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06699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8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4 1.1项目建设单位4 1.2项目概况6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19 2.1 发展规划分析19 2.2教育政策分析20 2.3行业准入分析24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25 3.1资源开发方案25 3.2资源利用方案及节约措施25第四章 节能分析27 4.1编制依据和节能规范27 4.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28 4.3节能措施与节能效果分析32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36移民安置分析36 5.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36 5.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40 5.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41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426.1 场址环境条件状

2、况426.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42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36.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56.5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486.6环境影响评价49第七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50 7.1 建设组织与管理50 7.2 物业管理55第八章 经济影响分析568.1编制依据568.2总投资估算568.3行业影响分析618.4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62第九章 安全与职业卫生669.1安全669.2职业卫生67第十章 社会影响分析6810.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6810.2社会适应性分析6910.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70第十一章 经济影响分析7111.1 行业影响分析7111.2区域经济影响分析71

3、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7212.1社会效益分析7212.2生态效益分析72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7313.1结论7313.2建议73第一章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单位1.1.1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1.1.2法定代表人 1.1.4单位简介 #学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于2013年6月成立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现有中、小学28个教学班,1600名在校学生,160多名教职员工。生源以本县各乡镇为主,辐射多山、科苑、景峰、车青、恒兴等县区。 举办者发晓东,1966年在

4、果岭三中参军(空军),后转业在地方长期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2009年退休后,本着回报家乡,服务家乡,为家乡公益和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原则,联合同仁,举办学校。建校以来,我校始终坚持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生学习、服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促发展,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1、办学理念: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才。 2、办学目标:质量过硬 特色鲜明 家长满意 社会认可 3、培养目标:品学兼优、身心健

5、康、习惯良好、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4、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情感关怀,自主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学校具有系统化的校园网、信息教学设施、报告厅,学生公寓餐厅、配有现代化的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是学生学习的沃土,成长的乐园。学校管理上注重学生自主管理与学校教师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生管理上,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综合考核。 在教师管理上,实行量化管理、按月评价、综合考核、质量与工资挂钩。教师的工作完全按照教师职业考的评价办法、教师执勤办法教师教学常规评价办法、教师工作量评价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师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进行评价,考评结果和教师利益挂钩。 后勤服务上力保安全、健

6、康、舒适和放心。一是学生就餐确保安全、健康。为确保学生营养合理搭配,实行周菜谱,即每周饭菜(每顿饭一荤一素两个菜,早晨有粥、晚上有汤)不重样;二是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每层楼两名有爱心的生活老师,指导学生生活,服务学生起居,监督夜间安全;三是校车接送让家长省心、放心。每辆车除安排服务员外,学校还安排了学生车长,确保学生坐车文明有序。 自建校以来。在历年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统考和抽考中,该校各年级段成绩均在前列。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 #学校三期项目1.2.2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果岭县商店镇政府向南3公里、桑阳路以西1.2.3规模及内容学校总用地面积6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7、39500平方米。本项目为#学校三期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3333.5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小学部留守儿童男生宿舍大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小学部留守儿童女生宿舍大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小学部留守少年儿童教学办公大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小学部留守儿童餐厅,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容积率:0.54; 建筑密度:22%; 绿化率:35.0%1.2.4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投资36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是由#学校自筹。1.2.5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果岭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入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县政府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的同时,当务之急是为居

8、民提供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设施配套,确保居民中适龄儿童可以就近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果岭县为了响应吉林省政府发展战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果岭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经吉林省教育厅和果岭县人民政府同意建设该项目。学校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由#学校筹金建设,归属果岭县教体局行政管理。 #学校将组建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和优秀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秉承果岭“诚、真、勤、仁”的办学传统,以培养基础合理、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学生为目标,采用层次化、个性化、个别化的教育方式,汇集优质师资和生源,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而富有人性化的管理、一流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环境,着力打造一所

9、全县一流特色学校,办起让果岭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学校将于近期按照市、县政府要求,启动建设#学校三期项目,以满足周边地区义务教育设施需求。1.2.6建设规模本项目的建设可满足果岭县日益增长的基础教育就学需求,对进一步提升果岭县教育水平,加快果岭教育事业发展起重要作用。本项目按照吉林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总占地面积50亩,建设:小学部留守儿童男生宿舍大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需资金投入1000万元;小学部留守儿童女生宿舍大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需资金投入1000万元;、小学部留守少年儿童教学办公大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需资金投入1200万元;小学部留守儿童餐厅,建筑面积2000

10、平方米,需资金投入400万元;项目共需投入资金3600万元。1.2.7建设方案 1、规划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使用空间 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感受、设计空间及色彩注意明亮畅快,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 (2)设计新颖、富于特点的建筑 根据所处的位置和特点,立面用色注意使用一些明快清爽的色彩,造型上较轻盈雅致,区别于普通的建筑,设计一个有鲜明个性的建筑。 (3)建筑与自然紧密结合,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 作为城市建筑,结合城市总体环境考虑,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内外均考虑相应的环境绿化,使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 (4)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畅通 学校功能相对较为简单,设计时注意各出入口位

11、置,既分离又方便联系,强调流线的合理与畅通。 (5)简洁务实设计,同时适当超前考虑 创建简洁,具有时代感的现代感建筑。本建筑群采用现代简洁的手法表达建筑,强调其简洁性,突出建筑的个性。注意利用建筑材料的配合,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充分反映出建筑的气质。 2、总图 (1)总平面布置 #学校三期项目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顺应地形及周围交通、建筑环境,把校园功能合理的分区。 (2)道路交通及竖向布置 学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安全性。项目用地东侧为城市主干道桑阳路,车流量很大,所以人行的校园入口宜设于这条路上。 校区内各自设有环绕整个学区的车行道兼消防车道,学校的主入口均设置前广场,校门采用分段设计,有独立的

12、车行出入口与校内车行环道连接,有效的将车流与人流分开,加大学生出入的安全性。 (3)绿化工程 本项目的绿化工程以集中绿地结合分散绿地的方式为主,主要在道路两侧、建筑物四周设置绿化工程,使校区内在临近城市干道面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绿化树种以草皮、小灌木及行道树为主。 (4)管线设计 场地内管线有:给水管、排水管、消防水管、电缆管沟、通讯线等。 消防水管沿道路一侧布置,其它管线按照管线的埋设深度,自建筑物基础开始向外由浅至深埋设。 管线和管沟横穿道路时,管顶至道路路面结构层底面的垂直净距离不应小于0.4米,不满足要求时应作加固处理。防护套管和管沟的两端伸出道路路缘石以外的长度不小于1.0米。 3、

13、建筑工程 (1)设计依据 建设方有关本项目的设计要求;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吉林省小学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标准; 吉林省中学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标准;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 吉林省消防条例;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 2003年4月。 (2)平面设计 整体分区明确 本项目主体建筑主要分为三个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 各分区功能设计合理 本项目办公区拟布置于综合教学楼中,另外楼内设有德育展览室、荣誉展览

14、室、接待室、广播社团室、会议室和行政办公室等办公用房。 教学区均布置在用地东侧,紧邻校园主入口处。教学楼共五层,整体型态采用庭院式布置,所有教室采光面均朝向庭院外方向,保证学生充足的日照要求。联系走道围绕庭院环绕布置,庭院中种植绿化植物,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后勤区设置于校园西南端,并在北侧设有独立的后勤出入口,避免后勤用品、餐厨用品及生活垃圾等交通流线干扰教学流线。后勤区主要设置有师生食堂、学生宿舍等,供学生及教师使用。 交通组织 本项目校门两侧设置车行入口,车行道兼消防车道沿基地边缘,顺应用地形状,环绕整个场地,既有效的实现了人车分流,又为校区内各部分的使用提供了便利。单独设置的后勤出入口毗邻校园后勤区,方便后勤供给。 内部交通 学校的内部交通尽可能便捷、通达。垂直交通分布在学校的门厅走廊、办公区、教学区和活动区,与每层的平面交通相连接,使老师和学生们方便、高效的到达每一处功能用房。普通教室可方便到达专用教室,行政用房与教学区适当分离,但方便进入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