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知识小结.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08622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册知识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册知识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册知识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册知识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册知识小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册知识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知识小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本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单质:物质在组成中含有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缓慢氧化。例如(铁生锈、腐烂、酿造、腐熟)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

2、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 相对原子质量:(Mr)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字母关系式可表示为:A+BC。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字母关系式可表示为:AB+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3、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字母表示为:A+BCB+AC。复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互相交换成分的反应类型,字母表示为:AB+CD=AD+CB;三、物质1.空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3.氧气:标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1 L水只能溶解30 mL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

4、液体,-218变为淡蓝色固体.4.金刚石: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 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天然最硬的物质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天然最软的矿物之一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这种足球结构的分子很稳定。它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5.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6.一氧化碳:无色无味难溶于水,能燃烧,火焰呈蓝色。四、元素符号:a.金属元素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Sn锡Pb铅Cu铜 Hg汞 Ag银 Pt铂Au金Mn锰 Ba钡b

5、非金属元素 O氧 H氢 N氮 P磷 S硫 C碳 Si硅 Cl氯 F 氟Br溴 I碘c稀有气体 He 氦Ne氖 Ar 氩2、常见的离子符号H+ 氢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 Al3+ 铝离子、Fe2+ 亚铁离子、Fe3+ 铁离子、K+钾离子、 Ca2+ 钙离子、Cu2+ 铜离子、Ba2+ 钡离子、Zn2+锌离子、Ag+ 银离子、OH- 氢氧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SO42- 硫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 PO43-磷酸根离子、 S2- 硫离子、O2- 氧离子、F- 氟离子、Cl-氯离子、 NH4+ 铵根离子、 MnO42- 锰酸根离子 3、原子结构图会画前20号元素的原子示意图

6、4、化合价+1 +1 +1 +1 +2 +2 +2 +2 +2 +3 +2 +3 -2 -1 -1H K Na Ag Ca Mg Zn Ba Cu Al Fe(FeO) Fe(Fe2O3) O Cl F+1 -1 -1 -1 -1 -2 -2 -2 -2 -3 -1NH4 OH NO3 ClO3 MnO4(KMnO4) MnO4(K2MnO4) CO3 SO4 SO3 PO4 HCO3五、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质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 元素 原子构成 组成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H2 O2 N2 Cl2 O3 C P S 构成离子分子构成物质 稀有气体HeNe

7、 Ar 纯净物 氧化物:Fe3O4 CuO CO2 H2O CO Al2O3 酸:HCl HNO3 H2SO3 H2SO4 H2CO3、H3PO4 机化合物 碱: KOH NaOH Ca(OH)2 Mg(OH)2 化合物 盐:CaCl2 Na2SO4 Na2CO3 KI NaCl 有机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 淀粉 乙醇(C2H5OH)甲烷(CH4) 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注:中子数可能为零)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

8、电子数 (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六、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固+固(一般需加热) 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 固+液(一般不需加热) 液+液 反应条件(是否需加热、加催化剂) 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装置 排空气法向下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法(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1.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方程式) 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较纯氧气)、向上排空气法 。原因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固固加热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反应装置工业上制取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

9、瓶中)。高锰酸钾加热堵一团棉花,而氯酸钾不需要 KMnO4 KClO3 H2O2 2、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溶于水Zn+H2SO4 Zn+HCl3、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注:不能用排水法,CO2能溶于水CaCO3+ 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CaCO

10、3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P2O5 (2) C+ O2 CO (3) Al + O2 Al2O3 (4) Fe+ O2 Fe3O4 (5) Mg+ O2 MgO (6) H2O2 H2O + O2 (7) H2O H2+ O2 (8) H2 + O2 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 H2 (3)Fe2O3 + H2SO4 Fe2(SO4)3 + H2O(4)Al + H2SO4 Al2(SO4)3 + H

11、2 (5)Fe(OH)3 + H2SO4 Fe2(SO4)3 + H2O(6)Al2(SO4)3 + NaOH Na2SO4 + Al(OH)3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 K2MnO4+ MnO2+ O2(2)Al+ CuSO4 Al2(SO4)3+ Cu (3)Zn + HCl ZnCl2 + H2 (4) Al2O3 + H2SO4 Al2(SO4)3 + H2O (5)Fe2(SO4)3 + NaOH Na2SO4+ Fe(OH)3(6)NaCO3+ HCl NaCl + H2O+ CO2(7)CH4 + O2 CO2 + H2O (8) C + CO2 CO(9

12、)NH3 + O2 NO + H2O (10) CO + Fe2O3 Fe + CO2(11) Fe+ CuSO4 = FeSO4+ Cu (12)Fe2O3+ CO= Fe+ CO2 (13)Na2SO4+ BaCl2 = NaCl+ BaSO4 (14)H2+ CuO = Cu+ H2O (15)Na+ H2O = NaOH+ H2 (16)CH4+ O2 = CO2+ H2O (17)C2H5OH+ O2 = CO2+ H2O (18)NaCl+ AgNO3 = AgCl+ NaNO3(19)CuSO4+ KOH = K2SO4+ Cu(OH)2 (20)Al+ H2SO4 = Al2(SO4)3+ H2 (21)HgO =Hg+ O2 (22)Fe(OH)3+ H2SO4 = Fe2(SO4)3+ H2O(23)NaOH+ HCl = NaCl+ H2O (24)C2H4+ O2 = CO2+ 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