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07866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导学”模式解读什么是“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导二主四联动”。(一导:导学案;二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联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四个基本环节联动导学。) 1、“问题导学”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 学生是活生生不断成长的个体,教育应服务于学生。“问题导学”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改革理念,教育的重心从满足成人对学

2、生的要求逐步转向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学生设计、开发程序,并指导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教师承认、尊重、相信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能,学生在享有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展示权等权利的过程下享有真正的生活。教师在实施问题导学模式时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1)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2)“注入式满堂灌”是教师“偷懒”的表现。 (3)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4)学生是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应把课堂的空间与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 (5)教学的效益是如何使课堂有效,师生应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

3、上。 (6)发现不了学生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7)靠“抢时间,压作业”来提高成绩的教师是不合格教师。 (8)课前充分准备使问题价值最大化,课中使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方式展示得以解决,课后对有价值问题强化巩固,使师生更好地生成新的问题。 2、“问题导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基石 一切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最终的解决,没有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便再没了价值。因此,我们把问题解决作为“问题导学”模式的基石。 “问题导学”模式突出了导学案的引导性、学习的自主性、小组的合作探究性和学生的充分展示性。学生学习什么知识,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学多深,学多宽等,都是在问题、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进行

4、的。把握问题解决,就是把握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注重问题解决,就是注重学生成长的价值。 根据学科及内容,“问题导学”模式下的一节课可以是以其中一个环节为主,也可以同时融合几个环节,可分为自主课、展示课、反馈课、训练课、综合课等课型,从而实现了把握问题,让问题得到解决。 “传统模式”与“问题导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传统课堂在预习、课中、课后,都缺乏可预测性,而“问题导学”,对学生的每步学习都有组织、时间、空间的保障。确定了问题得到解决,就能够保障课改目标的顺利抵达。“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有哪些?“问题导学”是一种从教育思想、教育追求演化而来的教育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要想顺利地实施,导学

5、案的编制、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的落实、自主学习的安排、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达标检测的组织等是不可或缺的,这正是“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 1、导学案:推进“问题导学”的载体 “问题导学”提出问题是关键,传统课堂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问题的生成。那么我们该怎么在“问题导学”的模式下生成问题呢?其中“导学案”就起了关键的作用,是推进“问题导学”的载体。“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及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各校有“学案”、“学道”、“学习单”等不同的称谓,实质都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案的核心内

6、容即问题设计。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转化为不同的探究问题,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分层,以适应不同的学生来研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问题导学”模式中,往往通过问题串导引学生进行学习。关于问题的设计我们提出了7大原则: 原则1:目标引领性原则。在目标的引领下设计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围绕目标设计; 原则2:学科本源性原则。问题设计要围绕核心知识和知识的核心,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原则3: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应该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把握好“度”,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原则4:启发性原则。问题设计应该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可以有知识联系性和思想方法类比的引导,但是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7、以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串”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原则5:任务驱动性原则。问题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性,能促进学生主动的、“自动化”的思考,要“大器”,不要太琐碎,以免形成学生对教师“亦步亦趋”的依赖; 原则6:关联性原则。“问题串”之间有内在的逻辑线索将之串联,这个线索就是学科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科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 原则7:引申性原则。完成问题之后要有提炼、概括、引申、发展,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学科思想的点拨,实现学科的教育功能。 围绕上述原则,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不能是那种不动脑子就能答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

8、,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前后衔接;问题要有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还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及关键点;问题要思路清晰,切忌含糊不清、要求不明,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问题要少而精,力求合作的高质量,做到问者问题少而精,学者质疑多且深。 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读、导思、导练三种功能。导读,是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对基本知识梳理和识记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相关部分。一般做法是,导学案要求在课前发放,导学案中要指定学习内容、指明学习方法、分解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导读”提示,自己研读教材内容,对疑问或不

9、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交小组讨论解决。每节课安排10分钟左右为小组讨论时间,小组内部可以就自学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研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解决。导思,是从问题引导入手,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知识,变学为思,变教为诱。导思贯穿导学案的整个过程,是导学案的核心内容。导练,是课堂上完成典型题例的过程,是在导学案引导下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学生质疑答疑、教师点评释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小组间相互质疑答疑,教师关注活动过程,适时进行点拨,达到充分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通过导学案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载体,给课堂一个脉络,让学习在计划内超额完成。 2、学生为主体、教

10、师为主导,推进“问题导学”的核心理念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呢?即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由过去的听众变为演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初步解决问题。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展现自我,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大胆质疑,优化答案,提升能力。通过达标检测,反思自我,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总之,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困难让学生设法攻克,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通过研究,比较、建构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并发展相应的能力。 什么是以教师的主导?即教师由过去的演员转

11、变为导演,在课堂上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动态信息交流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和作用的减少,相反,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将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重视过程将会事倍功半。一是课前要认真编写导学案,主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的广度。二是课中引导,通过观察,了解、点拔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使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参与到存在困惑的小组帮助其解决困难。四是主导课堂氛围,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让学生在民主、积极、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2、。 3、自主学习:推进“问题导学”的能力支撑传统课堂有一种学习方式叫自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却不同于自学。不是传统意义下的自习或预习。自主学习的水平决定了后续活动的质量,并且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要通过慢慢的培养来获得。 自主学习与传统意义下的预习或者自习相比,传统意义下的预习或者自习是宏观的,没有具体任务安排,没有教师指导,完成任务的质量不可测等;而“问题导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是以导学案为载体,有规划、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及发现的问题,安排了确定的时空,并由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及提供帮助,对所完成的任务给予严格的评价。这样的自主学习,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为后继的小组讨

13、论,班级展示交流奠定基础。 首先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各学科课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课时数,语数外理化给予同课时数的配套自习,生政史地给予减半课时数的配套自习,其余自习和课时全部还给学生为自主学习时间。 其次要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个人阅读文本,做到流利朗读,边读书边思考,思考每句话,理解每段话,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会问或会质疑,对有关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并完成相关识记任务。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准备。 本课的作业只能在本节课配套的自习完成,不得布置超出课时和配套自习时间以外的作业,不得随意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配

14、套自习期间,禁止教师满堂灌,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新课堂模式下,自主学习是关键,若该环节处理不好,则接下来的课就无法操作。为使自主学习有效、高效,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精心编写导学案,规划好自主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该从哪儿入手,该学些什么,该完成什么。并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归纳,让学生明确怎样学,使学生能通过每一节的学习,习得方法,能举一反三,逐步具备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来回巡视,注意观察,随时给与学生肯定性评价和积极鼓励,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 (3)教师应适时指导和给以帮

15、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发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但是教师的引导要讲究时机(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时,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时,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等),讲究艺术,只有教师主导的得体,学生的自主才能到位。 4、合作探究:推进“问题导学”的形式保障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得到运用和推广,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形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更大化地被开发。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建构知识的,不同的学生总是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对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心理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合作与交流是人的一种需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一笔财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问题导学”模式把合作探究作为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利用小组、利用评价,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是业务性很强的学习共同体,“问题导学”模式中,利用小组的合作探究实现了大班教学小班化。在传统模式下,小组更多的是承担行政职责,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