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111084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0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 “十四五”规划.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8月 1 目 录第一章 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带动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6第一节 发展基础6第二节 发展形势9第三节 指导思想12第四节 基本原则13第五节 发展目标14第二章 打造“两区一园一基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16第一节 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第二节 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7第三节 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8第四节 创建国家火炬齿轮特色产业基地19第三章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19第一节 加快特色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20第二节 推进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24第三节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26第四章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2、厚植创新发展新动能29第一节 加强培育中小微科技型企业29第二节 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30第三节 优化升级高成长科技企业30第五章 做优做强创新平台,构筑创新发展新势能32第一节 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32第二节 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34第三节 构建一批双创孵化平台35第六章 优化人才全链条生态,建设渝南人才新高地36第一节 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37第二节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38第三节 优化创新人才留用环境40第七章 加强区域科创合作,抢抓协同创新新机遇41第一节 深化与成渝地区创新合作41第二节 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43第三节 积极部署渝黔区域战略合作44第四节 深度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45

3、第八章 强化科技服务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新范例46第一节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46第二节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49第三节 打造智慧应用场景49第四节 发展公共安全技术51第九章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51第一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52第二节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融合52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3第四节 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54第十章 保障措施55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55第二节 完善创新投入机制55第三节 构建协调联动机制56第四节 建立评估考核机制56第五节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56 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时期;是重

4、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更是綦江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推进“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根据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带动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綦江聚焦全区科技创新总体目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战略性新兴产

5、业加快培育,人才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成效稳步增强。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高于全市2.1%的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201件,是“十二五”末期的3.3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1件/万人,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36.79%;登记重庆市科技成果665项,较“十二五”末期增长267.4%。科学技术奖取得新突破,“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复合防火玻璃”项目和“马路隔音玻璃”项目获得了2019中国建材与家居行业科学技术

6、奖技术转化类奖,“急倾斜智能液化压支架的研制与应用示范”“复杂煤层树状钻孔岛双开采煤层气技术及装备”“难采煤层机械化开采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3个项目分别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企业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全区高新技术企业98家,是“十二五”末期的5.4倍;科技型企业达到1050家;入库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认定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136个,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52%。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54家(包括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个、市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26个);培育科技服务机构52家,其中

7、国家级双创基地1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建成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室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专家大院1个。研发人员达5938人,是2015年的4.3倍;专业技术人才达2.2万人,是“十二五”末期的1.3倍。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创新势能不断蓄积。优势产业加快智能升级,79家传统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获批市级数字化车间、市级智能工厂项目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7%,卫星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纳米银导电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零”的突破;西部信息安全谷加快建设,引进安恒信息、重庆新基建网络靶场等12个信息安全及数据灾备产业项目,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

8、区)和重庆信息安全学院落户。“云联数算用”全要素集群建设加快,引入“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分部”“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中心”两大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显现,科技惠民成效显著。持续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基地3个、区级科普基地15个。科普助力扶贫初见成效,累计选派28名市级科技特派员、81名区级科技特派员,联系25个贫困村、21个重点村,到村入户开展科技项目技术推广、咨询指导,完成标准化蜂园建设示范推广、横山优质稻种植标准化技术集成等项目。科技创新场景应用不断拓展,实施齿轮大数据赋能平台、河长平台、无感支付智慧系统、住房大数据运用管理平台、5G

9、智慧园区、綦扶贫、智慧社区等一批智慧应用场景项目建设,为生活赋能添彩。创新改革深入推进,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出台綦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綦江区产业人才引育若干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建立规模1亿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00万元的綦江区种子投资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发放1.8亿元,重点扶持科技型企业80家。创新氛围日趋浓厚,举办重庆英才智创綦江、智博会齿轮产业高质量发展、信息安全与数据灾备等高峰论坛,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众创大赛、双创比赛等活动,荆江半轴的“汽车半轴法兰钻孔专机”

10、获国家创新大赛高端装备制造类“金翼”奖。“十三五”时期,綦江区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不足、创新主体带动乏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居全市中下游水平等问题,亟须进一步提升綦江创新发展动能,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第二节 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经济社会注入新动能。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基础科学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前沿领域呈现群体突破态势,科技创新进入大融通

11、时代,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群体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此背景下,綦江区应紧扣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与挑战,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推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对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党的十九大确立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十四五

12、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释放和创造巨大的内需潜力。因此,“十四五”时期,綦江区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科技创新决策部署,瞄准科技关键领域,紧扣发展需求,以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人民幸福感。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使命。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

1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扎实落地科技政策,持续厚植创新优势,加速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綦江、涪陵、合川等创建国家高新区,打造向东南西北方向辐射的战略支点,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加快建成百万人口现代化城市。在此背景下,綦江区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南向支点城市,应把握时代脉搏,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以建

14、设国家高新区为抓手,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以下简称“綦万三化”)发展,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綦江区需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綦江是重庆“南大门”,区位独特、资源富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和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有利于集聚人才、平台、企业等创新要素资源,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导落地一批龙头企业布局,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作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全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传统的铝铜材料和齿轮两大产业基础雄厚,但当前

15、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力弱,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下一步需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发展创新生态环境等要求,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积累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第三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为牵引,加快綦万三化发展步伐,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知名康养休闲目的地、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绿色发展、服务民生,以打造“两区一园一基地”为重点,促进科技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