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知识(周宝全).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06454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知识(周宝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合唱知识(周宝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合唱知识(周宝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合唱知识(周宝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合唱知识(周宝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唱知识(周宝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知识(周宝全).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视野下的合唱指挥艺术及专业教育琐议“中国南湖09合唱高峰论坛”随谈 周宝全内容提要:本文是在“南湖09合唱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后加工整理成文。大致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1.合唱音准与音乐文化风格的关系;中国合唱作品的语言文化与旋律关系。2.从合唱指挥专业文化角度,阐释对专业合唱指挥教育教学的构思。全文从文化视野谈及合唱指挥这门综合性艺术形式,旨在揭示合唱指挥实践及教育教学的基本文化内涵,以及构建专业合唱指挥教育理论体系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关键词:合唱;指挥;音准;文化释义;专业教育很荣幸,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我已经五年没有参加咱们学会的会了。上午和下午通过聆听各位专家老师的演讲,使我有很多感

2、触。的确,作为高师来讲,合唱这个事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和我五年前所感受到的氛围和深度变了。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对我来讲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也仔细的作了笔记,回家还要认真学习和总结。在这里也简单的谈一些我的看法,没有准备,叫做触景生情也好,叫做受到启发了也好,谈到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正。首先我很赞同钱老师讲的音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上午吴灵芬老师和杨鸿年老师也谈到了音准的问题,现在我们搞合唱指挥的老师也都认识到了多少年的“钢琴视唱练耳”教学,特别是在高师合唱体系中,不能说完全是失败的,至少对于音准训练来讲,是有很大弊病的。在国外这几年,首先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与一些声乐老师闲

3、聊时,他们提出的关于我们一些留学生的音准问题,“你们的声乐学生怎么大部分音唱不准?”常有人这样问。我没办法解释,只能敷衍地说因为唱中国特色的东西唱惯了,或者说有点不适应,反正就是搪塞吧。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折射出我们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确存在着一些理念或方法上的问题。我感觉视唱练耳完完全全按照钢琴教学,是不合理的,是有缺陷的,因为音乐风格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而是多元的,合唱指挥更应该考虑风格的多元因素,这是时刻摆在每个指挥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音准的相对性,我想应该是更多的从音乐风格上来讲,例如说印度音乐,例如说西部音乐,例如说欧洲现代所谓的古典音乐,它们的音高在律制标准上是不一样的,

4、我认为这种不同不是人为的,而是风格造成的。为什么啊?我也随便讲个例子,比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和我们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对比(唱): 这两首作品的“d”,也就是首调唱名的“la”音,它们之间错多少?错二十多音分,那么这个我们能不能完完全全按着钢琴唱呢?恐怕是不对的。关于这些东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值得我们在研讨当中去交流和探讨的,特别是值得指挥学习者和年轻的指挥老师,包括我,去学习和研究的。下面想谈谈关于中国合唱作品的字句与旋律问题。我们中国合唱的旋律必须着眼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来谈。我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的旋律与语言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而且应该是不同的方言孕育了不同的旋律。所以,要求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歌词的

5、语言结构及情感与旋律的关系,这对理解旋律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合唱的排练及演出过程中,从一些声乐老师及学生的演唱当中,我也在思考,我感觉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二度创作并没有真正的去研究基本的文化要素,最主要的是语言要素,所以不可能比较深刻的了解、理解词曲作家的意图,比如说我是唱歌的,我对词曲的创作不去管,我是搞指挥的,排合唱只管把声部对整齐,把声音抠出来,音色时尚、美,手势做到“准、省、美” 就行,其实这是极不全面的。合唱最能体现综合性,指挥也是综合性的,指挥任何知识都需要,同样也需要掌握汉字知识的问题,字句与旋律的关系问题等等。今天汉语言研究的成果已经告诉我们,每个汉字也同我们乐理中讲的

6、音的概念一样,具备音高、音量、音色、时值四个物理要素。这里的音高就是指汉字中的声调,它是汉语言中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汉字“东”和“工”的韵母相同,音高相同,声调值都是55,但声母不同;而“巩”和“共”声母和韵母都一样,怎么区分呢?正是它们的音高不一样,“巩”声调值是214,而“共”是51。足见,汉字发音最重要的是具有严格音高规定性的声调,失去了这样的基础,就会让人不知所云,就会失去语言要表述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们解读声乐作品,很好地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我们要朗诵的话,就是(朗诵:)“我爱你中国”(拼音:wo ai ni zhong guo),字连成了句,就已经展

7、现了旋律的大致流向。让人感觉旋律写得太漂亮了,与语言的结合太完美了,(唱:)“我爱你中国”。可以看出,这个旋律就是按照朗诵的韵律而形成的,是以文辞字句的平仄声调化为音韵进行,构成了优美动听的旋律。所以,在二度创作中需要充分的掌握每个字的调值变化,以曲调及其风格为纲,加强对字的修饰,正所谓“依字行腔”,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声乐语言艺术的最一般的规律。还有,声乐老师也好,合唱指挥也好,我们在合唱排练中,作品处理中,每一句话肯定都有一个要强调的字,这个字是强强调或是弱强调,进行感情处理,脱离了这个就不行。除此,任何一个作品音乐语言要感人,就是要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关于这些,其实在我国古代的声乐论著中

8、都早有论述。如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就说:“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风月之场,一顿挫而艳情出;威武之人,一顿挫而英气出;此曲情之所最重”,此外,还有众多的关于“徐疾”的、关于南北曲风格差异的、关于字音的诸多论述。等等这些,我想都是我们专业合唱指挥应该很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另外,谈谈关于装饰音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中国旋律中产生的大部分装饰音与字有关系,脱离了方言中的字去谈装饰音很可能是脱离风格的,脱离民族语言情感的。由于方言不同,字的声调的种类数量和体现出的上下波动幅度纷繁复杂,各不相同。据统计我国有将近一千二百个方言,所以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形态各异的民间音乐旋

9、律。例如众多的地方戏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其唱腔音乐是地方语言旋律化的典型标志,充分体现着语言与旋律完美结合的审美特质。例如:“狗跳过沟”这句话,尼树仁在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一书中,用普通话与鲁、豫、皖一带的方言进行了有趣的对比分析,很有意思,也很能说明问题。“狗跳过沟”,(拼音:gou tiao guo gou)按普通话朗诵的话,“狗”第三声,“跳“和”过”第四声,“沟”第一声。然而,把这几个字倒过来读,就是方言 “狗跳过沟”的音调,(拼音:gou tiao guo gou) “狗”第一声,“跳”和“过”第四声,“沟”第三声。我们先来看看按照普通话的字调与二夹弦唱腔风格相结合所产生的旋律。可

10、以设计成:为什么在“狗”一字上会有向上七度的跳进呢?就是为了符合这个字的第三声,而“沟”字的第一声则用了极其平稳的前倚音,以此来展现普通话中的第一声。这样的设计对于字音的准确应该是相当合理的。但“鲁、豫、皖一带的群中听起,则会误认为沟跳过狗的不通之词”。下面是二夹弦唱腔的应有设计:这四个字在二夹弦的唱腔设计中,“狗”音使用了平稳的进行,也可以说是尾腔稍微上甩的一个音,以此来展现方言中的第一声。而“沟”字运用了一个短小的向上进行的小三度装饰音符,对这个拥有第三声的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类似于这样的语言与旋律的结合特征,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独特之处。由此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地方语言与民族旋律

11、密切“母子”关系。如“装饰音”这样的记号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或者是语气因素造成的,它带有民族语言和地域情感的特质。所以,在我们中国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中,看似小的音符、小的细节,却体现着足够庞大的意义,也需要我们引起足够大的重视。最后谈谈关于合唱指挥专业文化和专业教育问题。前段时间我在白俄罗斯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合唱指挥专业文化的问题的文章。指挥的文化问题紧密地关系到合唱指挥表演的两个基本元素指挥和他带领的合唱团。两者都需要文化,但首先指挥更需要文化,合唱指挥不仅是合唱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应该是心理学家。作为一个音乐指挥,必须拥有良好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素质,娴熟的技巧技能,有能力在排练和演出中,充

12、分与合唱团演员进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的的交流。指挥必须是“演说家”,能够用清晰和扼要的有效方法,阐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合唱团的要求和意图。音乐指挥需要具有对合唱作品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来作出最有说服力作品演绎。音乐指挥必须善于根据合唱队员的最大可能,与观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来编排布置符合内部逻辑要求的整体演出节目规划。指挥必须用自己富有表情而传神的手势语言、面部表情语言或者是相应的体态语言,控制音乐所有的要素,间接的实现和突出作品内容的表现。而且,音乐指挥必须拥有合理而广博的知识结构,能够成为合唱团的文化领袖,并得到全体队员的广泛信任和尊重。归纳起来讲,这就是合唱指挥职业文化。一个合

13、唱指挥所拥有的这种文化,是其进行作品创作、取得完美表演效果的必要条件。既然文化是可以教育的,这就与我们高师有关系。合唱指挥的这些职业能力不仅取决于他的先天条件,还取决于后天的多方知识、素养、习惯和技能。这些方面的容量和质量往往在教学和随后的独立创作实践过程中会逐渐的变化和完善。然而,中国也好,国外也好,对合唱指挥的教学还没有一个成体系的、固定下来的、大家都认可的一种模式,一种方案,或者是说,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术理论系统,这也是今天要对合唱指挥理论及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可喜的是,多少年以来大家的认识逐渐在统一,理论和实践逐渐在丰富和完善。我认为,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好地归

14、纳总结经验、丰富完善合唱指挥理论及其教学理论的条件和能力,哪怕是阶段性或局部性成果的取得,也必将有力的推动我国合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对于合唱指挥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第一,教育教学的理论支撑及基本内容。西方的一些音乐学家已经把合唱指挥表演理论推进到了文化释义的高度,也就是说指挥是以释义、阐释文化为宗旨的,也可以说一个指挥家就是一个音乐文化的诠释家。这也给指挥这门专业的教学和年轻指挥的自我技能提高方面指明了方向。合唱指挥的文化释义是一种包括指挥者的知识结构、能力、技能和个人心理文化素质的综合系统。但作为指挥职业教育和教学来讲,一个指挥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我们是无法在有限的教学计

15、划内完成的,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所以,文化释义的概念在高校阶段的教学中应该是经过提炼的内容,首先要在表演理论方面反映出指挥职业技能所必须的基本内容、以及该内容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形成于5个基本的要素,并组成一个相互关系的指挥职业技能体系:1.合唱作品的分析方法;2. 演唱释义法;3.指挥技术的符号学法;4.排练及演出的心理学方法;5.音乐会及演出的技术规划。然而,要指出的是,文化释义在理论上又必要和职业技术区分开来,在文献资料中大家已习惯根据音乐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分为演奏概念和释义概念。演奏概念是对作品形式和声音外壳的设想或塑造组合,而释义则应该是作品精神的复活。在实践中指挥经常能

16、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例如,需要同时解决合唱团音准、节奏、速度、和声等技术问题,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指挥必须做到的,只是提高演出成效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可以基本称其为“演奏”技术概念,而不是最终目的释义概念,释义概念必须建立在追求“所以然”、“为什么”的基础上,也就是“文化”要素。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合唱指挥对文化因素的研究都那么的透彻,往往大家钻研比较成熟的就是职业技术问题,关注最少的则是对合唱释义文化或释义表演艺术的研究。本人认为,合唱指挥的文化释义概念基本上包括两个大的内容,即指挥技术文化和作品文化,他们都具有时代性和风格性特征(个性),例如指挥的个人风格及其时代文化要素的影响,作品词曲作者的风格及时代性,一个地区的音乐特色性及历史传承与演进性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在文化这个概念的前提下,结合五个基本要素制订、实施合唱指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