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114025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也叫母子相生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故木是火的母,火是木的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二)五行相克五行间存在着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制约、克制的作用。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如:木克土,故木是土的“所不胜”,土是木的“所胜”。五行相克的挨次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任何

2、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这就说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局部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亲密相关的,每一局部的变化,必定影响其他局部的状态,而其本身又受到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行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进展。因此,必需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运动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制化”。如金可以克木,但木可以通过生火,使火来克金,以此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平衡。其他

3、依此类推。生抑制化是五行之间存在的正常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由于在生克过程中,时刻会消失肯定程度的太过或不及,从而引起再一次制化调整,随之消失新的协调平衡,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进展和变化。因此,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三)五行相乘相乘:乘,凌也,即欺侮之意。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抑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有两种方式:1.太过相乘五行某一事物过于亢盛,对其“所胜”的事物进展超过正常限度的抑制,引起其“所胜”事物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生抑制化的特别。如木气过于亢盛,对土抑制太过,土本无缺乏,也难以承受

4、木的过度抑制,导致土的缺乏,称之为“木乘土”。2.不及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过度虚弱,难以抵挡其所不胜事物的正常限度的抑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如土气过于缺乏,木虽然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受木的抑制,使土更显缺乏,称之为“土虚木乘”。(四)五行相侮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抑制次序遭到破坏,消失逆向抑制的特别相克现象,又称“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也有两种方式:1.太过相侮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势力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事物进展反克。例如,正常状况下木应受到金的抑制,若木气太盛,不仅不受金的抑制,反而反克金,称为“木侮金”。2.不及相侮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势力过于虚弱,不仅不能抑制应克的事物,反而受到被克事物的反克。例如,正常状况下,金应克木,若金气虚弱,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为“金虚木侮”。相乘、相侮是五行关系中正常的生抑制化失调所消失的特别相克状况。实际上相乘、相侮可同时发生,即某一行力气过强时就会乘其所胜,侮其所不胜;某一行力气虚弱时会导致其所不胜的相乘和其所胜的反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