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护理程序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2.30KB
约31页
文档ID:557076952
第九章护理程序_第1页
1/31

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而科学地安排护理活动的工作方法它是护士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系统而全面的整体护理,包括全面评估及分析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计划及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使病人得到完整的、适应个人需要的护理护理程序是护理专业独立性和科学性的体现,为护理学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第一节概述护理程序意味着护理过程中思考与行动的结合,体现了专业护理实践的实质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确认服务对象对健康和疾病状态的反应,设计帮助服务对象的具体措施,实施护理,并通过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确定其有效性一、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一)护理程序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护理程序(nursingprocess)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程序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综合指要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服务对象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动态指护理措施应根据服务对象健康问题的不断发展而随时调整;决策指针对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决定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反馈指实施护理措施后的结果又决定和影响下一步制定护理措施。

因此,护理程序是以增进和恢复人类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包括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计划和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2.特征护理程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目标性:护理程序以识别及解决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以及对健康问题的反应为特定目标,全面计划及组织护理活动,目的是满足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整体需要,帮助服务对象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达到最佳健康状态2) 个体性:护理程序的主要特征是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设计护理活动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不同,预期目标也不同,护理活动也因人而异3) 系统性:护理程序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指导护理工作的各个步骤系统而有序地进行,每一项护理活动都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保证了护理活动的连续性4) 科学性:护理程序不仅体现了现代护理学的理论观点,而且运用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如控制论、需要论等学说为理论基础5) 动态性:运用护理程序并非限于某特定时间,而是随着服务对象反应的变化随时进行当服务对象情况变化时,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应随之改变6) 互动性:在运用护理程序过程中,需要护士与服务对象、同事、医生及其他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7) 普遍性:护理程序适合在任何场所、为任何护理服务对象安排护理活动无论护理服务对象是个人、家庭、还是社区,无论其工作场所是医院、家庭病房、社区诊所、还是保健康复机构,护士都可用护理程序组织工作,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工作方法,为实施整体护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二)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护理程序1955年由赫尔(Hall)首先提出,当时认为护理程序是一种观察、测量、收集资料及分析结果的科学工作方法继赫尔之后,1959年约翰逊(Johnson)、1961年奥兰多(Orlando)在《护患关系》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护理程序”一词1965年威登贝克(Wiedenbach)等三名护理学者将护理程序分为三个步骤,但三人的见解各有不同,约翰逊将护理程序分为评估、决定及行动;奥兰多与约翰逊的观点类似,认为护理程序包括病人行为、对护士的反应及护理行动而威登贝克则将护理程序分为识别、行动及评价,首次将评价纳入了护理程序中1967年,尤拉和沃尔什(Yura&Walsh)出版了第一本权威性的教科书《护理程序》,确定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及评价四个步骤1973年,盖比和拉文(GebbieandLavin)在护理程序中又增加了护理诊断,使护理程序成为五个步骤。

1977年,美国护士会(AmericanNurses'Association,ANA规定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并将其列为护理实践的标准三)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组成,这五个步骤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影响护理评估(nursingassessment):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收集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资料并进行整理,以发现和确认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护理诊断(nursingdiagnosis):在评估基础上确定护理诊断,以描述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护理计划(nursingplan):对如何解决护理诊断涉及的健康问题作出决策,包括排列护理诊断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和书写护理计划护理实施(nursingintervention):即按照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的活动护理评价(nursingevaluation):即将服务对象对护理的反应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根据预期目标达到与否,评定护理计划实施后的效果必要时,应重新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引入护理程序的下一个循环(见图9—1)二、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一)系统论系统论(systemstheory)最早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贝塔朗菲(LudwigwonBertalanffy)提出,1973年他又进一步提出和发展了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systemstheory)。

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互相联系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及功能的统一体虽然系统千差万别,但所有系统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① 集合性:每一系统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单个事物或简单事物不能称为系统;相关性:系统与要素及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目的性:系统的活动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为了达到目标,需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性:理想的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② 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有层次,由比它更小的系统——要素组成对某一系统来说,组成该系统的要素称为次系统,该系统所组成的更大的系统称为超系统;⑥动态性:包括系统内部的动态变化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系统内部需要不断变换及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2.系统的分类系统按照其与环境联系的密切程度分为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闭合系统不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绝对的闭合系统并不存在,只存在相对的、暂时的闭合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来完成输入是指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环境进人系统的过程,反之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系统进入环境的过程称为输出,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影响系统的再输入,称为反馈。

开放系统正是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保持与环境的协调、平衡并维持自身的稳定(图9—2)3.系统论与护理程序服务对象一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基本目标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保持各次系统间以及机体与环境间的平衡当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不仅需要疾病护理,而且需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性照顾护理程序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输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护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医疗设施等,经评估、诊断、计划和实施等系统的处理与转换过程,输出实施护理计划后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评价预期健康目标实现的程度,并进行信息反馈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已达到预期目标,护理程序终止;若目标尚未达到,则需要重新收集资料,修改护理计划及实施,直至达到预期健康目标(图9-3)二)信息论信息论(informationtheory)于1948年由美国学者香农(C.E.Shannon)提出信息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属性,是运动的规律和状态的表征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大脑都普遍存在着信息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特点、性质和度量的方法,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贮存、处理和交换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而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是一个获取、传输、贮存、处理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如:护患之间可通过传递信息进行交流因此,信息论在护理程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之一三)控制论控制论(cybernetics)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首先提出,它是研究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及通信的规律,即各种开放系统的控制规律的科学控制论可应用于任何系统,主要研究系统行为的操纵控制和反馈调节,即研究系统在何种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采取什么措施可使系统稳定,以及如何使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种所期望的稳定状态过渡黑箱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那些既不能打开箱盖,又不能从外部观察内部状态的系统所谓黑箱方法是不打开黑箱,亦不考察系统的内部结构,而只通过对系统外部的考察,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通过研究对象的功能、行为,去推断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制将这种方法引用到护理程序中,则服务对象相当于不打开的“黑箱”系统,通过观察其外部功能、行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信息反馈,控制调节系统的再输入,直到系统输出的功能、行为达到预期目标四)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应用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

评估阶段的评判性思维技能,如:进行可靠性观察,区分有关和无关、重要和非重要资料,核实、组织资料,根据某一理论框架将资料分类诊断阶段的评判性思维技能,如:分析资料的类型和关系,确认服务对象的资料与正常的差距,作出推断,当缺少资料时延缓判断,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验证假设,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确认相关因素计划阶段的评判性思维技能,如:不同情景下知识的迁移,建立可评价标准,设立目标,不同学科人员间的合作,确定问题的优先顺序,从其他学科引用一般原理实施阶段的评判性思维技能,如:运用知识实施护理干预评价阶段的评判性思维技能,如:决定目标是否可行,进行以标准为基础的评价五)其他在运用护理程序过程中,还需要引用其他理论,如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压力与适应理论以及解决问题论等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可用于收集或整理服务对象的资料,并按照需要层次的划分,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确定护理的重点压力与适应理论帮助护士观察和预测服务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并依此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去减轻应激原的作用,提高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学精品说是系统性地明确一个问题,并制定与问题相关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护理程序是解决问题学说在护理学专业中的具体实践。

护理程序在现代护理理论基础上产生,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护理活动为服务对象的健康服务,可作为框架运用到面向个体、家庭和社区的护理工作中第二节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有关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对此进行整理与分析,以判断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护理评估是护理过程的基础与核心部分,评估的质量直接影响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的准确性一、护理评估的概念护理评估(nursingassessment)是指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护理对象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或护理需要评估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是确立护理诊断和提供有效护理措施的基础,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参考二、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各医院在设计评估表格时,由于应用不同的评估依据,评估内容也不尽相同,常用的评估指导模式包括:戈登(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型态、NAND人类反应型态、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等,但大致都包括以下内容:(一)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健康检查及心理社会状况等1.一般资料包括:①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住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