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09901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的课程的反思摘要:教育教学技术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与实践,不断的经验累积与沉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让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前的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有限,而现在依托整合,突破了这些限制,课堂无限延伸,活了起来,这就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而信息技术就起到了一个点睛作用。现在我们去听一节课花木兰,去感受不一样的课堂。关键词: 整合 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总结(进入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背景声起师:上课之前,我想考考大家,什么叫“巾帼英雄”?生1:指女的英雄生2:“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生3:男的英雄叫须眉英雄!师

2、:生3是个男同学,他害怕我们不知道男英雄哦。(学生笑)大家的知识很渊博,我很高兴,所以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完后,看看谁最快回答出唱的是谁?(老师用电脑播放一段音乐)(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声起。毕。)师:唱的是谁啊?学生异口同声:木兰!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乐府名诗木兰诗,一起走近木兰。对于木兰,你是通过什么方式预先接触过她的?生4:上网看动画片。生5:我是在电视看了袁咏仪主演的花木兰生6:花木兰不姓花,有说姓魏,有说姓宋,而多数人认为姓花。我上网查资料知道的。生7:小时候看过的木偶戏。生8:刚刚听过的那首歌谁说女子不如男生9:我爹说过给我听的。(学生笑)师: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所了解到的木

3、兰与文中的木兰有什么不同?屏幕展示: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出的?(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组1:综合我组员的意见,认为木兰是一个勤劳孝顺的人。从文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看出。师:请你充满感情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好吗?组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生10:(举手)让我读,我觉得我比她读得好。“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担忧焦急,充满矛盾的语气)(掌声)师:请你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读?组1:因为她很担心,她爸爸没有大儿子,她没有哥哥,没人去出征,很担忧也很焦急,同时,她也在考虑要不要代父

4、从军。所以我认为应要用担忧焦急,充满矛盾的语气读。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诗歌就要有感情地读。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反复读,读出“唧唧”“复”“不闻”“惟闻”“叹息”这些重点词,直至全班有感情地读出来。)师:好。请组1把“勤劳孝顺”板书在电脑上。同学们,继续往下说时,请先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性格特征,再把它用电脑编辑投影到黑板上,好吗?组2:“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名话应用坚定的语气读。可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深明大义、忠孝两全的人。组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第4段的基调是悲壮,读时头脑里要有“平沙列万幕”的视

5、象,每两句作一气读,速度更慢须知,十年艰苦作战的种种经历俱在其中。木兰是一个有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的人。组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第5段前一节,当由庄严转为热烈,节奏可稍稍加快;后一节是正意所在,要放慢节奏,读得亲切、和悦、朴实,使前后形成对比的色调,力求突出木兰的英雄本色毫无居功之意。木兰是一个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的人。组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木兰是一个机智、谨慎的人。组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节奏放慢,要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

6、的心情,末句应轻读,为高潮蓄势。木兰是一个爱美的人,同时,她虽然与男同志相处很久,但还是一个很有女人味的人。(学生笑)(师:把学生的编辑出来的词语归类总结,用电脑板书出来)师:勤劳孝顺、勇敢坚毅,深明大义、忠孝两全、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的人、机智、谨慎、爱美有女人味的人。这是一个很优秀的人物。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小组讨论、合作)(在提前预习里面老师给了提示,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不局限于书本说说,还包括配乐录音,录影片段,利用PPT演示等等)组7:第一段。展示录影片段朗读加动作。(学生笑了)组8:第一、二段。展示录音内容配上明月几时有歌

7、唱。组9:全文。展示9幅简图(用电脑作图的方式)学生边讲边换画面。组10:第六段。展示录影作品利用小品的方式诠释。组11:我们小组把全文的主要内容制作成PPT,方便大家理解。请看。(展示PPT)师:五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请大家评一评。生11:我觉得组7片段里面的坐立不安的动作很到位,但表情还不够,明明是很发愁,我却看到他的眼睛含着笑意。(有学生点头表赞同)生12:我觉得组8很有创意。配上的音乐很好听,歌也唱得好好听。生13:那几幅简图非常凝练地把全诗都表达出来了。但图画得有点烂。(学生笑)生14:组11的PPT背景优美,内容条理清晰,待会让我用U盘把它拷到我的电脑去,方便复习。

8、生15:组10由于人数太多,显得有点乱。但恰恰把那种喜庆的场面表达出来,我觉得很好。不过,“对镜帖花黄”中,我觉得组10的人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花黄”,它是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组10把它弄成红色,而且那张纸皱巴巴的,形状看不出来,边缘参差不齐,像被什么咬过。(全班哄堂大笑)生16:对,这个面饰很重要的。也很讲究,它代表着一个女孩子的美。我通过网上搜索、资料查阅,还知道一个故事呢: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

9、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来,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收集到的画有梅花妆的美女!(生16得意地在电脑上摆弄着,其它的同学看得津津有味)师:同学们的评论都很到位,非常精彩!美女也很美!木兰是一位古代的

10、巾帼英雄。你还知道哪些巾帼英雄吗?(屏幕展示:我所知道的巾帼英雄),生16:我知道有梁红玉、穆桂英生17:任长霞生18:吴仪(学生杂七杂八地说了一大堆的名字)师:作为现代的女性,怎样才能做到巾帼不让须眉?(女生踊跃发言)生19:掌握多点知识。生20:尽量做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21:嘴巴厉害点。(笑)这样吵架才不会吃亏。生22: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生23:多了解时事,多看看男人喜欢的节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全班鼓掌)师:其实,不止女生,男生也是如此。赢得地位,首要的前提是做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小结:同学们,如果还有什么想要说的或不明白的,请上我们的博客、QQ群和我们学校网开设的

11、论坛一起讨论讨论。写一篇文章我心目中的木兰发到我的电子邮箱来,还有我把上面小组展示的理解诗内容全放到网络上共享,有上网的就不用那么麻烦,没上网的同学就拷贝回家学习,也可以再讨论也行。(注明:这节课的实况过程用电脑连接录影机,录影下来,放在网上共享,也可现场拷贝,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看录影回放,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其它教师与学生也可以加入讨论交流)听了这一节课,完全可以感受到跟以前的课堂相比,是多么的不同,整个课堂是活起来的,老师的灵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利用网络使课本内容不受限制,整个过程是多么的完美,简直让人大开眼界课前预习(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利用电脑整理、网络搜索)

12、课上参与(用幻灯片,用录影片段,用声音录制)课后交流(利用电子邮件、博客,QQ群聊、发微信、上校园网论坛等等讨论)。整节课堂里教师与学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网络让课本内容容量扩大了,而学生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自主探索意识强,精神状态非常好,小组既分工又合作,时有创新的火花。通过这节课,你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师、学生、书本是真的动起来了,当然,例子不止这么一个,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只是让我们看到,一颗石子掉到水中央,那涌起的波纹。其实,不难看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老师课前布置灵活的前置作业,要让学生觉得很有可能做到,能帮助学生多方位了解课文和进

13、行一定的拓展。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葡萄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老师的备课实力展示,观念不局限,以前的教学靠一张嘴,一张黑板,一支粉笔,而现在,让学生活起来,让课本也活起来,有很多方式可以利用的,其中信息技术的掌握,让老师备课更加的灵活。2、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教学内容就象一列火车,信息技术是火车下的轮子,学生就是司机。有了轮子,火车跑得更快,装的东西越多。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掌握知识的途径,让学生方便地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在里面翱翔。通过信息技术的掌握,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其学习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3、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以前在办公室

14、经常看到一些学生拉住老师来讨论这个讨论那个,有时候确实余兴未尽,没时间了,第二天再来,还有老师把改不完的作业拿回家改,但是现在?老师跟学生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化,有博客,有QQ群,有微信,有校园论坛等等,各种各样的新奇方式,就连作业也是动的,不用一个一个去收发,坐在家里收作业改作业。时间地点不在局限,可是说无时无刻也可以学习。4、课堂是移动的。这节课制成录像放在网上,包括相关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学习,即使刮风下雨也不会耽误上课。教师也可以在家里录制课堂,实现在任何地点进行远程控制上课。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课堂,那么时代总是在发展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还有很多新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的,那就让我们动起来,一起不断地去学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