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考试资料.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0774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考试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遗传学考试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遗传学考试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遗传学考试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遗传学考试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考试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染色体组:生物细胞内所有的一定大小,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同源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分析: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胚乳直感:在3n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果实直感: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的个体。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的个体。单位性状:植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性性状。基因互

2、作:由于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交换值: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间不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结构基因:是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般DNA序列。染色体组: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染色体。半保留复制:随DNA分子双螺旋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两个新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基因突变:在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上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

3、称复等位基因。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自花授粉不结实,而株间授粉却结实的现象。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而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保持系:N(W)具有保持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传递的能力。不育系:曲于S(W)被N(W)所保持,从而在后代出现全部稳定不育个体。恢复系:N(RR)和S(RR)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固异缩:细胞分裂时, 核内染色质要凝缩成染色体结构,对碱性染料着色很深,一旦脱离分裂期, 染色体去凝集成松散状态, 此时染色着色力减弱。但是,有些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凝缩周期与其它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异固缩填空1

4、)1900年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称之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分子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GJMendel 。6)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可分为:核不育型、质不育型、质核不育型。7)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的科学。8).遗传学研究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9)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个数是其性细胞的2倍,用2n和n表示。10)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分裂:减数的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的第二次分裂。11)减数分裂前期可分为:细线期、偶线

5、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12)减数分裂后期I实现了2n数目减半。13)减数分裂后期II着丝点分裂为二。1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表现规律、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内在规律、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15)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表现最为明显。16)胚、胚乳和种皮分别为:2n,3n,2n。判断:1)形态上营养器官比二倍体大。2)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体现动植物都是ATCT进行转基因。3)染色质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4)染色体的特征 所有染色体形态结构不一样,但是一个整个,如果任何一个不育或变异都变异。5)连锁强度与交换值 遗传距离越大,交换值大,连锁强

6、度小。6)单倍体的遗传特点 单倍体表现高度不育。简答:一 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子一代(f1)群体内有3/8为红果二室,3/8红多室果,1/8黄二室果,1/8黄多室果,试问这两个杂交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解: 番茄果室遗传: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其后代比为: M:m=(3/8+1/8):(3/8+1/8)=1:1因此其基因型为:Mm和mm番茄果色遗传: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其后代比为Y:y=(3/8+3/8):(1/8+1/8)=3:1因此亲本基因型为:Yy和Yy又因为两对性状是独立

7、遗传的,所以这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YyMm和Yymm 二 玉米细胞有十对染色体,写出叶,根,胚乳,胚囊母细胞,胚,卵细胞,反足细胞,花药壁,花粉管,核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解: 叶:2n=20(10对) 根:2n=20(10对) 胚乳:3n=30 胚囊母细胞:2n=20(10对)胚:2n=20(10.对) 卵细胞:n=10 反足细胞:n=10 花药壁:2n=20(10对)花粉管核:n=10三、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104=40个花粉粒,402=80个精核401=40个管核,10个卵细胞可形成101=10个胚囊,101=10个卵细胞,102=20个极核,102=20个助细胞,10

8、3=30个反足细胞。四、小麦无茎基因A是显性,有茎基因a为隐性。写出下列各杂交组合F1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组合F1的群体中,出现无茎和 有茎的机会是多少?(1)AAaa,F1的基因型Aa,表现型为全部为无茎个体(2)AAAa,基因型AA,Aa表现型,全部无茎。(3)AaAa基因型AA、Aa表现型无茎:有茎3:1(4)Aaaa,基因型Aa、aa表现型无茎:有茎1:1(5)aaaa,基因型aa,表现型,全部无茎五、光颖、抗锈、无茎(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茎(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茎(PPRRAA)的小麦10株,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茎(

9、P-R-A-)小麦几株?要从F3选出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茎的结合小麦株系(PPRRAA)首先要在F2群体中获得纯合基因型的植株(PPRRAA)因为F2中只有基因型为PPRRAA植株的后代,在F3植株中才能表现为结合的毛颖,抗锈,无茎株系(PPRRAA)即在F3株系中其性状不会产生分离由于F2群体中能够产生PPRRAA的概率为1/27所以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为(P-R-A-)的小麦植株。1/27=10X,X=1027=270(株)六a、b、c、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侧交得到下列结果: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距离和符合系数。1,(+、74、a+、106):2,(+c

10、、382、a+c、5)3,(+b+、3、ab+、364)4,(+bc、98、abc、bb)根据上表结果+c和ab+基因型数目最多为亲本型,而+b+和ba+c基因型的数目最少,因此为双交换型比较二者便可确定,这3个基因的顺序吗,a基因位于中间。则这三个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基因见得距离为:ab间单交换值=(3+5+106+98)/1098100%=19.3%;ac间单交换值=(3+5+74+66)/1098100%=13.5%;bc间单交换值=13.5%+19.3%=32.8%其双交换值=(3+5)/(10980.135)=0.28。这3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bac,ba间的遗传距离为19.3%,ac间

11、的距离为13.5%,bc间的遗传距离为32.8%。七 马铃薯的2n=48是四倍体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 答: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当其时单倍体时,减数分裂才形成2个二价体。如是异源四倍体话,减数分裂会形成24个单价体。八 为什么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答:大多数的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是有害的。因为现存的生物都是经历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其控制下的代谢过程,都已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状态。如果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原有的协调关系不可避免地要遭到破坏或消弱,生物与正常生活的代谢关系

12、就会被打乱,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有害后果。一般表现为生育反常,极端的会导致死亡。九 突变的平行性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实践意义?答: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突变的平行性。根据这个特点,当了解到一个物种或属内具有哪些变异就能够预见到近缘的其他物种或属也可能存在相似的变异类型,这对于人工诱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十 母性影响与母性遗传区别?由于母本基因型的影响,便于代表现母本性状的现象叫母性影响。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母性遗传十分相似,且并不是由于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于核基因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积累所决定的,故不属于母性遗传的范畴。十一简述:一般染色体的

13、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答: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长臂、主缢痕、着丝粒、短臂、次缢痕和随体6部分。类型有:L型染色体、V型染色体、棒状染色体、粒状染色体。十二雄配子次年改成过程:雄蕊的花药中分化出孢原组织,进一步分化为花粉母细胞(2n),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n),从而发育成4个小孢子,并进一步发育成4个单核花粉粒。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他经过1次有丝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而生殖细胞又经过1次有丝分裂,才形成1个成熟花粉粒,其中包括2精细胞和1个营养核。十三简答: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特点。答:(1)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形式,彼此以一定的空间距离平行的环绕于同

14、一轴上,很像一个扭曲起来的梯子。(2)两条多核苷酸链走向为反向平行,即一条链磷酸二脂键为5-3方向,而另一条为3-5方向,二者刚好相反。(3)每条长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状碱基,碱基一方面与脱氧核糖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氢键与它互补的碱基相联系,相互层叠,宛如一级一级的梯子横档。互补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对氢键,而C与G之间形成三对氢键,上下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0.34nm。(4)每个螺旋为3.4nm长,刚好含有10个碱基对,其直径为2nm。(5)在双螺旋分子的表面大约和小沟交替出现。十四: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何不同?1)真核细胞DNA的合成只能在细胞周期S期进行,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

15、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DNA合成。2)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则为多起点的。3)真核生物DNA合成所需的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4)有两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导链的合成。5)染色体末端的复制,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为线状。十五: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备条件?1具复制原点,在宿主细胞中不仅能独立地自我复制,而且能带动携带的外源DNA片段一起复制。2具有多克隆位点。3至少具有一个选择标记基因。4易从宿主细胞中回收。十六:细胞质遗传概念及特点?概念:由细胞质内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特点遗传方式是

16、孟德尔式时,杂交后代一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R表现母本性状。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由附加体或共生体觉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和感染。十七:基因突变概念及特点?基因突变:在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上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特点:1.突变的重复性和可逆性。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4.突变的平行性。十八:孟德尔豌豆花色的遗传P(原本):红花()X 白花() F1: 红花 F2: 红花 白花 705 224 比例:3:1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完全一样,说明了F1和F2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十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