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06050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规学习心得:子为镜照己过现代生活中每家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命运,都关系到家庭将来的喜乐哀愁。古往今来的有关儿童成长教育篇中都告诉我们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长的影响。因此,做家长的平时必须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同时,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也都有同一体会,现在孩子越来越难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我们对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要,谁都不敢忽视,不感怠慢,就是使不上紧。就像父母规前言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根本。这是我当了妈妈后最深的感受,同时也是我作为一名老师的亲身体验。父

2、母规里说,生必养,养必教,教必果。一个人的成长需要20几年的时间,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动物,还不能称之为人。父母规里说,父母责,须完整,父母对孩子要:生其身,养其气,育其神,正其意,长其智,启其德,教其格,爱其心,造其境,解其惑。父母规里说,一年计,在于春,一生计,在年少,七岁前,易养正,养习惯,修毛病,及长大,正则难,长欲教,子不听。偶然一次我抱着宝宝坐公交车听见有的家长对孩子说:别人要是打你,你就打他,打坏了妈妈(爸爸)带他去看病这样的话。我就觉得痛心,家长为什么不问问孩子为什么挨打,为什么不找原因,为什么不帮助解决问题,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事吗,所以,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老

3、师,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个将来能不恨家长的好孩子。因此作为一位母亲的我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教育我的宝宝。我想着第一点就是做孩子的引路人,同时也要做到“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子为镜,照己过”。家长应从自己做起,家长是孩子的模仿人,言传身教都在影响着孩子。现在我的宝宝两岁了,正是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所以我更应该从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决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评孩子时,父母意见应统一,不能相左或相右,每天抽1个小时以上时间和孩子相处沟通,了解孩子的各种状况,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在学习知识上,我尊重宝宝的兴趣和意见,别看她才两岁,可是她却很有个性。总之我和孩子一同成长,从精神上多给她一些激励,在孩子

4、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她加油,在孩子成长的漫长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我给于加倍的温暖和关爱,使她有战胜失败的信心和勇气。第二点多一些爱,这里的爱不是溺爱,不是宠爱,而是真爱。人们常说,爱也要讲究方法。科学的爱,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平等的,但家长往往会忽视这点,对孩子给予自己的爱视而不见。在我家的生活中,我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有一次,我生病了,中午吃饭时大家就没有叫我,女儿注意到了,她不声不响地跑来我的床前,还小声问我:“妈妈,妈妈,你好些了没?我们起来吃饭吧!”当时我特别感动,这就是女儿对妈妈的爱。虽然只有两岁的她,却能把她

5、的爱,表现在细微之处,她不象大人们的爱那么具体,但孩子们的爱却实实在在。 近期我在电视中看到了北京电视台新开的一个电视节目叫做“妈妈,听我说”,这是一个综艺节目,很多位母亲要独自站在一个能运行的平台上回答几个孩子的问话,等候孩子们的打分,如果超过或达到27分就要进入“神秘屋”,等待着妈妈的可能是一个孩子的愿望,也可能是孩子对妈妈的小惩罚。看似没什么内容的节目,却让我一次一次泪流满面,我的心也跟着台上的妈妈纠结着,思考着。其中就有一位妈妈在走进神秘屋前,被主持人问道:“您愿意接受吗?”那位妈妈回答的很简单:“我愿意面对一切!”之后就被带入神秘屋后的“快乐天堂”,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女儿说出了她心

6、中所想仅仅是想再和妈妈一起游公园的回忆!看到这里时,我就想这是多么小的愿望呀,是什么能牵绊住妈妈的脚步?不能陪女儿去公园?我的心里酸酸的。这也又给我提了醒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因为他们的愿望即便是小惩罚目的也就是让父母多注意到自己,多关心自己,不仅仅是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 同样作为老师的我也想着如何培养我的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学到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从思想上真正学到东西!第一点就是沟通。这可是很重要的,因为面对是一些离开父母独自求学的孩子,他们尽管岁数不大,但却要承担很多。所以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就需要老师多多关注!在我们每大周的自由谈话时间里,我不再是老师,而是孩子们的

7、好朋友,我们聊天内容也很随意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一次聊天时我无意间想到: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老师,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此我就问过我们班的孩子们,比如说有的说跟我们玩的老师好,有的说跟我们交流的老师好,有的说教我画画的老师好,还有的小朋友说帮我梳头的老师好,诸如此类的话还很多。他们的回答让我刚开始觉得是很幼稚很好笑的,原来他们认为的好老师竟如此简单。可是事后我想想里面还是大有学问的。比如我们班的王同学认为叫她做事的老师好,她这么说是有她道理的,因为平时老师喜欢叫一些能干的学生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忽略了一些平时腼腆的小朋友因为他们的不主动让我们觉得她们好像做不了这些事,

8、由此可见她们也很想帮我们做些事,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却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多多了解孩子们心里所想的。其实他们说的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我们能满足她们的需要,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第二点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那就是爱,这里的爱要多一些,因为这里的孩子是众多家长们的宝贝,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放在了这里。我们要对得起家长的这份信任!多爱他们的孩子多一点,也就是在为自己的孩子将来打算!因为自己的宝贝也会有自己的师长。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

9、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潜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是活泼调皮的小学生呢?对于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的后进生,老师应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学习的能力,使他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总之,学习了父母规让大家感同深受,全面入心,想立马抓住学好的东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实践的内容都有了理论性的指导,让我知道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也同样用于培养学生。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二期讲师班学员英华小学李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