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02790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绥阳县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B . 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C . 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来。D . 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是感同身受。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从2018年各平台待播电视剧作品看,仍然以现实

2、题材与古装题材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谍战、刑侦、涉案题材也继续受追捧。B .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国研发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技术。C . 中国“算术神器”九九乘法表走进英国一些小学课堂,帮助英国小学生轻松地应对乘法题,被英国媒体称赞为“数学的艺术”。D . 园中栽种的植物以终年常绿的松柏、翠竹为主,同时按时令摆放各类盆花,使得在北京寒冷的冬季御花园仍能保持绿意。3. (2分) (2017张家口模拟)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

3、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真情实感 与诗歌结合, 很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 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相互融通, 能流布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但如今,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 是风花雪月的元宵节, 源自西方的情人节,都不会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了。A一旦就虽然但是一面一面B只有才不仅更一面一面C一旦便不仅更无论还是D只有才虽然但是即便和A . AB . BC . CD . D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7高二下承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李宇明“一

4、带一路”建设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它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如何铺路?怎样搭桥?既达意又表情。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五通”。实现“五通”,当然需要语言互通。首先,政策要用语言表述。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与措施,并使相关政策、法律、规划、措施为民所知所用,环环都需语言交流。其次,设施联通更需语言连通。语言之路不通畅,其他方面也难以通畅。再

5、次,“五通”之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但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为命运共同体,实现利益互惠、责任共担,民心相通更为根本。“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用英语等作为通用语,但这种通用语只能达意,难以表情;只能通事,难以通心。欲表情、通心,需用本区域各国各族人民最乐意使用的语言。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再算上这一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者不下200种。这50种或者200种语言,乃是表情、通心之语,应当列入“一带一路”语言规划的项目单中。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互利共赢,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在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中,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

6、言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注意词语使用得体。比如“汉语推广”“过剩产能输出”等,都未必是合适的用语,因为这些词语要么含有不平等的话外之音,要么是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容易引起误读。此外,有人把“一带一路”分为“新起点”“真正起点”“黄金段”“核心区”“中心线”“支点国家”等,特别是国内一些地区正在“抢占制高点”。如此“截路分等”是否合适,值得仔细斟酌。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重视语言规划。第一,研究“一带一路”语言状况。摸清底数、列出清单、组织调研,建立语言数据库。第二,注重培养语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学习不

7、断升温,公民外语水平大有提高。但学习的语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第三,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政策及语言使用习惯。语言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使用习惯是重要文化习惯。第四,充分利用语言技术。当下人类的语言交际多数伴随着语言产品,得助于语言技术,比如智能手机、短信微信、电子邮件、PPT、翻译软件等。第五,做好社会语言服务工作。语言服务,需要政府与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需要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腿行进。(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带一路”建没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与曾创造多彩文明形态的沿线各国发展

8、经济合作关系,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B . 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五通”,其中就有语言互通。“语言互通”才能更好建设“一带一路”。C . “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可以用英语等大语种作为通用语,但更需使用本区域的近50种甚至不下200种的能够表情、通心之语。D . 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使用得体的词语让更多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五通”,无论是政策互通,还是设施联通,都需要发挥语言在沟通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B . 在“五通”中,民心相通看似

9、最“软”,其实是个根本因素,而真止能够促进民心相通的通用语不能只是达意,还要表情。C . 要实现语言上的平等互惠,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注意词语使用得当,对一些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要少用、慎用。D . 信息化时代,往人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充分重视语言规划。(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中,要想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最好制定有关术语使用与翻译原则,拟定不建议使用词表或忌讳词表。B . 由于外语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能使用“一带一路”建设中“表情、通心”语言的人才十分缺乏,需

10、要加大培养力度。C . 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可谓“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对此,应研究并出版相关书刊,以便遵守语言政策,尊重语言习惯。D .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利用语言技术,政府和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做好语言服务工作。5. (1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他那时只是为了那条鲜红的线织腰带感到新奇而激动不已,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即将开始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

11、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从小镇小学校后门走出来便踏上了公路。这是一条国道,西起西安沿着灞河川道再进入秦岭,在秦岭山中盘旋蜿蜒一直通到湖北省内。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支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

12、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老师和大同学临走时留给他的一句话是:“往前走不敢停。慢点儿不要紧只是不敢停下。我们在前头等你。”似乎不单是脚后跟上出了毛病,全身都变得困倦无力,双腿连往前挪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每一次抬脚举步都畏怯落地之后所产生的血肉之苦。他看见杜老师在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呼叫他。他流下眼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他企望能撞见一位熟人吆赶的马车,瞬间又悲哀地想到,自己其实原来就不认识一位车把式。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

13、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进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如果万一名落孙山,这些课本无论语文或是算术就都变成毫无用处的废物了。可那些纸张经不住砂石的蹭磨,很快被踩踏成碎片从鞋窝里泛岀来撒落到砂石国道上,像埋葬死人时沿路抛撒的纸钱。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他站起随之又坐下来,等待有一挂回程的马车,即使陌生的车夫也要乞求。他对念中学似乎也没有太明晰的目标,回家去割

14、草拾柴也未必不好伟大的转机就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

15、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在离考场的学校还有一二里远的地方,他终于追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忍睹的两只脚后跟。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有删改)(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他”在报考中学途中心理的变化过程。 (2)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如何表现人物矛盾的心理。 (3) 文章以“汽笛布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