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09307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文学作业1(绪论至第一编)一、填空题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2、儿童文学对语言有特殊要求:首先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其次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再次要规范优美,避免语言上的随意和粗鲁化。3、在儿童文学中,婴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点最鲜明的文学。4、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5、童年期是指六七岁十一二岁这个年龄阶段,大致相当于小学阶段。6、童年戎儿童文学的作用是认知、教育、娱乐、陶冶情感、宣泄。7、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是浅显性、真实性、趣味性、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8、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有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艺术性。9、少年社会化程

2、度的最显著标志是“成人感”。10、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人;狭义的儿童指612岁的孩子。二、不定项选择题。1、ACFE;2、ACD;3、C;4、ABF;5、BDF;6、BCEDF;7、BC;8、DEF;9、C;10、D。三、名词解释。1、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2、儿童文学母题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3、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社会适应

3、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最核心的是人际关系。4、童年期儿童文学指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四、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前期文学读者对象的年龄16、7岁六七岁十一二岁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对文学的基本要求1、游戏性;1、浅显性;1、真实性;2、趣味性;2、真实性;2、深刻性;3、直感性;3、趣味性;3、新奇性;4、幻想性。4、讲究艺术手法的4、艺术性。运用。常见的文学样式儿歌;幼儿诗;短童儿童诗;故事;小说;诗歌;小说;童话;(列举三、四种)话;婴幼儿生活故事;科学幻想作品;童话散文;科幻作品;剧动物故事;短神话传和寓言;散文。本。说和民间故事;寓

4、言;幼儿散文;科学小品和幼儿戏剧等。主要的表现手段拟人;夸张;反复写实手法;夸张手法;写实;夸张;象征;幽默手法。幽默;抒情。五、简答题。1、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主要特点?答: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 1)文学接受的一般特点。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是先有需求,再有注意,然后才去听讲或阅读作品。从社会学方面来说,“接受”便是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依照自己所习得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文化传统的影响,来认可作品。( 2)儿童对文学的接受,也必须遵循文学接受的一般规律,即:需要注意阅读兴趣。2、简述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答: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

5、,开始学习主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三个特征为:(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儿童逐渐掌握书面语言。( 3)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3、简述处于少年前期阶段少年的“成人感”心理特征。答:少年前期是少年身体迅速发展的高峰期,其身高与脑重量都已接近成人,而且这一时期不是性成熟期。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性成熟带来的变化,使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强烈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为成人并急于想成为一个成人,因而,他们也要求成人不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少年“成人感”在文学阅读上的突出表现则是将成人文学居为已有,并且

6、常常是有意识地避开儿童文学。对成人文学作品的需求正是少年“成人感”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4、简述少年后期少年的社会化程度。答:少年后期的社会生活条件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使他们与教师、与成人的关系逐渐摆脱依赖而走向平等交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道德意识形成。其次,世界观初步形成。第三,理想初步形成。第四,在以上条件下,初步形成了价格。六、分析题。1、举例说明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答:所谓儿童情趣,就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儿童特有的情调与趣味。如坐火车,诗中摆起小板凳做火车,“我当司机”以及模仿车轮的轰隆声和汽笛的鸣叫,都是与儿童心理相适应的儿童特有的行为与语言。第二节更富

7、童趣。“抱娃娃的靠窗坐”,仿佛真在车上;“牵小熊的往后挪”,看,车上秩序井然;“皮球积木都摆好”,对孩子来说,玩具总是少不了的,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大家坐稳就开车”,俨然一副火车司机的口气,以自然地引向下一节。而这一切情景都是孩子式幻想的产物。游戏、幻想、纯情、欢快,这些由儿童特有的行为与语言造成的童趣美与稚拙美,就是典型的儿童情趣,正因为作品所富有的浓厚的儿童情趣,读者才将它与成人文学区分开来。2、阅读我吃水果身体壮(儿童文学引论第52页),从中领会婴幼儿文学创作对语言、韵律的要求和直感性特点。答:首先,在语言上,要求浅显明白,口语化。全诗不用难懂的词语,像平时说话那样浅显明白,用不着解释,

8、幼儿就能听得懂。在选词上,多用叠音词,如“圆圆”、“汪汪”、“金灿灿”等;在句式上,又多用短句,因而琅琅上口,明白如话。其次,讲究韵律与节奏。如全诗采用句末押韵,一韵到底,读起来有着音乐的流动性。而每节的句式以基本对齐,前两节多用短句,后三节用长句,造成先紧凑后舒缓的阅读节奏。韵律与节奏,使这首诗不仅读起来有着音乐的美感,还便于幼儿朗诵记忆。再次,鲜明的直感性。全诗以“我”入诗仿佛所写的就是“我”的切身感受,不论是水果的形态,还是“我”的心态,都给人鲜明的直感。比如写水果,有形状(“圆圆”)、有色彩(“白”“黄”“金灿灿”)。有味觉(“甜以香”),共同诉诸于婴幼儿的感官。3、试论儿童年龄阶段的

9、划分与儿童文学三大层次之间的关系。答:根据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一般将儿童期的年龄划分为一个阶段,即: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前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所谓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即: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和少年期文学。很明显,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与儿童的年龄阶段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因为曲艺界文学要求读者必须有听讲或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而儿童的这一能力是由其所受的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因而在儿童年龄阶段与儿童文学三大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教育水平来联系的。简言之,6岁以前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小学阶段的文学叫作

10、童年期文学,少年前期与少年后期因其都属于中学教育,以被合称为少年文学。儿童文学作业2(第二编)一、填空题。1、在儿童文学的众多样式中,儿歌是篇幅最短小,内容最浅显的一种。2、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浓郁的儿童情趣。3、儿童故事是以内容来划分的,有图画故事,是以图画表现故事内容的;有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叙述对象的故事;有生活故事,是以儿童的生活或者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事件为叙述对象的故事;有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4、超人体童话是以异乎寻常的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常人体童话是以普通人为主人公;拟人体童话是以价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物为主人公。5、童话的

11、常用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夸张、拟人和假定。6、寓言一般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7、寓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8、将儿童小说分为短篇、中篇、长篇三种类型,其分类标准是篇幅长短。9、散文中记叙类散文有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之分。10、儿童散文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二、不定项选择题。1、A;2、D;3、ACDEF;4、B;5、BC;6、C;7、BCDE;8、D9、B;10、C三、名词解释。1、儿歌一种专为较小年龄的儿童创作的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2、摇篮曲又叫摇篮歌、催眠曲或催眠歌,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那种哄孩子睡觉时所吟唱

12、的诗或歌。3、儿童诗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4、超人体童话以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幻想神秘、奇特,表现出超乎人类力量的童话。四、阅读下列作品节选,按要求回答。1、体裁儿歌;作者柯岩。2、体裁儿童诗;出自让我们荡起又浆。3、出自六个矮儿子;作者沈百英。4、体裁童话;出自七色花。5、出自小英雄雨来;体裁儿童故事。五、简答题。1、创作儿童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1)和儿童的心灵相通。(2)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2、简述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答:(1)主题集中而明朗。(2)情节曲折而单纯。(3)叙述明快南昌有童趣。(4)语言质朴而活泼。3、怎样理解童话中

13、的夸张?答:夸张是指借助奇妙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予以扩大或缩小,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就整个文学艺术而言,夸张是通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但童话的夸张有其特殊性。可以这样说,夸张是童话表现幻想的必要手段,没有夸张,也就没有童话中的幻想。4、寓言与童话有什么区别?答:(1)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而寓言在这方面则没有太多的要求。( 2)在拟人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上,童话讲究“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表达,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特点。( 3)在结构方式上,寓言一般由“身体”(故事)和“灵魂”(教训)两部分组成;童话则不然,它基本上是通过形象、通

14、过情节来表情达意。( 4)在读者对象上,童话是专为儿童创作的,而寓言则不全是。( 5)篇幅长短不同。寓言篇幅短小,童话则要长得多。六、分析题。1、请根据儿歌理论为听我话(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第10页)点评。答: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听我话一共只有三句28字,十分简洁。叙述的线索、层次也十分简明。这也是儿歌区别于儿童诗的显著特点之一。其次,语言通俗,音乐性强。儿歌采用幼童口语,句式短,明白如话。而且以词为句,通过押韵、反复、长短句等手段,使整首儿歌一气呵成,节奏感强,有着音乐美。第三,内容浅显。所说的小兔、小狗、小草,都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孩子式的情感,

15、不听话“就不跟你们好”。第四,主题单一。这是与结构简单和内容浅显相一致的。2、试以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第39页)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答:金逸铭的童话诗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另辟蹊径,让众多的“标点符号”活了起来,在“字典公公”家里展开了一番争论。这首诗对孩子的教喻作用十分明显,却又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这就得益于拟人化手法的成功运用。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无生命的物体,甚至观念、现象,都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写成一篇好的童话。3、试分析六年级大逃亡(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第366页)中李小乔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答:李小乔是一位辍学在外的流浪少年形象。他在六年级时离家逃亡,近半年时间一直在外面闯荡,过着名副其实的流浪生活。作者打破传统小说惯用手法,以主人公李小乔的内心独白来叙述他与一个叫安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