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031289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交底书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书 编号:HKJX-6ZLJD54项目名称新余廖家梁场箱梁预制工程交底人刘海洋主送单位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工班接收人交底内容:1、本箱梁预制施工技术交底书交底的项目为: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2、本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等。3、要求要求主送单位在接到此技术交底书后,组织技术及施工人员人员认真学习,把每道工序吃透,领会清楚,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按照技术交底的内容组织施工,严格工程质量的控制,高质量、高效完成箱梁预制施工任务。4、施工工艺方法详见箱梁预制作业指导书5、安全文明施工:按梁场安全管理文件ZGSXYQB/ZA04

2、。11-2010及文明工地建设要求做好施工人员及机具的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同时做好相关标识。附件:作业指导书交底部门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余廖家梁场工程部日期2010年 月 日复核编制施工技术交底会议签到表编号:HKJX-6-ZLJD-54时 间2010年9月4日地 点新余廖家梁场会议室主持人谭立卯记录人刘海洋会议议程箱梁预制(预应力张拉、穿丝拔管)施工技术交底参加人员序 号姓 名单位/部门职务/职称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6标新余廖家梁拔管及穿丝作业指导书1制孔橡胶管的抽拔1.1 梁体的预留孔成孔分:抽拔橡胶管成孔。1.2

3、 橡胶管的抽拔:抽拔制孔胶管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及混凝土强度确定。在混凝土强度达到48MPa时抽拔胶管较为合适。1.3 抽拔制孔管应按从上到下的原则。箱梁每次抽拔制孔管不得超过2根,抽拔方向应与孔道出口切线方向一致。以免损伤胶管.1.4 抽拔制孔器的绳索工具与胶管不得挤压,勒索,磨损胶管.1.5 胶管抽拔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孔道检查,并将梁端孔口处清理干净。2 钢绞线束制作与穿束2。1 钢绞线制作2。1。1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由工艺人员计算、经梁场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施工作业班组配料。钢绞线束孔位不同其长度各异,应编号事先标出全长,列表交工班据已下料,编号后应在两端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分别存放,以免混

4、杂.2。1。2 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 L=l+2l1+2l2+2l3 式中L-钢绞线 下料长度; l-锚垫板间孔道长度;l1-锚具高度; l3-长度富余量(可取100mm)l2-张拉千斤顶支承端面到槽形口外端面间的距离(包括工具锚高度)2。1.3 下料前将钢绞线包装铁皮拆去,拉出钢绞线头,用23人人工牵引在调直台上缓缓顺直拉出钢绞线,按技术部门下达的尺寸画线、下料,每次只能牵引一根钢绞线。2。1。4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切断前的端头先用铁丝线绑扎,下料过程中先将切口处两侧绑扎,再行切断。不得用电弧切断,不得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影响,下料后钢绞线不得散头。下料人

5、工牵引过程中,由于钢绞线弹性大,应特别注意安全,单人不得牵引作业。2。1.5 钢绞线下料后,在自由放置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绞线应梳整、编束,确保钢绞线顺直、不扭转。每种长度规格的根数按技术部门下达的通知绑扎,绑扎时要使一端平齐向另一端进行,每隔1.52。0米扎一 道铁线,铁线扣弯向钢绞线束内侧,编束后应顺直不扭转。绑束完毕后,按梁规格挂牌,防止错用.2.1.6 搬运钢绞线束时,支点跨度不得大于3米,两端悬出部分不得大于1.5米。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在贮存、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锈蚀、污染及损伤的措施.2。1.7 钢绞线束质量标准见表。序号项目标准1钢绞线外观质量无氧化铁皮,无严重锈蚀,

6、无机械损伤和油迹;钢绞线内无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无散头;钢绞线直径1*7-15。20+0。40mm-0。20mm2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5mm3下料长度10mm2.2 钢绞线穿束2.2。1 钢绞线束穿束前要清理管道,压力水冲洗孔道内杂物,观测孔道有无穿孔现象。保证管道畅通,钢束穿束顺利。2.2。2 钢绞线束在穿束时,应无损坏、污物、锈蚀。2.2.3 将一根5钢丝穿入管道内牵引,钢丝绳用卷扬机牵引,把钢绞线束引入管道内,平顺地穿入管道内,两端外露长度要基本一致。2。2。4 同一跨梁内严禁有两个厂家的钢绞线.同一束钢绞线应顺畅不扭结。预施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张拉为箱梁质量控制的特殊工序,

7、由安全质量部派专人进行全程监控,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给工程技术部,由张拉技术负责人编制张拉通知单,其内容包括:强度、弹性模量、龄期、油表读数、设计张拉伸长值、持荷时间等,向张拉班长交底。张拉前监控人员应仔细核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值及龄期符合要求并对张拉设备、工艺参数、以及张拉人员进行确认,张拉过程中对张拉应力、实测伸长值及静停时间进行监控,如出现问题,立即停止并认真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张拉。1 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见图1 2 张拉设备2。1张拉千斤顶须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准确性及便于处理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滑丝、断丝现象。选用张拉千斤顶为:纵向张拉选用YCW30

8、0B的穿心式千斤顶,配用ZB4500型油泵。2.2 张拉油压表采用防震型,其精度等级采用1.0级。最小分刻度为0。5MPa。2.3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校验,张拉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正,其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或已张拉200次),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到期后,必须送计量局复验,得出回归方程,并做好更换使用记录。2。4在使用中发现指针无油压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5 选用的油泵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油泵箱容量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0以上. 预应力张拉流程图1张拉设

9、备检验(预)初张拉伸长值、油表读数计算钢绞线检验锚具、夹片安装混凝土强度满足43.5Mpa,冬季53.5Mpa移梁(预)初张拉计 算终 张拉 伸 长 值油 表读 数松拉紧螺栓、卸掉支撑千斤顶微张张拉设备检验终张拉注浆、封锚测量30天上拱度龄期大于10d弹模35.5GPa强度100%伸长值油表读数持荷5min锚具、夹片检验终拉后测量弹性上拱,24小时后检验有无滑丝、断丝切丝箱梁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2监理见证试验监理见证试验监理旁站监理旁站监理旁站监理见证试验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初张拉拆除端模松开内模拆除内模穿预应力筋,安装锚具预张拉自然养护终张拉梁体砼试验预应力筋下料预应力筋进场检验梁体砼试验

10、梁体砼强度试验2。6 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千斤顶油表校正期已达一个月。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3 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3.1 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有轻微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如非预应力部位的缺陷或麻面、汽泡),缺陷严重者不得进行此道工序操作。3.2 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是否已达设计要求:3.3 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象。3。4 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3。5 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3。6 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3。7 在两端钢绞线(钢绞线不得

11、交错扭转)上装上锚垫板,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钢绞线上,用20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板孔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安装限位板。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板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板接触密贴后,在千斤顶端用工具锚将钢绞线临时固定。4 钢绞线束制作与穿束4.1 钢绞线制作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由技术人员计算、经梁场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施工作业班组配料。钢绞线束孔位不同,其长度各异,应编号并事先标出全长,列表交工班据此下料,编号后应在两端挂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分别存放,以免混杂。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工作长度+1640mm(即两端

12、各留出张拉顶、锚垫板、限位板、加长套等长度位置,单端820mm)下料前将钢绞线包装铁皮拆去,拉出钢绞线头,由23名工人牵引在调直台上缓缓顺直拉出钢绞线,按技术部门下达的尺寸画线、下料,每次只能牵引一根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切断前的端头先用铁丝线绑扎,下料过程中先将切口处两侧绑扎,再行切断。严禁用电弧切断,不得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影响,下料后钢绞线不得散头.下料人工牵拉钢绞线过程中,因钢绞线弹性大,应特别注意安全,单人不得牵引作业。钢绞线下料后,在自由放置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绞线应梳整、编束,确保钢绞线顺直、不扭转。编束用22铁丝绑扎,绑扎时要使一端平齐向另一端进行,每隔

13、11.5米扎一道铁丝,铁丝扣弯向钢绞线束内侧,编束后应顺直不扭转。绑束完毕后,按梁规格挂牌,防止错用.钢绞线束质量标准见表4.1-1表4.1-1 钢绞线质量标准表序号项目标 准1钢绞线外观质量无氧化铁皮,无严重锈蚀,无机械损伤和油迹;钢绞线内无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无散头;钢绞线直径15。20mm ,直径允许偏差为+0.4,0。2mm2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5mm3下料长度10mm4.2 钢绞线穿束钢绞线束穿束前先清理管道,观测孔道有无穿孔现象。保证管道畅通,钢束穿束顺利.钢束在移运过程中,采用多支点支承,支点间距2.5m,端部悬出长度1.0m,严禁在地面上拖拉,以免创伤钢绞线。在贮存、运

14、输和安装过程中,采取防止锈蚀、污染及损伤的措施。钢束穿入梁体混凝土孔道,采用卷扬机引拉或人工穿入。如采用卷扬机引拉,应先穿入一根钢丝作为引线,将钢丝拉进孔道,再将钢丝与钢束联接起来,然后开动卷扬机,人工扶正钢束,即可将钢束拉入管道,两端外露长度要基本一致。在穿束过程中,如遇到钢束穿不进去,则立即查明原因,若是孔道死弯,则必须开刀修孔,取直管道,然后再穿入钢束,再在开刀部位的钢束周围包裹隔绝铁皮或套入塑料管等物,捆好固定并堵塞两端全部缝隙,再灌补与梁体同等级混凝土修复。在此特别注意堵缝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再次流入水泥浆堵死管道。5 预施应力张拉5.1 为了加快台位周转和避免梁体混凝土出现裂纹,预施应力张拉按初张拉(预张拉和初张拉合并为一个阶段)和终张拉二个阶段进行。初张拉在移出内模前进行.初张拉时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3。5 Mpa(即43.5Mpa)后进行,初张拉后梁体可吊移出制梁台位。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