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068170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一年级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的起始阶段。队列队形练习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内容。通过队列队形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队列队形练习知识,技术技能,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呢? 队列队形对一般人来说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动作技能,但对于刚进入小学校门一年级学生而言,体育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掌握绝不容易。怎样开展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呢?教师必须认清其重要性、存在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乐学。2一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1)一年级学生生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神经抑制过程不完善

2、,精密分化能力差,在练习活动中,多余的动作和错误的动作多;小肌肉群的发育尚不发达,因而掌握精细动作比较困难。 2)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期和适应期。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入学后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奇。而对于体育课,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对于一些枯燥无味的的练习不感兴趣,如队列队形练习,广播操练习。他们喜欢游戏,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是渴望而迷恋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差,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活动本身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他

3、们最初的学习动机;对老师高度信赖,一般都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在老师面前好表现,喜欢老师的表扬。3教材分析在学校无论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还是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集会等都离不开队列队形的组织和变化。它贯穿于课的各个环节,所以说它是衔接体育课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队列队形练习能促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正确的站立、行走可使青少年的肌肉和骨胳得以协调正常的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另外,队列队形练习能有效加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在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学生必须控制自己的

4、动作、行为,努力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同一致,促使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 一年级新生要学习的队列队形主要包括: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报数、原地转向、走步等项目。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引入游戏,激发兴趣。兴趣发自于欢快的情绪,情绪是兴趣的直观反映。而游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队列队形练习,学生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对、做好。教师可以设计“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代替一成不变的讲解、示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游戏间增加了竞争性、趣味性,学生的热情也会进一步的提

5、高,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的孩子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些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利用游戏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2)创设情境,提高热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盲目地、机械地重复教师的示范动作,味同嚼蜡,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队列队形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一年级的学生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创设“学习解放军”情境,让学生能

6、够感受解放军的的气势雄壮,步伐整齐。比如在教授原地三面转发时,教师可以把操场设计成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有一部分学生手手持旗帜扮演指挥的军官,一部分扮演海军列队听从指挥。让指挥的学生挥舞着旗帜指挥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改变以往重复单一的方向转动,又可让转得好的同学轮流来指挥,低年级学生的爱表现,好新鲜,从而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来。3)语言简明,肢体帮助。教师的语言也很重要,一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简单的动作你以专业的术语来规范讲解,可能听得学生一头雾水,教师可把讲解的内容精炼用简单的字或词来阐述动作。如在立正的讲解中,教师可采用四字词语来进行讲解:脚尖分开、脚跟并拢,两手贴紧,要看前方,立如青松。学

7、生听得懂,记得住,提高了学习效率。肢体语言在体育课中占的比重很大,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只凭体育教师单纯的说、教、必然使学生说教比较的困难,教师教得也很累。有时教师通过动作上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来得清楚,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在一跟一学中,提高动作的掌握质量。同时教师准确到位的示范,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形体的美,吸引他们投入到认真地练习中来。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的记忆能力,空间方位感较差,教师在刚刚练习时适当引入动作手势,如在练习向左右转时教师可以借助手势指明学生要转的方向,避免学生为了分辨方向而忽略了动作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一个简单的手势来提醒学生动作要点,如在齐步走和原地踏步的时候

8、,教师通过手臂抬起的动作,来提示学生手臂摆到位。甚至一个眼神也是可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你可用眼神鼓励做得好的同学;用眼神来提醒没有到位的同学。4)积极竞争,诱其乐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若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一定的奖励手段,定能提高学生对反复练习的积极性,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后多鼓励、常表扬,是让一年级学生乐于听话、接受教育并聚精会神训练的有效措施。如在原地踏步练习时要求学生的手臂摆平,大腿抬高,抬头挺胸。有些学生动作比较的标准,有些学生精神不集中,走起来懒懒散散。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马上表扬那些好的学生,夸他们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像个解放军战士。仅仅简单的几句话使被表扬的学生斗志

9、昂扬,也使更多的小朋友学有榜样,集中注意力,提高动作质量。通过及时的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竞争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同时可采用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特别是队列练习,可以采用会操的形式开展,并评选出最优秀小组。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5)巧用儿歌,规范动作。一年级的学生儿童活泼好动、爱唱爱玩,采用儿歌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动员了想象力,使学生在知识和经验许可的情况下愉快的练习。同时在教学中要关注孩子的接受水平,还要满足当前、寻求新奇的普遍心里,经常翻翻花样、换换口味,使学生记得住要领的同时,保持学习的兴趣,练习的热情。比如在教授“立正”的时候,在讲解完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学生边练习边学说顺口溜:你不动,我不动,两手贴裤缝,抬头又挺胸。这样学生不感到疲劳和呆板,又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富有情趣,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5小结 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追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避免用军训的方法进行。把学和玩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