景物及特点。7、你看,乡下人家的风景真像一首诗,看,老师把它们串成一首诗,一起来读读吧。乡下人家屋前瓜藤绕瓜架,门前繁花竞相开。屋后春笋雨后冒, 群鸡群鸭觅食欢 。向晚门前吃晚饭 ,月夜虫声音动听。最美乡下景独特,无时无刻不迷人。 (课件出示小诗)8、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所以作者才这般赞叹道:(引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课件出示)9、同学们,像这样先分写几处风景,再进行总结,我们把它称为分总结构。(板书) (四)品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乡下人家的风

8、景多不胜数,我们不妨先走进乡下人家的屋前,去感受那份独特迷人的风景吧。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画找找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3、读完评价 你的朗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的风景。读得真美。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谁来说说?4、生交流.5、师:“别有风趣”什么意思?这别有风趣体现在哪里呢?5、学生汇报。这么别有风趣的装饰,想看吗? 想 (看各种瓜图)6、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就是我们在城里经常看到的装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出示石狮子、旗杆图)与这些庄严、严肃的石狮子、旗杆比起来,乡下人家就显得可爱多了。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

9、法? 7、师:是啊,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好好体会体会。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课件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8、乡下人家这普普通通的景物都有它的别有风趣所在,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一起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色,它如一幅画、一首诗那样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继续去了解乡下人家,走近大自然,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

10、感受美,然后把我们自己的家乡也变成一幅画,这节课我们学到这里。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通过老师的指导及自身的领悟,发现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本篇课文时描写乡村风光的,结合学情来说,学生应该很有共鸣感,但是,我在教学导入部分,缺少对情境地渲染,导致了学生没有很好地融入到乡下人家的氛围中。其次,在文本解读中,应再抓住“装饰”一词展开教学,或者透过那些颜色的词语、动词加深学生对于“别有风趣”的理解。再次,就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生拟小标题部分,忽略了课堂的生成性,当学生对这一块比较有障碍性时,应进行详细地讲解,交给他们方法,而不是急于走程序,才使得后来课堂一度陷入沉闷,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也吃力。最后,应多一点的朗读指导,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