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04604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1].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地球的科普文章,介绍了南极和北极的作用和特点,让小读者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奥妙。课文条理清晰,中心句的大量使用,便于小读者迅速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生动形象,精妙的用词和打比方手法的运用,使课文更易于理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的意思,能辨别“蕴藏”“储藏”意思的不同。2.能力目标: 辨别段落的中心句,感受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3.情感目标:默读课文,能根据文中的介绍说明,了解“白帽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根据文中的介绍说明,了解“白帽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辨别段落的中

2、心句,感受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教学准备: 有关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的意思,能辨别“蕴藏”、“储藏”意思的不同。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辨别段落的中心句,感受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课前预学: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揭题读题。1.出示地球照片,说说蓝色、黄色、白色的部分各是什么。2.板书课题: 地球的两顶“白帽子”,猜猜作者写的是什么。相机板书:两极。3.作者把它们叫作“白帽子”,给你怎样的感觉?4.读题,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试学

3、:地球的“白帽子”,究竟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学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地球 滚烫 泼向 炎热 呼风唤雨 调解气温 免费 适宜 烤鸭 一股股 西伯利亚 生存环境宝库 蕴藏 丰富 企鹅 居高不下 矿产资源合作共学:(1)“烫、境、藏”是后鼻音,“热”是翘舌首。(2)字形辩析:球和求、烤和考、唤和换、存和在,相机指导识记。(3)词义理解应采用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现场的反应灵活生成。3.导学提示:“白帽子”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轻轻地读读课文,画出关键的句子。(1)指名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分别画出二至五自然段的中心句

4、,并相机板书关键词:冷调节气温自然资源的宝库有很多动物(2)谁能用上这些关键词来说一说,地球的这两顶“白帽子”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小结:在阅读时,如果我们可以找出中心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便可以迅速地提取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一起再把课文的第一、六自然段和二至五自然段的中心句连起来读一读。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这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地球的两顶“白帽子”这篇课文,学习了生词,抓中心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两极,细细品读,一定能够有更多的收获。2.作业:练写习字册。板书设计:14.地球的两顶“白帽子”冷调节气温自然资源的宝库有很多动物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默读课文,能根

5、据文中的介绍说明,了解“白帽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默读课文,能根据文中的介绍说明,了解“白帽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白帽子”。1.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两顶“白帽子”,你还记得这两顶“白帽子”指什么吗?(相机板书:南极和北极)。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南北极去参观,游览好不好?二、图文对照,认识“白帽子”。1.(出示课件)放眼南极,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2.补充介绍淡水资源。淡水也是种非常珍贵的资源。别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水球,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海水,并不能直接利用。淡水资源在全球总储水量中只占2.5

6、3%。它们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浅层地下水中,大部分则以冰川、永久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形式储存在两极。所以如何保护、利用两极的淡水资源,关系着人类生息繁衍。(4)指导朗读。3.参观了南极,那我们赶紧去下一站北极。来到北极,你看到了什么和南极有什么异同点。(学生交流)4.小结,相机板书。三、深入阅读,了解“白帽子”1.参观完了南北极后,同学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冷)那么,南北极到底有多冷呢?科考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2.出示:在“帽子”的中心,如果把一杯滚烫的热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时候热水就会变成冰,摔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像放鞭炮一样。 (1)轻轻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7、情景?同桌互相说-说。 (2)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3)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感受下列词语的画面感:“滚烫的热水”热气腾腾的,烟雾袅袅。“泼”笔直地冲向天空。“摔在”已经是固体了。“噼里啪啦地响”全部是冰疙瘩了,跟放鞭炮一样。 (4)从一杯“滚烫的热水”到满地的冰疙瘩“摔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需要多长时间?积累词语:转眼间、一眨眼、刹那间说明了什么? (5)小结:作者用了一杯热水瞬间凝结成冰的例子,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北极有多冷。让我们再一次读好这段话,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指导朗读。 (7)谁能用上刚才我们读到的、交流到的语言来具体地介绍一下“白帽子”的冷?3

8、.过渡:多么有趣的实验,多么奇特的景象呀!除此之外“白帽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名回答) 出示课文上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些冷空气,一些地方的气温会居高不下,大家就变成“烤鸭”了。 (1)学生交流自己变成“烤鸭”的经历以及后来解决的办法。小结:作者的语言多么传神啊!再读这句话。 (2)请学生试着用“如果就”造个句子。(3)西伯利亚冷空气就是北极对我们最慷慨的馈赠之一。读好这一自然段。(4)谁能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刚才我们交流的内容,来介绍一下“白帽子”调节气温这一作用?四、总结全文,赞美“白帽子”。1.同学们 “白帽子”有这么多的作用和好处。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它。(相机出示:“白帽子”戴在

9、地球的两极,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造福。)2.指名联系上下文理解“造福”的意思。3.“白帽子”无私地造福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作为人类我们更应该了解它、保护它。(相机播放视频) 4.当我们看完了这段视频后,我们的两极之旅也接近尾声了。相信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这两顶“白帽子”说。(学生交流)5.小结:同学们,多么美丽的“白帽子”,多么无私的“白帽子”呀!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去保护它、珍惜它,让它更长久地为地球上的生物造福吧!五、布置作业:1.介绍作者位梦华,课外阅读推荐。 2.回家向父母介绍地球上的“白帽子”。你有什么建议?(1)熟读开头和结尾。(2)记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尤其是关键词,再次回顾板书。(3)学习像作者那样。举例子来表现它的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板书设计:14. 地球的两顶“白帽子” (保护) 有很多动物南极 宝库和 冷 (造福)北极 调节气温教学反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