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037139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7讲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考试大纲: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知识聚焦 1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定义:按照_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_的函数an_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3)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_、_和_2数列的分类分类原则类型满足条件按项数分类有穷数列_无穷数列_按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类递增数列_ nN*递减数列_ nN*常数列_ nN*摆动数列从第2

2、项起,有些项_它的前一项,有些项_它的前一项3.数列的两种常用的表示方法(1)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_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_(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_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作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正本清源 链接教材1教材改编 数列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_2教材改编 已知an满足an1(n2),a7,则a5_3教材改编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192n,则数列an是_数列(填“递增”或“递减”)易错易混4函数的概念的两个易混点:

3、项an;项数n.(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则数列an的第5项是_(2)已知数列,2,则2是该数列的第_项5数列的两种表示方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pn,且a2,a4,则a8_(2)已知非零数列an的递推公式为anan1(n1),且a11,则a4_通性通法6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两种方法:待定系数法;递推法(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10n17,则数列an中使an1,都存在mN*,使得a1,an,am成等比数列探究点四数列的函数特征 例6(1)2014豫南五市二模 已知函数f(x)若数列an满足anf(n),且数列an是递增数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4、是()A B(,3)C(2,3) D(1,3)(2)2014吉林一模 已知数列an中,an2n2n(nN*),若该数列为递减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_总结反思 (1)数列的函数特征主要是数列的单调性和周期性(2)数列an递增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正整数n,anan1;递减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正整数n,an1an.(3)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解题时易忽略其自变量是正整数. 【配例6使用】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对任意正整数n,有a2anS2Sn.(1)求a1的值;(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3)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求Tn的最大值变式题 2014江淮十校协作体联考 已知数列an

5、满足annkn(nN*,0k1),给出下列命题:当k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当k1时,数列an不一定有最大项;当0k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当为正整数时,数列an必有两项相等的最大项请写出真命题的序号_创新应用4.数列中的新概念问题 【典例】 2014湖南师大附中质检 对于数列xn,若对任意nN*,都有xn1成立,则称数列xn为“减差数列”设bn2t,若数列b3,b4,b5,是“减差数列”,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A(1,) B(,1C(1,) D(,1方法解读 数列中的新概念问题的突出特点是给出数列的新运算、新概念、新符号和新规则求解数列中的新概念问题,要求理解新概念、新定义的数学意义,因此,对数列新定义的解读就成为破解这类题的关键.【跟踪练习】(1)将石子摆成如图5271所示的梯形形状,则由此形成的数列5,9,14,20,被称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此数列的第2012项与5的差为()图5271A20182012 B20182011C10092012 D10092011(2)在数列an中,若an1anan2(nN*),则称数列an为“凸数列”已知数列bn为“凸数列”,且b11,b22,则数列bn的前2013项和为_4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