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09139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校本课程下册.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校本教材五年级闫晓翠目录第一课 管好自己的零用钱 -2-4 第二课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5-6 第三课 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7-8第四课 学校是我家 卫生靠大家-9-10第五课 诚信的故事-11-12第六课 让校园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13-14第七课 学会健体-15-16第八课 学会自我心里调节-17-18第九课 爱护眼睛与良好生活习惯-19-20第十课 尊重他人的故事-21-22第一课 管好自己的零用钱 如今,孩子的口袋里揣个十几块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生活条件好了,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既是出于对孩子的疼爱,也是作为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但如何

2、让学生正确支配这些零用钱? 从零花钱引导孩子的经济意识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乐乐在家里为妈妈做“钟点工”,每天负责洗碗,一天“工钱”2元。因为这个措施,从来不干家务的乐乐主动包揽了洗碗,妈妈认为在家里给孩子提供“打工”的机会,是为了培养她爱劳动的习惯,及早树立经济意识。据说乐乐的一些同学的零用钱也是这样赚来的。 乐乐的妈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理财能力不能只是句空话,必须有点“现金”才能理财。乐乐妈妈说,平时给的零花钱当然能让孩子学着开支,但那毕竟是“白给”的,小孩子往往不懂得珍惜;可钱如果是作为奖励,意义就不同了,孩子经过了劳动知道这些钞票来之不易,相信他用起来就会更有计划有目的甚至更有

3、自豪感。 我们对学生的零花钱情况做了调查,低年级的孩子得到的零用钱很少,而且孩子们基本上把钱积攒起来,有比较好的习惯。而中高年级的孩子基本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孩子每天的零用钱一般在2元钱左右,多的每天5元、10多元,甚至更高。一些孩子告诉记者,学校有两种孩子的零花钱特别多。一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出于补偿的心理,特别关照孩子的物质生活,零花钱也给的特别多;二是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多给钱让他们自己买东西。 零花钱衍生出攀比 然而,从孩子支配零花钱的情况及效果来看,却大大背离了家长的初衷。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把零花钱用在购买文具、课外书籍等方面,而事实上,大

4、部分孩子还是把零花钱花在冷饮、小零食、玩具等方面。记者在一些学校附近观察发现,每到下课时间,学校周边的小店生意非常红火,零食、玩具等都成了“抢手货”。目前,一些较富裕的家长,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什么都满足孩子。有些孩子身上经常带有几十甚至上百的“巨款”,自己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说,还刺激同班别的学生,无形中,就形成了孩子间相互攀比的心理。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低,孩子的零花钱也引发出诸多问题。学校周围的小商店,对孩子有太多的诱惑。孩子经常利用课闲时间购买玩具、零食,吃了零食就不好好吃饭了,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另外,孩子用惯了零用钱,一旦家长不给时就很容易偷偷摸摸,养

5、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但是,家长应该掌握一个度。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应考虑家庭的收支情况、孩子的年龄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因素。一些有远见的家长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比如,通过让孩子做家务活适当给点报酬,使孩子认识劳动与报酬的关系;给孩子制定用钱的计划,帮助孩子养成计划花钱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培养理财意识等。但家长在让孩子接触金钱的同时,应该树立他们正确的金钱观,使孩子了解金钱与报酬的关系,体会挣钱的不易,不能盲目攀比。 实践与探索:调查一下你班同学的零用钱的情况,说说是怎么花的?第二课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你也许听说过“林旺”的故事。 林旺是

6、一只小象,它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放进了动物园,鼻子被一根链条拴在了木桩上。 有一次,林旺想挣脱铁链到猴山看看猴老弟,没想到用力过猛,铁链把鼻子挣得生疼。“哎呀,这条铁链太牢了!”林旺含泪舔着自己流血的鼻子,心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 半年后,林旺又想到大街上去转转,一挣链条,又把鼻子挣得生疼,它又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经过两次的失败,林旺再也不敢去挣那条铁链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旺长成大象了。这时候的林旺完全可以挣脱铁链到外面潇洒走一回了,但是,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林旺已经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这条铁链的,它再也不想到外面去玩了。终于,林旺老死在象房里了,

7、直到死,林旺也没有实现潇洒走世界的愿望。 可见,习惯决定了林旺的一生碌碌无为。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1998年,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要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比尔?盖茨听后也表示十分赞同。由此可见,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习惯的作用和影响。实践

8、探究:1、“林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说说好习惯的重要性。 第三课 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例如,在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时,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

9、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另一位家长的做法更有意思。他的孩子看书写字的习惯非常不好,经常是眼睛离书本非常近。他担心孩子会患上近视,非常苦恼。后来,他去咨询一位教育专家。教育专家问这位家长,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好恶。这时,他想起孩子对大葱的气味非常敏感。于是,教育专家指导家长把大葱的液汁涂在桌面上,并告诉这位家长,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看书写字的好习惯。这位家长将信将疑,但还是按教育专家的意思去做了。果然,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原来,孩子在写字的时候,一旦头低得接近桌面,他的眼睛就受不了大葱的刺激而流泪,从而不得不抬起头。久而久之,孩子真的纠正了坏习惯。 这种方法是教育学上所说的“厌恶法”,

10、这种厌恶法不仅可以纠正孩子在行为上的习惯,而且对纠正孩子某些心理上的坏习惯也有较好的作用。 当然,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不仅需要行为的弱化,还需要大人们配合做一些思想工作,如心理辅导和正向诱导,各种方法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坏习惯是可以消除的。实践探究: 你对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是怎么样理解的?第四课 学校是我家 卫生靠大家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但由于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 1. 乱扔乱丢。 现在同学们吃早点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饭盒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

11、虽然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2. 乱涂乱画、乱踢乱踏。 有的同学好动,总喜欢在教室内外的墙上留下乱涂乱画、乱踢乱踏后的痕迹,有的污迹漫延到一米多高,以楼道与楼梯较为严重; 3. 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 4. 垃圾乱倒。 有些值日生同学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将垃圾不倒在垃圾箱内,而是倒在了不该倒的地方,甚至倒进果皮箱里。 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同学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 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 纸上,再扔进垃圾桶; 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 捡拾地面上废弃物。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每个人都保证做到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实践与探索:结合我们身边的现象,开展小队活动,讨论行动方案。第五课 诚信的故事 故事一:早年,尼泊尔的

13、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瓶,返回时摔坏了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故事二: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

14、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实践与探索:你从这二则故事中,说说有什么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