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03243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鸿鹄(h)攘除(rn)猥自枉屈(wi)B衣冠(un)间进(jin)陟罚臧否(zh)C窥镜(ku)狗窦(du)夙夜忧叹(s)D恢弘(hn)锦衾(qn) 以彰其咎(ji)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今亡亦死(逃走)旦日(第二天)B性行淑均(善良公正)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C既克(克服)后值倾覆(倾倒)D以彰其咎(公布)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3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小大之狱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B望其旗靡以彰其咎C皆以美于徐公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D必以情以数谏故4.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三首诗词的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朝代。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订而成,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C.曹别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D.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备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治国寄予的期望。5.古诗词默写。(6分,每空1分)(1)出门东向看,_。(十五从军征)(2)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3)_,宫阙万间

3、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渣关怀古)(4)年少万兜整,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近年来,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凡人善举、个人先进事迹不断涌现。对于这一喜人的局面,有人引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来称赞:_,_。6根据下图,推测“杳”字的意思。(2分)答:_ _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3分)那儿只剩下我一个人,战场上的胜利者。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艰苦的一次战斗,也是我获得的第一次胜利。我在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站过的地毯上站了一会儿,享受着我那种胜利者的孤独感。起初,我暗自微笑,觉得高兴;可是就像我的加速的脉搏跳动一样,这阵猛烈的欢乐

4、急剧地减退了。(节选自简爱)(1)文中“最艰苦的一次战斗”是指_。(1分)(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8.九年级某班以“中国很赞”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7分)(1)宋明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关于“中国很赞”由来的信息,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2分)在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发起“中国很赞”众筹MV活动,【A】以“点赞青春,点赞中国,奋斗新时代”为主题,让网友深度互动、共同参与,用形象化的手指舞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3月7日晚,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正式发布MV中国很赞。轻快清新的旋律、阳光向上的歌词、自编自演的手指舞,迅速引发刷屏。网

5、友纷纷点击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右下角的“中国很赞”悬浮框。【B】活动页面,上传手指舞视频,一起为中国点赞。【A】处画线句子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_”与“_”互换位置。【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2)为中国点赞,你认为近些年中国值得你骄傲的事有哪些?请举出两例。(2分)(3)“中国很赞”的主题激起了大家心中最厚重的家国情结,班级组织同学们在黑板报上留言、表白祖国,诉说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请你也写一条,要求不超过30个字。(3分)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9、10题。(5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

6、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说说你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风飘絮”“雨打萍”的理解。(3分)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成为千古名句,经常被今人引用。那么,今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颂扬怎样的人呢?(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7分)【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7、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8、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等:同样。大河:黄河。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小惠未遍_故克之_先驱云前有敌营_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1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3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泽挥众直前与( )战,败之14.

9、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试分析他们二人能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15.有人根据甲文内容拟写出一则上联,请根据乙文内容对出下联。(3分)上联:曹刿三对庄公显远谋下联:_(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鼓 手 刘村里来了一位货郎,孩子看着货郎,看他手中的摇鼓,一耸鼻翼:“叔叔,我想打两下”货郎把鼓递给他,教他摇。红绳系住的鼓棰,一摇起来,“咚咚隆咚,咚咚隆咚。”自此,家里开饭前,刘大帅都要拿起筷子,敲碗边儿,“当当个当,当当个当”。大哥刘大新剜他一眼,他不停;二哥刘大奇咳他一声,他也不停;爹说:“吃饭不许敲,像个要饭儿的!”刘大帅只好收

10、起碗筷,可心却在这节奏上了,走到哪儿,手指敲到哪儿。吃菜嚼饭,走路点头,都有了节奏。刘大帅开始全身心迷上鼓点儿了。刘大帅没事儿就跑老叔刘志高家。干啥去?老叔家有一台双卡录音机,他就听两盘磁带:十面埋伏百鸟朝凤。反复听,听痴迷了,手指敲着椅子背儿,迷!这一年正月,李家营子办高跷秧歌,出事儿了。张家营子、王家营子的秧歌来了。三个村子的高跷遇上,自然要比拼一把。李家营子秧歌很快就败下阵来,鼓不响,妆不靓,队不齐。临散场时,鼓手李大嗓把鼓棰一丢,生闷气去了。刘大帅跑过去,拿起棰,敲起鼓,九岁的刘大帅鼓点儿一起,还真让人心头一震。可是,哪怕是在这振奋的鼓点儿中,李家营子秧歌队还是沮丧地败北了。第二年秧歌

11、会,李大嗓当上了会首,马上提议,换鼓手!交给一个十岁的孩子?人们不解,可还是听从了会首的安排。刘大帅跟李大嗓说:咱编个阵。好家伙!一下子编两个,一个是十面埋伏,一个是百鸟朝凤。刘大帅打鼓点儿,李大嗓排阵势,成了!这一年,三村秧歌再会面。张家营子秧歌队扭得欢,王家营子秧歌队唱得好,可是,人们都奔到李家营子秧歌来了,没别的,看鼓手刘大帅呢。鼓声突起,如闻炮鸣之声,是十面埋伏的节奏,只见秧歌队前者退,后者进,齐整整排出正方阵,编花,挂斗,绚丽极了;鼓点再变,如听风卷松涛之响,是百鸟朝凤的点数,前者进,依次斜,后三排兜底,齐刷刷摆成三角阵,彩绸扭出蝴蝶翩飞,拉花颤成蜻蜓点水。再看中心点上那位,拉大衫的

12、,一把扇子耍得行云流水。耍至酣处,鼓点儿猛一停,大衫公的扇子,立于头顶,大衫拉起,活脱脱一只彩凤!好!人们欢呼,鼓声沉入欢呼,托起叫好之声。张家营子队败了,没人送;王家营子队走了,没人看。鼓手刘的名气一下子扬遍十里八乡。此后,李家营子秧歌队连连夺冠,夺得了三连冠,五连冠又一年除夕夜,鼓手刘正和一班兄弟姐妹守岁,外面一声长嘶吓坏了众人。赶紧跑去看,可不得了了,是老叔家失火!鼓手刘最得老叔一家的喜爱,哪能拉得住,冲进屋里,搬东拿西,不忘拎起那台老式的双卡录音机。可是,就在要跑出来的瞬间,房顶落架了。鼓手刘因火伤截去了双手,鼓手刘当不成鼓手了。只好成天闷在家里。李家营子秧歌队停办一年。第二年,鼓手刘

13、来找会首李大嗓:“秧歌队,照办!”李家营子秧歌又出场了!谁打鼓?还是鼓手刘呗!怎么打啊?你去看就知道了。只见一面红彤彤的新蒙大鼓,四人高抬,鼓手刘坐在四人抬特制的椅架上,脚踩一下,椅架上的鼓棒就敲一下鼓。声音怎么这么特别?有人问鼓手刘。鼓手刘笑了:别人的鼓是牛皮鼓,我的鼓是两张狗皮蒙成,韧性更强,声音嗡声嗡气的,传得远!还有这鼓棒,是金丝楠木的,听起来,有金属的响声,可以打出十八般兵器撞击的味道!牛,真牛,不愧是鼓手刘!鼓手刘的手没有,有脚,照样打鼓,还打得更好了!16.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关于李家营子秧歌队的三件事,请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6分)这一年正月第二年高中跷秧歌赛停办一年后

14、17.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要写“张家营子的秧歌队扭得欢,王家营子的秧歌队唱得好”。(4分)18.“鼓手刘”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9.“鼓手刘的手没有,有脚,照样打鼓,还打得更好了!”你从这句话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三、写作。(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著名作家肖复兴新书我们的老院的发布会上,有读者提问道:“随着看书越来越多,戴了眼镜,但眼睛看到的世界却变平了。请问,怎样能够保持灵性?”肖复兴回答道:“保持自己的灵性,实际上要保持自己心的一种敏感。比如今天我们见到很多人,如果你觉得是司空见惯的,觉得都是大同小异,你就没有敏感。我一直坚信,文学就是写小的,不是写大的。你即使写大的也要从小入手,注意小的地方就会增加你的敏感性,写东西也有的可写,容易下手,否则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