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日封锁.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0483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对日封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国对日封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国对日封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国对日封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国对日封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对日封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对日封锁.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对越南北方的封锁作战 2009-07-19 11:01:34| 分类: 军事历史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961 年 5 月 14 日到 1975 年 4 月 30 日,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的美越战争。其持续的时间比两次世界大战的总和还要长,前后经历了美国四个总统五个任期,在军事战略上,经历了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战略”、肯尼迪约翰逊的“灵活反应战略”和尼克松的“现实威慑战略”。美军参战兵力最多时高达 54 万余人,作战飞机 1800 余架,在越南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包括化学武器在内的所有一切现代最新武器,被称为美军“新式武器试验场”,造成越南 82.

2、5 万名人员伤亡,在战争中,美军和傀儡军伤亡约 100 万人,耗资 2000 多亿美元。在这场战争中,美军虽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作战行动,但在后期,美军对越南北方进行的海空封锁作战,更为激烈,同时也更具时代特点,使越南受到极大的损失。一、战役背景与企图在越南战争后期的 1972 年 3 月,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向美伪政权发动了全面进攻,先后解放了安禄等城市,沉重地打击了南越美伪政权。 1972 年 3 月 30 日,越南北方的人民军队为了配合南方人民武装的军事行动,为实现越南统一创造条件,通过陆上、海上给予南方人民武装大量的军事支援。北越的 3 个师向南方推进,在复活节的周末,河内 13 个正规战斗师

3、中的 12 个被送到了南越,总兵力达 12 万人以上。南、北边境上的安 . 劳克小镇被围困,溃不成军的南越军队面对北越的强大攻势退却了。北越在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坦克,一个师直指顺化,并攻击了位于广治省的溪山、昆善和卡罗尔营的美军基地。“萨姆”导弹和数以百计的苏制 T 54 、 T 34 和其它型号的坦克,一下子出现在尚末打过正规战争的南越军队面前,这给美军和南越伪军造成很大压力。当时美越巴黎和平谈判也陷入僵局。鉴于这种形势,美国为挽救濒临覆灭的南越傀儡政权,遏止人民武装的进攻,威逼越南人民屈服,“体面”的从南越脱身,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断然决定,迅速增调海空力量,在恢复对越南北方轰炸的同

4、时,对越南北方沿海港口、航道及河道实施布雷封锁。美军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和封锁并竭力维持奄奄一息的南越傀儡政权,是有其战略目的和战役企图的。其战略目的,可以用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两句话来概括,他说“印度支那是南亚的中心,如果失守,就会使东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几乎无法防守”,“对美国,对我们的安全带来可怕的结果,而且将影响我们从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的窗口之中,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资”。此外,美国以南越为基地,遏制中国、抗衡前苏联,是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役企图是,通过轰炸,摧毁北越战争体系及现有的战争资源;通过布雷封锁,切断或减少北越从国际得到的援助;阻滞交通运输线,阻止军事人员和各

5、种物资进入越南南方;进行军事和政治的讹诈,并以此迫使越方在巴黎和谈中让步。二、兵力部署由于当时处在越战后期,侵越美军正处在撤军阶段。至 1972 年 3 月,空军第 7 航空队在南越的作战兵力只有 4 个战斗机中队,飞机不足 100 架,另外还有 300 余架喷气式飞机部署在泰国;海军只有“珊瑚海”号和“汉科”号 2 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停泊在越南外海。美军认为,依靠这些兵力完成任务显然不够,于是又迅速在越南战区周围重新调整、部署兵力。在香港轮休的“星座”号航空母舰立即应召返回北部湾。“小鹰”号航空母舰也很快加入了作战序列。“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是一艘通用型的航空母舰。该舰除携载常规起降的攻击飞

6、机外,还载有“海王”反潜直升机。该舰虽隶属于大西洋舰队也被紧急调往越南海域。当时,该舰的大部分舰员还在岸上休假时,即接到迅速准备启航去越南的命令。 4 月 8 日,该舰一面召回舰员,一面进行紧张的补给工作。60 小时后,该舰就启航了。该舰如此突然地离开佛罗里达的五月港,以致许多舰员的汽车都杂乱地停放在码头上待家人开回。到 4 月 30 日,美海军的 6 个航母编队抵达了越南战区,其中的 4 艘搭载着 360 架飞机已到达指定海域越南东部海域,形成了对越南海上的兵力封锁态势。另外两艘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待命,做为机动兵力。空军在整个越南战争中,共出动包括 52 战略轰炸机在内的各型作战飞机 129

7、 万架次。随着战役进程的发展,美军不断调整其兵力,到后期共动用了各种飞机 1300 余架。为对越南北方实施有效的轰炸,美空军 3 个大队的 52 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重返太平洋的关岛基地,其它飞机也分别从美国本土、日本及南朝鲜的基地转场到东南亚。其中 52 战略轰炸机 203 架,战术飞机 495 架,空中加油机 200 架及其它飞机,做好了充分准备。三、封锁经过( 一 ) 空中轰炸和封锁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为了打击越南北方的有生力量,阻止北方对南方的支援,曾经组织过几次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空中轰炸和封锁战役。首先,从 1964 年年底起,对举世闻名的“胡志明小道”实施了长达 8 年之久的“

8、空中封锁”,先后投弹 160 万吨,但由于越南军民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将各种重要物资按“散(分散)、山(靠山)、洞(入洞)”的原则实行彻底疏散和隐蔽;对重点目标实施严密伪装并设置假目标迷惑敌人;将及时转移阵地和示假紧密结合,消耗敌人弹药,并对敌实施火力伏击及利用夜间运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美军长期、连续并不断升级的空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是从 1965 年 3 月 2 日至 1968 年 11 月 1 日,美军在为期 3 年 8 个月的“滚雷”战役中,共出动飞机 304 万架次 ( 其中 52 型战略轰炸机 2380 架次 ),投弹 643 万吨。战役目的是通过对越南北方交通运输线,特别是

9、对河内至荣市铁路唯一的特大桥清化大桥和地处中越边境附近的铁路枢纽杜梅桥的突击,达成阻止北方对南方支援的企图。美军还通过对越军雷达站、高炮和防空导弹阵地的空中突击,组织空中游猎、寻歼越军飞机,削弱越军的防空力量等措施,牢牢掌握制空权。随着越南战争进入尾声,美军为实现挽救傀儡政权、“体面”撤军的目的,根据尼克松总统决策,再次恢复了对越南北方的轰炸。美军对越北方的轰炸,其代号为“后卫”战役(该战役又包括“后卫”和“后卫”两个分战役)。“后卫”战役( 1972 年 5 月 10 日 10 月 23 日),历时 5 个月零 13 天,美军企图通过对北纬 20 度线以北越南北方铁、公路桥梁的全面轰炸,阻止

10、北方对南方的支援,增加巴黎和谈的砝码,实现“以炸迫和”的目的。 5 月 10 日,美军出动 16 架 F 4 飞机,携带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突击位于河内与中国西南边境的铁路枢纽杜梅桥。共投掷各种炸弹 29 枚,其中激光制导炸弹 22 枚、电视制导炸弹 7 枚,共命中 12 16 枚,炸毁了杜梅桥,使交通大动脉一度中断。同时对其它重要桥梁、物资囤集地等重要目标实施轰炸。在之后的两个半月中,就炸毁了越南北方各型桥梁 106 座,取得了“滚雷”战役历时 3 年也未曾获得的战果。“后卫”战役( 1972 年 12 月 18 日至 29 日),是美军对越南北方进行的最后一次空袭战役。美军企图全面摧毁越南

11、北方的军事、经济潜力,切断越南北方与南方的联系,并迫使其在巴黎和谈中让步。在此期间,美军共出动 52 型战略轰炸机 729 架次和海、空战术飞机 1800 架次,对河内、海防和太原等地的工厂,铁路交通枢纽,物资、油料、军火库,空军基地、防空导弹阵地等目标进行了连续 11 个昼夜的持续轰炸,使上述目标受到严重破坏。美军通常在夜间以 52 为主,突击交通枢纽、机场、军火库等面状目标;昼间则出动战术飞机对桥梁、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等点状目标实施突击;并在空袭时派出保障飞机执行压制地面防空兵器、封锁机场、施放电子干扰和护航等任务。为了配合空军的轰炸行动,美航空母舰的部分舰载机也参与了空中作战行动。 7

12、2 年 5 月 10 日,第 96 战斗机中队参加了对河内和海防之间铁路调车场的空袭。飞机于 11 点 30 分飞离“星座”号航空母舰,第 96 战斗机中队的 7 架 F 4J 伴随航空联队行动,每机携载 746 公斤炸弹以压制防空高射炮。 A 6 和 A 7 机群突击铁路调车场,F 4 机群则与企图拦截突击兵力的大约 22 架米格飞机空战。越军的 7 架米格飞机被美军的“响尾蛇”导弹击落。5 月 23 日,“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 161 攻击机中队的 F 4B 击落了越军的一架双座米格 17 飞机。原来,该中队的两架 F 4B 在“彼德尔”号驱逐舰的引导下截击米格飞机,他们发现了两架

13、米格 19 战斗机,当去追击时,却意外发现空中出现了多架米格 17 飞机。于是,F 4B 发射了一枚“响尾蛇”导弹,打掉了米格飞机的尾部,将这架双座飞机击落。为进一步迫使越南在谈判桌上让步,美空军于 72 年 12 月 18 日至 29 日,动用了包括 52 在内的各种飞机千余架,对越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河内、海防及太原等重要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的空袭,使越南遭到极大损失。从美军出动的空中兵力和空袭程度看,可以称的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一个使用战略轰炸机实施大规模空袭的战例。( 二 ) 布雷封锁为了切断南方人民武装的后方补给线,以孤立南方战场和消灭人民武装,美军在空中封锁与轰炸的同时,又

14、策划了用水雷进行封锁,以期实现其战略、战役目的。由于这一行动既事关美国的战略大局,又容易引起世界舆论的哗然。所以决策和指挥权限都很高,是在美国总统参与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方案,责成第七舰队具体指挥与实施。布雷兵力以舰载机为主,其次是潜艇和快速水面舰艇。美海军的布雷封锁行动,是通过对沿海重要港口、航道及内陆江河的布雷封锁,切断外援和北方通往南方的水上通道。5 月 9 日凌晨,美国总统尼克松下达了对越南北方进行水雷封锁的命令。停泊在北越外海的美海军航空母舰“珊瑚海”号立即出动 6A 、 7E 型舰载机 40 余架,对越南北方的重要港口海防港进行首批布雷封锁。为什么美军首先选择了海防港进行布雷封

15、锁呢?因为海防港当时是越南从海上获得社会主义国家援助的主要通道之一,像中国、前苏联等国家的援越物资就是运到这个港口进行集散。所以,该港被首先封锁。紧接着,对鸿基、锦普、荣市、广溪、洞海、清化和会江口等进行布雷,完成对这些港口的封锁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对越南北方所有港口和江河地区的布雷封锁也只用了 10 天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美军为了增强封锁效果,不断地进行补充布雷,扩大雷区。美国的一贯手段是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胁迫对方妥协,一旦对方没有服从它的意愿,它将对其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和打击。在这次布雷封锁战役中,当美越八、九月份的巴黎和平谈判取得某些进展时,美军的布雷活动似乎有所收敛,而当十月初和十二月

16、中旬谈判没有达成共识时,为迫使越方让步,则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布雷活动。从 72 年 5 月到同年的 12 月 21 日止近 8 个月的时间内,美共投布水雷 11000 余枚,( 其中沿海 8000 余枚、江河 3000 余枚)形成大小不等的 43 个雷区,给越南的交通运输造成严重阻碍,直接影响了越南南方的战役进程。四、战役结局此次封锁作战中,美军实施布雷的舰载机损失了一架;对重要目标进行轰炸的空军飞机,由于遭到越南北方防空部队的猛烈抗击并与越南北方空军的米格飞机展开激烈空战,损失各型飞机 127 架,其中 52 轰炸机 27 架。美军经过半年多的轰炸和布雷封锁,为其在巴黎和谈增加了一定的“砝码”,也为其“体面”的从越南撤军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越南是一个濒海国,美军的军事封锁行动并未使越南陷入完全瘫痪。不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