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和专业关系.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103297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和专业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和专业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和专业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和专业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和专业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专业和就业关系的相关研究 许东洪 严俊章(13115021035 13115021036)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专业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

2、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

3、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

4、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

5、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

6、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7、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

8、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

9、、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

10、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蒋笃运.知识经济与未来教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and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Xu Donghong Yan Junzhang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of professionalAbstract: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has becomethe con

11、sensus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and the socialpolitical system,economic system,the education systemis closely linked to.Thefunctionand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in theemploy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and the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ofthe employm

12、ent problem of theorigin,it is related to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and healthy development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Based on the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viewpointto analyze theuniversityeducation system,educational goal,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throughthe education system reform,improve the teachingactivities,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to promotehigher educationembarked on a virtuous cycle,ahealthy developmentro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