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知觉.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02769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知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章知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章知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知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知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知觉 (perception)本章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一、知觉概念 二、知觉对象与背景三、知觉的特性 四、知觉分类 五、错觉重点讲述第一、二部分,共2学时。黑板示教下图形。 提问:能否感觉到?(肯定)能否在现实中找到?(否定) 此图形为一不可知图形,或称为荒诞的图形。但能感觉到。 在这一意义上,有人对知觉的理解是: 感觉解释=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感觉的概念,然后与知觉的概念做一比较)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强调三个关键词,通过三个关键词的比较,看感知觉的关系(异同点):1、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同处)。但脑内部起作用的部位

2、不同:感觉以皮层一级区为主,知觉以13级区均参与。2、感觉只需某一个感官起作用,是对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需多个感官同时起作用,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3、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4、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的相加或组合,而是在了解了各种感觉间的联系后的整合(即有再加工的过程)。在有的病理状态下(如额叶肿瘤),个体会出现感知觉分离的现象有感无知。知觉的生理基础是各分析器中枢部位间的联系。二、知觉对象与背景(object and back/ground)知觉对象(object)选择性感知的事物。背景(background)除对象外

3、的一切。提问:在现实中,对象与背景是否很容易区别?请看:瓶脸相关图、美女老妇双关图。1、对象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前图的提示)。二者的转换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注意、经验、知识等) 环境因素2、区别对象与背景的条件:(1)加强二者的差别(差别大时易区别)运动着的物体 易被当作对象识别形体较小、颜色较少的物体 (万绿丛中一点红)(2)利用一定的组合形式突出对象接近性原则相似(类同)性原则闭合性原则三、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主体 明确的任务知识、经验、情绪、兴趣客体 刺激的变化鲜明的对比 能易化知觉机体不可能对周围的所有的刺激都做出反应,这种选择性正好保证了对知觉对象清晰的知觉。例:北京火车

4、站接人。2、整体性即总是把知觉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这其中包含了以下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学派的观点)对信息的加工;脑的23级皮层区的整合;对残缺部分的“自动完成”过程,由事物的主要部分起决定性的作用。3、理解性示教:语言的指导作用。可以使知觉更加深刻、更加精确;可以加快知觉的速度(如校对文稿)易漏掉是缺陷。4、恒常性条件或知觉对象的次要部分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不变(如异地遇故人、高楼看人物等)。其意义在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可以节省许多精力。按照类型又可以分为:大小恒常由距离造成的形状恒常由方向引起的明度恒常由照度引起的颜色恒常由色彩的变化引

5、起的四、知觉分类 1、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功能分类 视、听、触、嗅、味等。2、按知觉的对象分类 时间、空间(大小、形状、距离或深度、方位)、运动、物体等。3、关于痛知觉的问题过去认为痛知觉的产生主要是受刺激强度和损伤程度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下列的问题没法解释:(1)“幻肢痛” 截肢者 南美洲的欧洲移民的“杀人手”(2)战场和运动场上受伤而不知疼痛者故现在认为影响痛知觉的两大因素是:生理或理化因素心理因素认知:过去的经验及对经验记忆的程度 评价:对产生疼痛的原因的理解及对后果的领会五、错觉(illusion)中国有句俗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看示例:这是错觉。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非真实的知觉。除了视觉的错觉外,还有形重错觉(等重的大小盒子)、视听错觉(用否眼睛)等。有人说错觉就是错误的知觉。但这种“错误”是所有的正常人都犯的错误,所以不能称为错误的知觉。有人认为是一种幻觉,其实也不对。因为错觉有相应的外界刺激作用,只不过是他的反映与常理不同,建筑、工艺美术、服装等方面常常利用错觉使人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如不同颜色、条纹的衣服等)。病人在感染、中毒等引起的精神症状时亦可能出现错觉。错觉产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明了。一般认为有光学(可以排除)、认知及皮层诸方面的因素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