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08386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3课白杨_人教新课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2、”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看拼音,写词语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

3、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g f ji x jing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 )壁 ( )摸 ( )绍 清( ) 新( )答案:戈壁 抚摸 介绍

4、清晰 新疆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二、根据拼音写一写。1在救灾前线,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穿行,他们的身影永远是那么qn x( )、有力2万里碧空,太阳那柔和的光芒f m( )着大地,空中的鸟儿自由地舞蹈,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望着这鸟语花香的春天,我不禁xin r chn s( )。答案:清晰 抚摸 陷入沉思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画“” yn( ) hng( ) gn( )沿线 一行白杨 枝干 yn( ) xng( ) gn( )答案:yn( ) hng( ) gn(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四、 比一比,再组词。僵( ) 析( ) 浑( )

5、辩( )疆( ) 晰( ) 挥( ) 辨( )答案:僵(僵硬) 析(分析) 浑(浑浊) 辩(争辩)疆(新疆) 晰(清晰) 挥(挥手) 辨(分辨)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词的辨别能力五、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在错字上面画“”,并改在括号里。1、混黄一体 高大挺秀 茫茫戈壁( )2、风砂雨雪 界限清析 飞快闪过( )3、抚模孩子 望着窗外 一丝微笑( )4、陷入沉思 举着雨伞 新疆戈壁( )答案: 1、混浑 2、砂沙 析晰 3、模摸 4、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力六、写出近义词。清晰( ) 抚摸( ) 沉思( ) 严肃( )答案:清楚 摩挲 深思 严正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

6、的理解 清晰:形容词,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 清楚:对事物了解得很透彻。 抚摸:用手轻轻摩挲。 摩挲:用手抚摩。 沉思:深沉地思考。 深思:深刻地思考。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作风、态度等)认真。 严正:严肃而正大光明。七、 写出反义词。软弱( ) 表白( ) 严肃( )答案:坚强 沉默 活泼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软弱:形容词。缺乏力气,不坚强。含贬义。 坚强:形容词,强固有力;动词,使坚强。褒义词。 表白:(动)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沉默:不发声,不说话。 严肃:神态、气氛庄重,使人敬畏。指作风态度认真。 活泼:生动自然;不呆板。指单质或化合物容易与其它单质

7、或化合物起化学变化。八、根据意思写词语。1、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2、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得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答案: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九、选词填空。清晰 清楚1、这件事我跟你说不( )。2、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 ),都是浑黄一体。答案:清楚 清晰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辨别能力 清晰:形容词,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 清楚:对事物了解得很透彻。十、按课文内容填空。爸爸的微笑_,脸色变得_,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_就_,哪儿_,它就在哪儿很快地_,长出_。_风沙还是雨雪,

8、_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_,那么_,不_,也不_。”答案:消失了 严肃起来 从来 这么直 需要 生根发芽 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 不管遇到 直 坚强 软弱 动摇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十一、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哥哥还不满足( )为什么它这么直( )长得这么大( )2、(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 答案: 1、哥哥还不满足(:“ )为什么它这么直( , )长得这么大( ?” )2、( “ )爸爸( ,”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 )你看那树多高( !”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十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戈壁 ( )的

9、身影 ( )的枝干( )的闪过 ( )地说 ( )的抚摸答案:茫茫 高大 粗壮 匆匆 兴奋 轻轻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十三、根据所给的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xin ( )入 ( )饼 贡( ) ( )法ji ( )绍 国( ) ( )心 ( )书答案:陷入 馅饼 贡献 宪法 介绍 国界 戒心 借书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辨别能力十四、缩写句子。、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_、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_答案:、争论打断了思路。、嘴角浮起微笑。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句子的缩写能力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

10、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2、“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3、“地”前限制要删去。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5、数量词语照样删。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

11、或语气、情感。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第一组 第3课 白杨十五、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3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 )答案:拟人 设问 反问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别能力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反问:就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语气表否定,否定语气表肯定。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第一组 第3

12、课 白杨十六、按要求写句子。1、旅客正望着白杨树出神。(改成拟人句)_2、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改成设问句)_答案:1、旅客正望着站的笔直的白杨树出神。 2、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第一组 第3课 白杨十七、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_答案: 1、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边防战士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卫着祖国。 2、哪儿有危险,哪儿有火灾,都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严冬酷暑,不管是风吹雨打,他们总是默默无闻为我们的城市奉献着。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