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10743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川渝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川渝地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A。 气候B。 土壤C。 市场D。 行政界线2。 据图分析,川渝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主要区别是()A. 光照强B。 矿产资源丰富C. 多大风D. 低温冻害【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考查区域划分的指标。川渝地区主要是四川和重庆市,两个地区位置相邻,按照行政界线来划分川渝地区,故D项正确;【2题详解】川渝地区位于盆地地形,多云雾天气,光照不足,故

2、A项错误;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故B项正确;长三角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较大,故C项错误;受山地的阻挡,冬季川渝地区气温较高,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区域的概念与特点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2、区域的特点:区域的特点与区域的性质、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有关。(1)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2)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

3、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3)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界线的模糊性: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区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地表空间。区划的角度、指标、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3。下列经济联系发生在川渝地区和长三角之间的是A。 川气东送B。 人才由长三角迁移到川渝地区C. 北煤南运D。 金属矿东运【答案】A【解析】【详解】长三角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川渝地区资源丰富,可以将四川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故A项正确;受经济收入、教育等条件的影响,

4、人才由川渝地区迁移到长三角地区,故B项错误;北煤南运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长三角地区的金属矿主要从海外进口,故D项错误.故选A.2018年6月,湖南省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大的暴雨,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湖南省115县403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 为及时获取洪灾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利用是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GPSD。 BDS5. 为准确获取受灾群众的位置并成功施救,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 RS、GPSB。 GIS、GPSC。 GPS、BDSD。 BDS、RS【答案】4. A 5. B【解析】【4题详解】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

5、是对某地理事物的变化进行监测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综上可知,为及时获取洪灾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利用是地理信息技术是RS,A项正确。【5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综上可知,为准确获取受灾群众的位置并成功施救,可以

6、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有GIS和GPS,故B项正确。【点睛】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下图为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五类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 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A. 东部季风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C。 青藏高寒区D。 内陆地区7。 造成图中E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放牧B. 露天开矿C。 过渡开垦

7、D。 过度樵采8. 造成C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人口密度大B。 高山冰雪融水少C. 自然灾害频繁D。 水资源少9。 B地区防治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修建防护林适度放牧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牧场改种玉米A。 B. C. D. 【答案】6。 B 7。 C 8。 D 9。 A【解析】【6题详解】据图可知,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即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B项正确。【7题详解】据图可知,E地为半干旱的旱农垦区,人类生产活动主要为过渡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荒漠化的发生,故C项正确。【8题详解】据图可知,C地区位于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该地区人口稀少,故

8、A项错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荒漠化严重,故D项正确。【9题详解】据图可知,B地区为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防治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为修建防护林和适度放牧,故A项正确;修建南水北调与题干无关,该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故错误。故选A。【点睛】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

9、受害者。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10.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我国南方的红漠化的原因有水蚀严重滥伐森林风力侵蚀开山取石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说明红漠化的原因有流水侵蚀和植被的破坏,故A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区热带雨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 下列地区没有热带雨林的是湖南日本印

10、度尼西亚巴西A. B。 C。 D。 12. 据水循环各环节变化推断,热带雨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 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 土壤肥力上升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自然灾害减少【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日本和湖南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没有热带雨林分布,故A项正确。【12题详解】热带雨林改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变弱,故A项错误;土壤肥力下降,故B项错误;雨林为生物提供生存的环境,雨林消失后,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项正确;雨林消失后会导致自然灾害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C.2000年至2012年,全球范围内共计1

11、1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摧毁,面积相当于一个帕拉州或三个挪威的大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 下列人类行为和雨林被摧毁密切相关的是( )A. 过度砍伐B. 气候异常C。 火山喷发D. 地震14。 热带雨林大量摧毁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 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B. 高纬度鱼类大量死亡C.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D。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15。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可行的是A. 全面保护,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收益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与买卖D.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即实施保护性开发【答案】13。 A 14。 D 15. D【解析】【13题详解】据题干可知,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过

12、度砍伐会导致雨林的破坏,使雨林被摧毁,故A项正确;气候异常、火山喷发和地震不属于人类活动,故B、C、D项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热带雨林大量摧毁导致植被的减少,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故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与题干无关,故可以排除。故选D。【15题详解】禁止对森林的砍伐,不利于雨林可持续的发展,故A项错误;森林的开发和经济效益要协调,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即实施保护性开发,故B项错误,D项正确;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与买卖,不符合实际现实,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热带雨林的作用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後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

13、重要部份; 不仅有助於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1、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2、具有自然防疫作用。3、天然制氧厂.4、天然的消声器5、对气候有调节作用.6、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7、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8、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9、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 下图为世界两大能源基地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 图示两区域的矿产资源应该是A。 煤炭B. 湿地C。 铁矿D。 森林17. 下列关于两地区经济衰落的共同原因有A. 水资源短缺B. 沙漠化严重C。 需要大量进口铁矿D。

14、 产业结构单一18。 根据山西当地资源优势,可以优先发展的工业是A。 高耗能工业B. 食品工业C。 农产品加工工业D。 金矿开采19. 两地区相比,右图所示地区_资源较丰富A。 核能B。 水资源C。 土地资源D。 金矿【答案】16。 A 17。 D 18. A 19. B【解析】【16题详解】据图可知,左图为山西,右图为德国的鲁尔区,两区域的矿产资源应该是煤炭资源,故A项正确.【17题详解】两地均为传统工业区,工业区以煤炭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D项正确;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降水较丰富,水资源较丰富,故A项错误;沙漠化严重和大量进口铁矿,不是经济衰落的原因,故B、C项

15、错误。故选D。【18题详解】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发展相关的高耗能产业,故A项正确;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适宜布局在农业发达的地区,故B、C项错误;金矿开采应布局在金矿丰富的地区,故D项错误。故选A。【19题详解】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水资源较丰富,故B项正确;两地的核能资源较贫乏,故A项错误;左图土地资源更丰富,故C项错误;两地金矿资源均贫乏,故D项错误。故选B。近几年,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我国光伏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源动力。2017年地面光伏电站总计可达22GW。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 我国光伏发电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有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三角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