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说课稿.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05197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零丁洋》说课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零丁洋说课稿一、说教材过零丁洋是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人的精神美,主要是在重大事件中,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必要时坦然面对最大的牺牲。过零丁洋选自的指南录,是抗元将领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之后,面对苍茫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汹涌激荡,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所展现的对国家的责任和坦然面对死亡的豪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品析,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新课标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

2、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针对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诵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朗诵的技巧和表现力上有很大的不足的实际,教学中将侧重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能力,多读多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语文新课标对古代诗歌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教学诗歌,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其次通过研读赏析领悟诗作的精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内涵。所以,本人在本课设计时,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1、了解文天祥和有关文学常识,知道本诗的写作背景。2、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这首诗,熟练默写,理解诗歌的意思。 3、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学习文天祥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特别是古诗词。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通过读来感受,诗歌所蕴涵的感情都要用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

4、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二)学法 1、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 2、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提高思考能力。 3、品味感情充沛的语言。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熟练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搜集有关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四)、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检测 (六)、拓

5、展延伸,请同学们写出积累的与爱国有关的古今故事或诗词,然后交流,最后请同学发言。 (七)、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 (八)作业六、说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文天祥 首联:叙事 明经入仕 “勤王” 颔联:比喻 凄苦的心情 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爱国情怀 颈联:对仗 双关 尾联:名句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过零丁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6、。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4认识一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二、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三、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红军长征的时期,陈毅在大部队转移后,带领小股力量在梅山遭遇国民党部队的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突围很困难,他料想自己必定不能生还,于是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明了他至死也要革命的决心。他的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不惧死的

7、精神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同样具有这种精神的伟大人物文天祥。(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历任湖南提督、知赣州。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渡江,他在知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奉诏率兵万人入围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痛斥敌酋伯颜,被拘至镇江。脱险后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被元重兵所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坚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作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达4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后在菜市口从容就义。(三)、指导朗读1、学生浏览诗

8、文,讨论需要解决的字有那几个?预设:干戈寥落(gn g lio lu)2、师范读或听录音或采用多媒体配音朗读。3、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感情、重读音节等方面。节奏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学生自由朗读。5、指生朗读,师生评议。6、全班齐读。(四)、品读诗文,品味诗意学生分四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一个小组负责一联,进行质疑问答。首联:此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那两件大事?请结合诗人的身世来理解。颔联:此联中的“风飘絮”“雨打萍”运用了什

9、么修辞?个比喻了什么?颈联: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尾联:此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归纳总结诗意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两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六)、带着感情再次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感情(七)、名句欣赏,体会主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八)、拓展延伸,走进历史请同学们写出积累的与爱国有关的古今故事或诗词,然后交流,最后请同学发言。(九)、试背(十)、本课小结同学们,这首诗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十一)、作业背诵并默写诗文。(十二)、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十三)、作业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