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6].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091278 上传时间:2024-04-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6].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曲意境,领会表达的妙处。【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法【教学准备】诗歌相关视频动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相关视频动画二、 释题,背景1. 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2. 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

2、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3. 标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三、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全班齐读诗歌,并勾画出诗歌中的意象。(教师点拨: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物象+情感)四、 分组赏析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赏析一句。讨论完毕后汇报成果,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进行补充。(教师点拨赏析方式,主要是抓住重点意象和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1. “杨花落尽子规啼”(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

3、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 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4) 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2. “闻道龙标过五溪”(1)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2)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3)过五溪: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3. “我寄愁心与明月”(1) “愁

4、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2) “明月”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4. “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五、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1. 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明确: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山高水长,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浪漫和浪漫主义: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浪漫主义: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2.写作特色:(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