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09757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江西抚州临川七里岗中学 黄建华养成良好习惯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人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成绩差距之大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同。学习习惯与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对初一学生习惯的培养有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初一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谈我的看法。培养使用纠错本的习惯在平时批改试卷或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讲过的题做过的题学生会一错再错,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也曾一度迷惘过,后来,看到一篇关于采访本市高考状元的报道,其中有一点吸引了我,那就是纠错本的合理利用。我也下决心试一试。起初,我让学生每人准备

2、一本厚一点的笔记本,每次作业的错题订正后,再写到纠错本上,要把错题原本写下来,再改正,再写上一两句错误的原因的分析,写完还不能万事大吉。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那些错误、难题都是需要反复做三四遍才能真正掌握的。因此,需要隔一定时间就要复习一遍,千万不要自以为懂了。刚开始,同学们都觉得很麻烦,但在我的严格要求下,他们在做了,不单是每天作业的错题分析,还有测验试卷中的错题也搜集了。每周我都要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学生们都能自觉地记载了,并且纠错本对于考前的复习很有用,毕竟错题不多,又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我也可以根据每人纠错本错误题的类型、数量,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采取针对性

3、的措施。尝到甜头后,我们又开发“精华本”,用来记载难题、好题。一个好习惯养成了,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高效学习的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考试中往往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后一道大题能做出来的学生没有几个,而就在会做的这几个人当中,就有好几个拿不到满分,甚至拿了一半的分数都不到,究其原因,没有解题步骤,或是过程书写极不规范。于是,我还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数学纠错也有很大的帮助。首先,仔细审题习惯,总是听到家长说:“我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考试时连数字都会看错。”小学生家长这样说,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的家长还是这样说,“粗心马虎”似乎成了顽症

4、,不知要伴随孩子多久。每次从考场上走出来的学生都有不少想吃“后悔药”的,屡屡失败,屡屡发誓,又屡屡改不了这个坏毛病。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去克服习惯,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这看似简单,实则是很艰巨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多要求,多督促,多检查,多纠正,时间长了,习惯自然成。其次,认真书写的习惯,人都说“字是人的脸面”。可这些爱漂亮爱脸面的孩子,却写字潦草、龙飞凤舞,这几乎成了他们的通病。为了克服这个毛病,我认为要尽力做好几下三点:一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我力求把字、数字写得工整、美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对学生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正确、整洁、美观,让学生想好再写,尽量

5、避免用透明胶带、涂改液等;三是适度评价,对于同学们写的好的作业,在班里及时展出,适度引导,还把黑板报作为同学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对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素养。还有完整解题步骤习惯,在数学学习中,许多题目都要求有完整的步骤,特别是教学检测中,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分数,解题时偷工减料,肯定会导致失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写完整的解题步骤。如几何证明题中,应写出已知条件、求证什么、证明过程、结论等。最后,认真检验的习惯,每道题做过都应检验一下是否正确,可以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检验。有的题目做完再检验,而有些复杂的题目应边做边检验,免得一步错步步错,算了半天白忙活。总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