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047576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闭卷部分(共40分)一(共9分)1依次为:E A C D B F(每空1分)2(1)D(1分) (2)(1分) (3)(1分) 二(共12分)1依次为:C F E A B D(每空1分)2否。(1分)因为连环画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成分;因为连环画的作者并非其作品所绘历史的亲历者(任答一条即可,1分)3A(2分)4查找历史原始文献的相关记载;实地考察历史遗址或遗物;查考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等(顺序可以颠倒,任答2条即可,每条1分)

2、三(共10分)1A(2分) 2B(2分) 3 C(2分)4不是。(1分)1942年希特勒(纳粹德国)的侵略势头更为疯狂,如大举进攻苏联的斯大林格勒等。(1分)5答“赞同”、“高兴”等(1分)因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对中国抗战有利。(1分)或答“担忧”、“焦虑”等(1分) 美苏等大国将反法西斯的重点放在欧洲战场,中国的抗战或许会面临更大的困难。(1分)注意:能综合上述两个视角分析,如答“喜中有忧”、“喜忧参半”等,运用史实,分析准确,可加2分,即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四(共9分)11949.10.1(年、月、日须全部正确,1分) 2D(2分) 3否。(1分)“大跃进”年代,摄影者为迎

3、合浮夸风、伪造场景,因而这张照片所记录下的“丰收”场景是不可信的。(1分)4一 三 二 四(须全部答对,2分)5仅回答“可信”或“不可信”,不阐述理由,不得分。仅从“可信”或“不可信”一个视角作答,理由正确,如“亲历者的回忆对于历史事件有佐证价值”;“亲历者的记忆可能出现偏差”;“亲历者的回忆可能存有主观色彩”等,得1分。能综合上述两个视角作答,理由正确,得2分。开卷部分(共60分)一(共15分) 1(每空1分)分类标准条约内容 3 1 2割 地 1 1赔 款 2 32上海 (1分) 北京(1分) 长江(1分) 3列强要求清政府开埠的动机是逐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资源,扩大侵略权益。(1分)从实

4、际结果看,列强达到了这种目的。(1分)但是也应该看到,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市政的建设、民众的觉醒,成为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和制度的窗口。(1分)二(共12分)1B(2分) 2B(2分)3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答“达伽马开辟印度航路”;“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等均可,顺序可以颠倒,每条2分)4地理知识的增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推动;殖民探险的扩展等(任答2条即可,每条2分)三(共9分)1B(2分) 2D(2分)3冷战结束;香港回归;全球恐怖活动猖獗;中国崛起;信息技术与网络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任答两条即可,每条1分)4作品的时代背景及

5、时代特征;创作者的历史认识;作品引发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心态(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四(共24分)1C(2分) 2美国终于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之仇;美国在太平洋上与日鏖战数年终于获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获得胜利;美对日投掷两枚原子弹终于迫其投降(任答两条即可,每条2分)3回避;不情愿;不认同;粉饰等(任答一条即可,2分)4本小题评分可从如下四个层次考虑:第一层次:只作判断,不作说明,不得分。第二层次:能针对“正义终胜过强权”、“国父指引军民牺牲”任一方面,作出判断及演绎式的说明,基于史实,合乎逻辑,得8分。第三层次:能针对“正义终胜过强权”、“国父指引军民牺牲”两方面,作出判断及演绎式的说明,基于史实,合乎逻辑,得12分。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作用;苏联出兵东北的武力进攻;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军事威慑促使日本投降,得14分。(如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阐述本层次内容,得10分)除第一层次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简单抄录教科书,可加2分。本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6分。学业考试(2013)历史试卷 答案 第3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